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王炳忠:外部势力介入台海必遭痛击
5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大陆一旦对台动武,经济将倒退30年,国力被拖垮一半!”——这句话在岛内某些政论节目里喊了不是一天两天。听起来吓人,但现实却给了这种说法一记响亮的耳光。
2024年,中国大陆GDP达到134.9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5%,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台湾全年GDP折合人民币不到8万亿,仅为大陆的二十分之一。别说“拖垮一半国力”,连让大陆经济“打个喷嚏”都算高估了。更别提2025年一季度,大陆GDP增速还进一步提升至5.4%,高技术制造业、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势头强劲。所谓“经济崩溃论”,不过是情绪化口号,经不起数据推敲。
很多人把台积电视为台湾的“王牌”,认为一旦台海有事,全球芯片供应链断裂,大陆将首当其冲。但事实是,台积电的客户结构早已高度集中于北美——七成以上营收来自美国及其盟友,大陆客户占比到2024年三季度已降至11%。换句话说,真正依赖台积电的是西方科技巨头,而不是大陆。
与此同时,大陆本土芯片产业正在快速补位。中芯国际等企业虽与台积电仍有差距,但已能支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消费类终端等关键领域的本地化供应。更重要的是,芯片只是庞大经济体系中的一环。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门类,从稀土加工到新能源车,从纺织服装到高铁装备,对外部单一技术节点的依赖远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
有人总说“打仗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但很少人算清楚这笔账到底谁损得更多。权威机构模拟显示,若台海爆发严重冲突,全球GDP可能缩水约10%。其中,日本、韩国因深度嵌入东亚供应链,损失或超10%;美国GDP可能减少6%-7%;欧洲也会下滑4%-5%。而大陆即便在最坏情景下,GDP最多回落十几个百分点——这固然痛苦,但绝非“倒退30年”。
反观台湾,经济高度外向,90%以上的进出口依赖海运。一旦台海航道受阻,岛内能源、原材料、食品进口立刻中断,工厂停工、物价飞涨几乎不可避免。有分析指出,台湾GDP在冲突中可能暴跌40%以上,这才是真正的系统性崩溃风险。
2024年,中国大陆国防预算约1.67万亿元,占GDP比重仅1.2%。作为对比,美国军费占比常年维持在3.5%左右,俄乌冲突后俄罗斯更是超过4%。即便未来因安全压力短期提升至2.5%,也仍在财政可承受范围内。二战时期美国军费一度占GDP 40%,战后反而迎来黄金发展期——关键不在于花多少钱,而在于有没有坚实的经济底座。
而中国的底气,恰恰来自14亿人口的超大市场、全球30%以上的制造业份额,以及政策工具箱的灵活调控能力。过去十年,面对贸易战、科技封锁、疫情冲击,中国经济始终展现出强大韧性。这不是靠喊口号,而是靠实打实的产业链、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撑起来的。
必须明确一点:中国政府始终秉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前景。但任何幻想以武拒统、挟洋自重的行为,都是在拿台湾民众的福祉当赌注。历史潮流不可逆,民族复兴不可挡。问题不在于“要不要统一”,而在于“如何以最小代价实现统一”。
那些鼓吹“拖垮大陆”的言论,既低估了大陆的综合实力,也高估了台湾的战略价值。真正的清醒,是看清两岸实力对比的结构性变化,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回到对话与合作的正道上来。
说到底,经济发展不停,产业升级不止,科技自立加速,民生保障牢固——这才是中国面对复杂局势的最大定力。与其听信危言耸听的“崩溃论”,不如看看每天奔跑在生产线上的工程师、穿梭在港口的货轮、实验室里不断突破的芯片团队。他们,才是中国韧性的真正注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