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关于第四艘航母——代号004型的讨论在全球军事圈掀起热潮。外媒推测其满载排水量可能达到13万吨,配备核动力系统,搭载歼-50六代机,配置直逼甚至超越美国福特级航母。这艘尚未完全揭开面纱的巨舰,究竟代表了怎样的技术飞跃与战略雄心?
中国航母的征程,离不开一位关键人物——刘华清。1970年代,海军造船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刘华清担任主任,肩负起为中国海军制定长远发展的重任。那是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年代,中国的造船能力远落后于西方强国,但刘华清的目光早已投向远洋。他组织了航母专题论证,1970年5月完成了《关于建造航母问题的初步意见》,提出了护航航母和反潜航母的初步设想。
1980年代,刘华清多次出访美国,登上尼米兹级航母,详细记录舰载机起降流程和甲板调度细节。这些笔记成为中国航母研发的宝贵资料。1990年代,他推动瓦良格号的回购,1999年,这艘未完工的苏联航母抵达中国,为后来的辽宁舰改造奠定了基础。即便在退休后,刘华清仍关注航母进展,多次前往造船厂了解情况。他的坚持,让中国从零开始,逐步掌握了航母建造的核心技术。2011年刘华清去世,未能看到辽宁舰服役,但他留下的远见,指引了中国海军走向深蓝。
2025年7月,004型航母的建造在大连造船厂如火如荼地进行。卫星图像显示,船台上超过70米长的舰体分段正在组装,甲板宽度约84米,长度超330米,远超美国福特级航母的317米。外媒推测,其满载排水量可能达到12至13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航母之一。
004型航母的核心亮点在于核动力系统。核动力赋予航母几乎无限的航程,摆脱了对燃料补给的依赖,能够在远离本土的海域执行长期任务。相比常规动力航母,核动力系统无需烟囱,舰岛后置设计优化了甲板空间,增加舰载机调度效率。2023年,中国在甘肃武威启动了两座2兆瓦级液态钍基熔盐反应堆的建设,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设计,这被认为是004型航母核动力系统的技术储备。核反应堆不仅为航母提供推进动力,还能支持电磁弹射器、激光武器和未来可能的磁轨炮等高耗能装备。
航母配备四条电磁弹射轨道,两条位于舰艏,两条位于腰部,比福建舰的三条弹射器多出一条。这种设计显著提升了舰载机的出动频率。电磁弹射器相比传统的蒸汽弹射器,维护成本更低,弹射效率更高,能适配从轻型无人机到重型六代机的多种机型。舰载机群预计包括歼-35隐形战斗机、歼-15T弹射型、歼-15D电子战型、空警-600预警机以及攻击-11隐形无人机,总数可能超过50架。
歼-50六代机的加入,是004型航母战斗力的最大看点。外媒报道,歼-50已于2022年左右首飞,融合了隐身技术、超音速巡航、先进传感器和高机动性,专为高强度作战场景设计。其尺寸较大,对甲板空间要求极高,13万吨级的平台正好满足其起降需求。歼-35配备WS-19发动机,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攻击-11无人机则可携带8枚导弹,作战半径达1500公里。这些舰载机的组合,形成了电子压制、空中优势和远程打击的立体作战能力。
与美国福特级航母相比,004型的吨位更大,舰载机数量略少但更注重六代机的质量优势。福特级航母满载排水量约10万吨,搭载约75架舰载机,配备先进雷达和自动化弹药输送系统。004型通过核动力和更大的甲板面积,在续航力和舰载机调度效率上占据优势。舰岛后置设计和四部升降机的配置,进一步提升了作战效能。
建造过程中的挑战不容忽视。核动力系统的研发需要攻克高温气冷堆的小型化技术,造价高昂,维护周期长。大连造船厂的吊装设备已升级至500吨级,以应对巨型舰体分段的组装需求。港口设施的升级也在同步进行,以适配004型的庞大体量。这些技术与后勤的突破,展现了中国造船工业的实力。
004型航母预计于2030年左右服役,将成为中国海军的旗舰,标志着从近海防御向远洋作战的全面转型。它的出现将改变亚太地区的海上力量格局,增强中国在全球海洋的战略影响力。未来,004型航母战斗群可能包括055型驱逐舰、052E防空舰和095G攻击核潜艇,形成一个半径1500公里的立体攻防体系。
中国海军的航母计划不止于此。外媒预测,到2040年,中国可能拥有六艘航母,其中包括至少两艘核动力航母。长兴岛造船厂已有新舰体分段的建造迹象,暗示第五艘航母的规划正在推进。未来的航母可能进一步优化核动力系统,搭载更多无人机和智能化武器,形成更高效的作战网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