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表示,现在在美国的技术封锁下,中企想获取EUV光刻机几乎不可能了,但是中国一直没有放弃,研发投入每年增速超过20%。
这EUV光刻机其实就是造高端芯片的“超级刻刀”。咱们用的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还有医院的CT机、天上的卫星,里面都得有芯片,越是高端的设备,越需要用EUV光刻机造出来的tiny芯片。
没有这机器,咱们就只能买别人的芯片,人家说涨价就涨价,说断供就断供,就像以前买外国的飞机发动机一样,得看别人脸色。美国就是看准了这一点,逼着ASML不能卖机器给中国,想把咱们的高端芯片产业卡死在摇篮里。
但中国真的退不起,一退就是万丈深渊。咱们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国,每年花在买芯片上的钱比买石油还多,要是一直依赖进口,哪天人家不给了,手机厂得停工,汽车生产线得停摆,就连医院的高端设备都可能没法用。
之前中兴公司就吃过这亏,美国一断供芯片,整个企业差点垮了,这就是活生生的教训。更关键的是,国防装备里的芯片也离不开这个,导弹、雷达、战斗机里的智能部件都得靠高端芯片驱动,要是被人卡了脖子,国家安全都受影响,这种风险谁也承担不起。
所以这研发投入不是乱花的,每一分钱都砸在了刀刃上。EUV光刻机是个精细活,光零件就有十万多个,得把这些零件凑齐还得让它们精准配合,比搭积木难一万倍。
咱们从三十年前就开始摸索,早期长春光机所先做出了原理装置,后来国家专门启动“02专项”,把全国的专家和企业凑到一起攻关。
现在钱越投越多,国家大基金三期一下就拿出几百亿,地方政府也跟着配套上千亿,就是要把短板补上。
这些投入已经见了真成效。就说光刻机的“心脏”光源,以前全靠进口,现在上海光机所做的光源效率比欧美还高,体积缩得跟衣柜一样小;哈工大还走出了另一条路,研发的光源效率比ASML还高两倍,直接绕开了他们的专利壁垒。
再看“手脚”双工件台,这东西得把硅片移动的精度控制在0.12纳米,比头发丝直径的五万分之一还细,华卓精科已经能造了,还是全球唯二能造的企业,良率能到92%,今年就能造200台。
光学系统这块,长春光机所做的反射膜,反光效果快赶上ASML了,能支撑13纳米的芯片制造,这些都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突破。
更重要的是,不光是整机,连上下游的产业链都慢慢建起来了。上游的福晶科技能造关键晶体,市占率超过60%;成都光明能做出99.9999%纯度的光电材料,这些以前都是被国外垄断的。
中游的上海微电子已经能造28纳米的光刻机,国产化率快到95%了;下游的中芯国际14纳米芯片早就量产了,正在冲击5纳米,还能帮着测试国产光刻机的性能。
2018年的时候,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还不到15%,现在已经涨到42%,再过两年想冲到50%,虽然离完全自主还有距离,但步子一直没停。
美国的封锁其实也有漏洞,他们以为盟友能一条心,可那些企业舍不得中国市场。就像英特尔,一边说要遵守美国规定,一边又说不能放弃中国,毕竟这么大的市场谁也丢不起,这就让封锁的口子没那么紧。
而且技术路线不止一条,美国想锁死现有的技术,咱们就另辟蹊径,清华大学在雄安建的新光源,瞄准的就是更先进的6纳米技术,等咱们的技术成熟了,他们的封锁就没用了。
想想以前的高铁、北斗导航,不都是被封锁着搞出来的?一开始国外也说咱们造不出高铁,结果现在咱们的高铁全世界跑;北斗以前也依赖国外的导航系统,现在咱们自己的系统比他们还精准。
光刻机也是一个道理,现在投入大、难度高,但每突破一个零件,就少受一分制肘。现在每年20%的增速不是盲目投入,是知道这条路必须走,走通了就能把芯片产业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不用再看别人脸色。
所以不是中国愿意花这个钱,是实在没有退路,后退一步就是被卡脖子的绝境,只能往前冲。现在已经在光源、工件台这些关键地方撕开了口子,产业链也慢慢完善,再坚持下去,迟早能造出自己的EUV光刻机,到时候美国的封锁也就成了摆设。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