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扎克突然请辞,久明悄然归位。普京接连下场布阵,老兵集体进军政坛。
从战壕到议会,从特种兵到行政长官,一张新的人事名单正在俄罗斯悄悄铺开。不是换人,是换一代接班逻辑。
普京掀开人事重排的底牌
9月18日,克里姆林宫内气氛紧绷。俄罗斯总统与国家杜马四大党派领袖并排而坐。普京没有绕弯,直言要为俄罗斯选出新一批领导者。这次不看学历,不看党龄,只看有没有上过战场。
从战区回来的老兵,被直接写入国家政治结构重组的备选名单。不是褒奖,而是正式纳入。文件中没有赞美词,没有英雄叙事。普京只强调两件事:牺牲与忠诚。身体曾中弹,灵魂要能站住,任务是把政权接下来。
一连串指令随后下达:地方特使由老兵出任,社会项目由退伍军人主导,选举候选人优先考虑战斗经历者。此前还在医院康复、住在集装箱营房的战士,几周后穿上西装,站在议会大厦门前,等待宣誓。
“Time of Heroes”,老兵参政培训项目跟着升级。每一个从战区归来的名字,都被登记到数据库里,纳入政务储备。原本只是礼遇象征,现在成了新政要角。培训时长从两个月扩展到半年,课程从政策基础扩展到实际治理。这一批人,不是做客,是入局。
与此同时,联邦各地陆续出台土地法修订草案,为退伍军人划拨农地、开发地带。不是补偿,是绑定。土地一签下,管理职务就随之启动。项目审批中,出现越来越多老兵担任项目负责人或审计官员的情况。
普京呼吁俄罗斯老兵担任领导职务
克拉斯诺达尔、车里雅宾斯克、库尔斯克等多个州陆续发布老兵参政数据报告,地方议会中新增的老兵议员人数上升了23%。莫斯科市议会在9月的补选中,有3席被前线归来的士兵夺下。
这些人没选过举牌赞成,也没接受过西装笔挺的官僚礼仪训练。但他们在战壕里握过枪,也能握住国家方向盘。
克里姆林宫里的清算风暴
就在普京与杜马四党领袖谈话的同一天,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德米特里·科扎克从官网人事名单中消失。人事令发布得极为简短:“因本人申请,免除职务。”这位在俄罗斯政治体系中打拼近三十年的老将,悄然谢幕。
1999年,普京刚刚崛起,科扎克便已跻身核心幕僚层。副总理、总统助理、行政副主任,岗位换了多个,地位始终稳。2004年,他主导俄罗斯地方改革,处理过乌克兰危机,曾被西方称为“桥梁派”。但现在,这道桥塌了。
知情人士回避正面评价。普京没有公开挽留,也没有表露情绪。克宫文件之外,没有任何告别仪式。人事任命上,留下的是真空。这个被称为“有话直说”的高层声音,不再出现。
科扎克去职后,社交网络上只出现一句话:“任何在战时仍对战略路径有怀疑的人,无法站在舞台中央。”
在过去几年,科扎克多次对俄乌冲突表达不同声音。尽管未公开批评,但他的态度早已偏离新轨。战时国家不容含糊。忠诚,必须是一致的。没有缓冲,没有模糊地带。
与科扎克的静默离场形成对比的,是一位熟悉面孔的高调现身。
普京在“西方-2025”演习中身着军装现身,身边是前联邦安全局高级指挥官、现任总统助理久明。
久明并非无名之辈。二十年前,他在车臣战场上带兵出击;十年前,他管理图拉州政务,被认为在地区治理上有过硬表现。如今,重新出现在普京身边,角色变了,位置更近。
图像公开后,外界反应迅速。没有头衔变化公告,也无任务授权书,但每一次战时亮相,都具备实际信号。在军演指挥部站在普京左侧的人,往往不是陪同,而是候选。
久明跟随普京观摩“西方-2025”联演
久明的回归并不孤立。几位曾参与重大军事行动的军官、特勤部门高阶人员也已进入联邦人事数据库。普京在用行动回应一个核心逻辑:政权不能依赖经验堆砌,更需要实战出身的执行者。
总统周边的政治安全半径正在缩小,留下的是清晰的人选、明确的路径。系统外的游移者被清退,系统内的硬核者被提拔,整个决策链条重新校准。
这场政治清算风暴没有喧嚣,没有清单,没有流言,却改变了实际权力分布。
制度表面保持稳定,实质结构却已换骨抽筋。
