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连城的神秘物质——太岁,究竟有何来历?太岁,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神秘色彩,它既不是植物也非肉类,却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价值。时常有新闻报道,某地发现了重达数十公斤的太岁,其估价高达数千万。2016年,香港珩隆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曾拍卖过一件太岁,估价高达7180万,尽管成交价未公开,但据推测可能过亿。

太岁,也被称为"肉灵芝"。根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的记载,肉芝形状似肉,附着于大石之上,具有头尾,是一种生物。它的颜色多样,有红色如珊瑚、白色如脂肪、黑色如漆、青色如翠羽、黄色如紫金,且都明亮透彻,质地坚硬如冰。《山海经》中也有对太岁的描述,称其为"视肉、聚肉、太岁、封",太岁之名便源于此。太岁的颜色和形态多变,有白色、黑色、金黄色、半透明以及漆黑等多种,且被认为"可食用、可入药"。古籍中对太岁的描述通常是"太岁非常稀有,是百药中的上品,性平,苦,无毒,具有补脾润肺,补肾益肝等功效"。

太岁的实体形状究竟如何?从发现太岁的地方来看,它存在于水中、地下以及岩缝中,外观看起来像一团肉,没有嘴巴和排泄器官,看似植物,却没有叶绿体,有时甚至在地下深处。古人对此物不解,认为挖出的是太岁神,且太岁不会因高温腐烂或低温僵硬,只要有水分,甚至能在空气中生长,割伤还能自动愈合,显得非常神奇。不同来源的太岁性质也有所不同,山间的太岁纤维质较多,接近灵芝;土中的则更接近肉胶质,类似硅胶材质,弹性和肉质纹理逼真。

2005年,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施苏华教授对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民张永平发现的一个太岁样本进行了研究。本以为太岁结构简单,但结果出乎意料,太岁含有蛋白质与核酸,属于生物,但内部无细胞结构。经分离培养和观察,发现其表层有多种微生物,包括黏菌、酵母菌、霉菌、藻类和细菌。专家认为太岁是一种"特大型黏菌复合体",可能是地球早期生命形式,甚至可能是所有动物的祖先。

2020年5月19日,中科院微生物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发表了关于太岁的最新研究。研究人员对7个不同地区的太岁样本进行了分析,发现样本中的DNA明显低于环境土壤,蛋白质含量极低,主要微生物为常见的真菌与细菌。化学成分分析显示,纤维状太岁为聚乙烯醇,胶状太岁为聚丙烯酸与聚乙烯醇的混合物。进一步的碳14鉴定表明,这些太岁普遍成型于4万年前,是"古老有机物",而非生命。

太岁真的具有传说中的功效吗?从中山大学的第二次鉴定结果来看,太岁是一种有机物。医用级别的聚乙烯醇对人体无毒,无副作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医疗领域有广泛应用。但工业级别的聚乙烯醇则有毒。至于传闻中太岁的神奇功效,可能只是安慰剂效应。

关于太岁的拍卖,有真有假。2018年,浙江台的1818黄金眼报道了一个"石太岁"的案例,一位小伙子在路边水沟里捡到了"石太岁",拍卖公司鉴定出高价,但后来发现所谓的"太岁"其实是塑胶。这种拍卖公司的套路是收取鉴定费和拍卖手续费,至于能否卖出,就不得而知了。还有西安的一个太岁报道,被误认为是"成人用品",成为了一次乌龙事件。

总之,太岁这种神秘物质,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各种传说,但其真实属性和功效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在面对太岁拍卖时,我们应保持理性,辨别真伪。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