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突然掐断十多种半导体材料出口,在美国对中国加税 54% 三天后跟风出招。 最绝的是,日本这次卡住的全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七寸”——光刻胶和高纯氟化氢占中国进口量的60%,而这俩玩意儿在全球市场的垄断程度更是夸张:日本信越化学、JSR等企业把持着全球70%的光刻胶和90%的高纯氟化氢。这就好比有人突然把你家厨房的盐罐子和酱油瓶全端走,炒菜直接抓瞎。 不过美国这招“国家安全”的幌子,说白了就是怕中国在成熟制程芯片上抢饭碗。现在全球35%的成熟制程产能在中国,而且成本比美国低40%。你想想,连28nm芯片都能便宜大碗地造,物联网、汽车电子这些领域的蛋糕,美国还怎么分?所以他们搞出个“供应链调查”,表面上是防“技术外流”,实际上是想把中国逼回只能买高价芯片的老路。就像当年美国用《瓦森纳协议》卡光刻机脖子一样,这次连成熟制程都要赶尽杀绝。 日本这次跟风,可不止是给美国当枪使。他们心里藏着两本账:第一本是遏制中国技术进步。全球70%的光刻胶和90%的高纯氟化氢攥在手里,相当于捏住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命脉。第二本是给自己回血。日本半导体材料市场份额从1988年的50%跌到2019年的10%,这口气可憋了几十年。这次借美国的东风,既能打压中国,又能重新确立自己在材料领域的霸权,顺便缓解国内产业焦虑。 就像当年对韩国断供光刻胶一样,日本深谙“材料霸权”的威力。 但中国这边的应对堪称“绝地反击”。光刻胶领域,彤程新材的KrF光刻胶已经通过中芯国际验证,南大光电的MO源打破日本垄断;高纯石英矿更是直接被列为国家新矿种,河南、新疆的矿区能提炼出纯度99.995%的石英砂。 最绝的是厦门恒坤新材,12寸晶圆用的光刻胶都开始量产了,直接填补国内空白。这些突破就像武侠小说里的“乾坤大挪移”,把美日的制裁压力转化成了国产替代的动力。 不过这场制裁风暴带来的连锁反应,可能远超美日的想象。日本企业要是真断供,中国市场这100亿美元的半导体设备订单(2021年数据),立马就得转单给韩国、新加坡。 更要命的是,全球芯片成本可能因此暴涨。就拿光刻胶来说,日本占全球70%份额,一旦供应链断裂,全球晶圆厂都得排队抢货,价格翻番是分分钟的事。美国倒是想“去中国化”,可最后可能把自己的盟友都坑了——欧洲车企、日韩电子企业,谁能承受芯片涨价的后果? 说到底,美日的制裁就像给全球半导体产业动“外科手术”,本想切掉中国这个“肿瘤”,结果可能把整个产业链切成碎片。中国这边的国产替代虽然艰难,但至少找到了“以战养战”的路子。 而日本呢,为了短期利益得罪中国这个大客户,就像抱着金饭碗要饭——现在中国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每年225亿元,光刻胶国产化率已经25%,再过几年,日本企业可能连汤都喝不上。这场博弈的最终赢家,说不定是那个闷头搞研发的“后进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