久明已经离开俄罗斯军队系统多年
“走下战壕,走进议会”
莫斯科西南的卡卢加州议会开会现场,八名新面孔站在长桌边,他们都曾参与“特别军事行动”。其中三人还带着未拆除的右肩绷带。选票已经开出,议会决定让这些人接手预算审议、治安协同和征兵事务。
这不是个例。从布良斯克到斯摩棱斯克,从别尔哥罗德到库尔斯克,越来越多的老兵穿上西装,出现在会议厅、办公室、记者发布会上。
国家杜马选举数据披露,超过三分之一的地方议员候选人有明确战斗履历记录。许多人的照片甚至直接来自战场——穿着沙地伪装服、站在BMP装甲车旁、背景是废墟和弹坑。选民不再质疑这些出身,他们的资历写在了骨头上。
不仅是议会。民政、退役军人事务、交通、应急、农业系统都出现了大量老兵主政的局面。不少退伍人员不再进入传统公务系统,而是直接被国有企业、关键基础设施单位吸纳。俄罗斯铁路、电信、能源、航运集团高层换血,接连传出战地出身者上任。
这种调整不只是政策补偿,而是主动替代。许多资深文职官员悄然退出,在内部文件中仅被标注为“常规轮岗”。取而代之的人,往往不到40岁,简历中写满了马里乌波尔、伊久姆、赫尔松等地的作战记录。
整个行政系统的身份构成正在发生剧变。一份未公开的联邦组织部人事统计显示,2023年下半年至今,俄罗斯共有超过640名战区退役人员进入政府职务。
不仅如此,“英雄时代”项目也从象征性扶持变为实质性输送平台。9月,项目扩展设立9个地区分部,实施“从训练营直通岗位”计划。培训结束即分配岗位,部分岗位甚至设置为“战地指派优先”。
在顿河畔罗斯托夫、沃罗涅日等边境州,特设的“战斗区域行政岗位”只向战区服役背景开放。*术官僚的晋升渠道被压缩,制度天平正在倾斜。
有人不再适应。有些地方的原任官员公开表达担忧,称“经验不足”“训练时间短”,但没有改变结果。普京的一句话盖棺定论:忠诚比履历重要,生死边缘练出的判断,不会输给办公室磨出的资历。
这种话没写进文件,但已经成了共识。整个国家机器,正将自己向那些走出火线的人对接。
“有资格继承的,不只一个人”
总统人事布局的节奏,也悄然换挡。久明回归,媒体聚焦他的动向,但真正的调整发生在看不见的系统里。
图拉州,久明曾担任长官。在他任内,该州建立了俄罗斯首个“退役军人本地治理基地”。从社区安保、物流调度、民兵培训到小型工业合作社,全部由退伍士兵主导。这个模式如今被推广到乌德穆尔特、哈卡斯、楚瓦什等地。
这些试点单位的背后,藏着一套用于“政务战时运行”的新算法。按照这个机制,战区回归人员可以优先获得行政权力接入权限、快速政务处理通道、政策试点豁免权,简化政府运行成本,提高任务完成率。
久明的再现,不只是个案,而是一种“政—军同体结构”的试验复刻。
选举方面也在铺设同步通道。俄选委在多个地区测试战时快速选拔机制,缩短推荐、公示、审批等周期。部分区域开始试行“指令式政务培训”,不经选拔,由战时领导部门直接推荐人选进入地方管理序列。
这些人上任前无须选民认证,后期由战地支援团体进行追溯评估。看似临时,实则定制。整个体系在一场冲突中得以打磨。这不仅仅是在找接班人,而是在设计一个可持续的接班流程。
总统周边的布局亦开始收紧。安全会议结构调整,原本涵盖十余人的顾问团如今只保留核心五人。外界注意到,这五人中有三人有军事情报、前线动员、战时资源协调背景。
从州长提名制度,到政策执行链条,从媒体战略部署,到意识形态教育规划,全盘围绕战时逻辑重组。这种组织架构不靠选票建构,而是靠行动提名,靠服役数据验证,靠政治忠诚认证。
总统接班逻辑也不再围绕单人塑造。没有明确继任者,没有官方提名人。取而代之的,是一整套以前线资历为门槛、实战政绩为依据的遴选制度。
每一个进入总统府会晤通道的人,都要先经过国家安全事务简报、战区情报回顾、指挥模拟推演。
用战场作为选拔场,用血性替代文书,用服役作为授权。
克里姆林宫的天花板下,普京留下一道门——门后不是王储,而是一支战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