种很好的中草药,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帮助排出体内的垃圾和毒素,提高新陈代谢,保持身体健康。
古代医学家李时珍在第一次接触鱼腥草时,被它的口感味道所征服,虽然清脆无比,但吃到嘴里一股浓厚的鱼腥味,于是得名鱼腥草。
鱼腥草的主要成分
鱼腥草辛散而行,微寒清热,入肺可以宣肺散结,既能够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又可以很好的消痈排脓,它是治疗肺痈之要药,并且能够达到的利尿通淋功效效。
主要成分:鱼腥草当中含有一定的挥发油物质,而挥发油当中的主要成分其实就是鱼腥草素、癸酸、月桂醛、甲基正壬酮、癸醛。
另外还还有一定的硫酸钾、氯化钾、异槲皮甙、戢莱碱、果穗含槲皮甙等。其中的甲基正壬酮存在着一定的恶臭味。
鱼腥草总是被“嫌弃”?每天吃一点,这4个好处可能会“找上门”
1.提高身体免疫力
因为鱼腥草可以很好的增强wbc的吞噬能力,适当的服用鱼腥草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降低生病的几率,而且生病后服用鱼腥草还可以让病情尽快愈合。
2.消炎、抗病毒
鱼腥草属于天然的抗生素,可以起到解毒清热的效果,也可以清除掉身体内的细菌与病毒,从而帮助肠胃正常运转。
对于经常感冒发烧的人群,如果能用鱼腥草泡脚,就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与抵抗力,在治疗感冒的同时,也可以预防发烧和流感。
3.促进水分代谢
鱼腥草当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进入人体之后可以加快人体的水分代谢,将人体内代谢的废物垃圾通过水分循环排出体外。
所以大家在生活当中,可以多多吃点鱼腥草,也可以将鱼腥草与鸡蛋一起翻炒食用,而且鸡蛋当中蛋白质丰富,搭配鱼腥草更有益于人体健康。
4.去除火气
夏天的时候,由于我们长期处于一种比较潮热的环境中,身体难免会感觉到不适,也比较容易出现上火的情况。
这时候,如果我们吃上一些鱼腥草,这种症状就会缓解很多,常吃鱼腥草对火气的去除是很有帮助的,而且它在解暑方面也有着奇效,夏天吃一点鱼腥草是再合适不过了。
鱼腥草为什么被说成“害人草”?常吃鱼腥草到底会怎样?一文说清
之所以有人说鱼腥草是害人的草,是因为鱼腥草中含有大量的--马兜铃酸,长期摄入这类物质会增加肝癌和胃癌的概率,损害肝脏和胃的正常功能。
马兜铃酸是我国禁用的中药材之一,正是因为鱼腥草含有这种有害物质,所以人们才认为它是害人草。
马兜铃酸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肾小管坏死,也可能会出现肾间质纤维化的现象,马兜铃酸通常是有一定的致癌性的,也有一些中药草,里面含有马兜铃酸的成分,需注意。
所以,把鱼腥草定义为“害人草”,草率了一些,也不够严谨。国家目前对吃鱼腥草,不提倡,也不反对,是“心头好”的,仍然是“心头好”,吃不惯、看不惯的,可以不吃。
医生提醒:这4类人,平时尽量少吃鱼腥草,一定要重视
1.怀孕期间的人
鱼腥草的气味比较特殊,而且怀孕期间的人通常会出现恶心以及呕吐等症状,如果在此期间服用鱼腥草就可能会导致症状加重。
而且鱼腥草性质偏寒,怀孕期间的人服用以后可能会引起腹泻等不适症状,从而会导致胎动不安,对怀孕造成影响。
2.脾胃虚寒
鱼腥草是一种中药,味辛,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而脾胃虚寒的人群不可以吃鱼腥草,因为吃了鱼腥草之后可能会导致脾胃虚寒的症状更加严重,还会出现胃痛、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
3.过敏患者
若是对鱼腥草过敏的患者,吃鱼腥草可导致皮疹、皮肤瘙痒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喉头水肿,使患者窒息,危及生命健康。
4.处于生理期的女性
处于生理期的女性不宜食用鱼腥草,因为她们容易受到寒气入侵,再加上鱼腥草性寒,服食后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
此外,部分女性的体质本就虚寒,如果食用大量的鱼腥草就会加重虚寒现象,从而加重痛经的情况。
食用时要注意什么?或许你并不知道
1.鱼腥草有小毒
鱼腥草虽然对人体健康有着一定的好处,但鱼腥草当中带有一定的毒素,一般正常情况下少量的服用,不会给身体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如果食用之后出现局部疼痛的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立即停止服用。
2.食用方法也有一定讲究
如果将鱼腥草作为食材添加到汤里,那么最好先将鱼腥草用水焯一下,以减轻其口感和气味,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发挥鱼腥草的药效。
另外,如果想要将鱼腥草作为凉拌菜来食用,最好先将鱼腥草用盐腌制一下,以去除多余的水分和气味,同时也可以提高鱼腥草的口感。
3.不可过量食用
根据研究发现,鱼腥草中含有少量的致癌物质,这种物质可被人体排除掉,但如果过量食用,则可能影响健康。
4.注意储存方法
对于鱼腥草的选购和保存方面,一般来说,嫩的鱼腥草的颜色都比较浅,指甲轻轻一掐可能就断了。但如果是使劲用手掐也掐不断,就不建议大家吃了,不论是口感上还是营养上,都比较差。
在保存上,新鲜的鱼腥草用塑料袋包裹,置于冷藏中保存;干的鱼腥草则需要用密封的容易置于阴凉处存放。
结语:凡事都是有个双面性的,鱼腥草,之所以有这么多好处,也是取决于它本身的一些成分,少量吃鱼腥草能够有效的预防感冒,提升体内的免疫力达到,正常清肺的效果。如果过度依赖这种食材的话,难免会给身体带来损伤,所以还要因人而异。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