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徐兵

在资本市场上,投行市场正感受着前所未有的寒冷。IPO市场的萎缩,不仅让投行的投行业务收入大幅缩水,更让与之捆绑的跟投业务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曾经风光无限的券商,如今却不得不面对账面上的浮亏,仿佛手中的票券,已不再散发往日的香气。

据wind统计,截至5月底,26家在科创板IPO项目跟投限售期内的券商中,16家的账面浮亏,合计浮亏总额高达11.14亿元;10家浮盈券商,合计浮盈总额仅为4.6亿元。

这一对比,足以让人感受到投行市场寒气逼人的现实。尤其是那些头部券商,原本在投行领域占据优势,如今却成了浮亏的“重灾区”,海通证券、中信建投、中信证券等名字赫然在列。

市场紧缩的态势,让券商们的处境雪上加霜。今年以来,IPO上市企业数量锐减,券商的保荐承销收入骤降81%,不足去年同期的两成。就连头部券商也无法幸免,华泰联合证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虽位列前三,但也只能勉强维持。

相比之下,一些中小券商如开源证券、浙商证券,在保荐承销收入并不突出的情况下,跟投投资收益却显得更为稳健,这也反映出市场环境对不同规模券商的差异化影响。

在这股寒流中,也有一些券商试图寻找出路。他们或是优化管理,或是调整业务结构,寻求新的增长点。并购市场、企业客户综合服务、港股IPO等境外融资市场,虽不足以填补IPO收入下滑的缺口,但已成为券商们努力的方向。尤其是港股IPO市场,正逐渐成为券商们眼中的“香饽饽”。

政策的风向,也为市场带来了一丝暖意。近期,监管层对于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成为政策引导的重点。证监会发布的《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更大力度地服务科技自立自强。联芸科技的成功过会,便是政策春风下的第一朵绽放的花朵,预示着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青睐与支持。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刻,投行市场虽感寒意,但也不乏希望的曙光。券商们正积极应对,寻找突破口,而政策的引导也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或许就在这一片冰封之中,孕育着春天的到来。

那些能够迅速适应市场变化,不断创新业务模式和提升服务质量的券商,将更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那些固守旧有模式,无法及时应对市场变化的券商,则可能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对于投行来说,变革与创新才是抵御市场寒意的最好方法。

责编:史健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