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怡、王浩信领衔主演的TVB女性复仇剧《黑色月光》在优酷先网后台播出后,获得还不错的声量,口碑马马虎虎。此前有些观众以为《黑色月光》是《黑暗荣耀》的翻拍,其实《黑色月光》是原创剧,但精神内核上与《黑色荣耀》倒是异曲同工:聚焦“恶女”的复仇。从去年的《新闻女王》到同班底打造的《黑色月光》,萎靡中的港剧只能偶尔依靠“恶女”来提振一下士气。

《黑色月光》海报

去年底《新闻女王》热播,一些观众还乐观地以为此剧会是港剧的“中兴”,事实证明并不是。如今很多观众对于以TVB剧为代表的港剧,几乎是一年看那么一两部的频率了,换句话说,港剧已经萎靡到一年也就那么屈指可数的两三部有话题、有热度、有可看性。

如若简单回顾下从《新闻女王》到《黑色月光》这一期间在TVB播出的港剧,类型还是颇为多元的。有TVB招牌的职场剧《飞常日志》《企业强人》,古装探案喜剧《状王之王》,民国奇幻剧《本尊就位》,都市情感剧《婚后事》《再见·枕边人》,警匪悬疑题材的《逆天奇案2》《法证先锋6》《反黑英雄》,温情家庭剧《神耆小子》,家族商战剧《家族荣耀之继承者》(TVB只是外购了版权)……除了《婚后事》豆瓣评分7.8分,《企业强人》未开分外,其他都在6分上下徘徊。

不是观众苛刻,而是真的一般。问题追溯起来,就是TVB资金匮乏,人才流失,剧本敷衍,制作粗糙,多数演员难堪大任……不必讳言,如今的TVB剧几乎是每一种类型都被内地剧集碾压。就连以前最具精英感的TVB职场剧,也彻底失去感召力。

以前常有一种观点:TVB和内地合作拍剧,才导致如今的港剧束手束脚、水土不服。这恐怕似是而非。若说那些没有合拍的TVB剧精品不断,合拍剧都很烂,观众诟病合拍还算情有可原。现在的情形是,TVB的原创剧几乎都比合拍剧“粗糙”——没钱,剧本差,制作捉襟见肘,演员生涩;合拍剧至少有钱,至少请得起那些离巢的花旦回巢拍拍剧,至少可以让我们一年可以看到一两部相对大制作的《新闻女王》《黑色月光》。

所以,不是合拍的问题,是TVB自身的问题。

从《新闻女王》到《黑色月光》,合拍剧发挥了港剧当前为数不多的、能够为内地剧集提供补充的作用——当前的内地荧屏,时装都市背景下,“恶女”的复仇仍非常稀缺。借助合拍剧的方式,TVB可以满足内地观众的这一需求。

回到《黑色月光》中。十八年前,余满月(杨怡 饰)与妹妹余曦晨遭遇富豪之子蒋基俊(马志威 饰)的强暴,并被推下山崖,妹妹余曦晨因受创严重变成残废。父母为女儿求公义反遭陷害,之后相继离世。一系列的不幸事件,让余满月的生活彻底崩溃,家庭支离破碎。

余满月(杨怡 饰)

深重的仇恨,驱使余满月走上复仇之路。她隐忍多年,成为香港的顶级公关专家,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手段,一步步接近蒋家,誓要让蒋基俊及其帮凶为罪行付出代价。

卓家千金、蒋家儿媳卓慧云(林夏薇 饰),她是余满月儿时的朋友,看似无辜,实则内心扭曲、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她害死真正的卓家千金从而窃取身份,还亲手策划余满月和妹妹当年所经历的那一场悲剧。余满月逐渐发现,卓慧云才是她最终的复仇对象……

卓慧云(林夏薇 饰)是真正的恶女

《黑色月光》的首要看点,是杨茜尧塑造的“恶女”。传统的女主人公往往被塑造为温柔、贤淑、顺从的角色,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着被动的角色,习惯于隐忍和牺牲。余满月截然不同。她是外表光鲜亮丽、长袖善舞的危机公关专家,内心深处隐藏着对仇人的深切仇恨,坚韧不拔,不惜一切代价寻求复仇。

余满月不是“姚金玲”,她的恶并非恶毒或邪恶;她更不是“刘三好”,余满月深知在这个不公的世界里,单纯的正义与善良难以立足,因此她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包括人际关系、信息情报乃至谎言与欺骗,来实现自己的复仇目的。

而若论纯粹的、无脑的爽感,《黑色月光》比《新闻女王》还要更足一些。

首先,复仇主体鲜明。余满月冷酷、决绝、果敢的“恶女”形象本身,就是女性主体性的一种张扬。她的复仇完全基于个人意愿和选择,而不是受制于他人或社会规范。作为资深演技派、并在TVB剧中贡献不少经典的“恶女”形象,杨茜尧精湛的演技为角色增色不少,特别是面对仇人遭报应那一份刻骨的仇恨和冷静的决绝,演得还是非常对味。

目睹仇人在眼前死去,余满月冷笑

其次,复仇动机可信服。十八年前,余满月遭遇家破人亡,复仇动机强烈,观众能深切感受到她的痛苦与愤怒。

再则,复仇手段有谋略(至少看上去像那么回事)。余满月利用了自己的职业优势——作为公关专家的身份来布局,每个仇人的报应/“死法”都不同,但都大快人心。黑警,就让他的警察儿子去揭发他的罪证,并最终死在儿子跟前;蒋家的爪牙邝家父子,就让儿子失手杀死父亲;蒋家就让它家族衰败,父子相残……

余满月的复仇,爽感很足

此外,复仇有底线。固然余满月的复仇带有“私仇”的性质,但它也带有正义性。比如余满月坚守一定的道德准则,不无辜伤害他人;她的复仇对象不仅是具体的恶人,也是腐败的社会体系和权力结构。

“恶女”多少是能提振萎靡的港剧。虽然内地荧屏也有《墨雨云间》这类“恶女”以牙还牙的复仇剧,但几乎都是以古代为背景。内地当代背景下没有“余满月”的立足空间——“私仇”是明令禁止的,“恶女”触法也必定会被绳之以法。

TVB时装剧中,常常会有一些人设很极端、也很有张力的“坏男人”或“恶女”,除了创作氛围相对宽容以外,另一原因是中国香港这个地区的特殊性——它有现代与前现代/“封建”并存的一面。一方面,香港是高度现代化的国际都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展现出现代文明的繁荣与活力;另一方面,光鲜亮丽的表面之下,香港也保留着许多封建残余的思想和行为。

比如港剧中的豪门望族住在大别墅里,穿着光鲜,出入高档场所,上演各种股市风云,看似完全融入了现代都市的节奏。然而,在家族内部,尊卑、辈分、嫡庶、联姻与家族门第等传统理念或封建残余,如同一条无形的锁链,束缚着家族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这种现代与封建的碰撞与并存,是香港社会文化的独特性,让香港的商战剧和家族剧具备浓厚的“猎奇”色彩。

TVB中的老企业家常常满脑子封建残余

《黑色月光》中的蒋家和卓家是香港的豪门望族,在商业上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但在家族内部也保持着许多传统的封建习俗,家族结构体现典型的封建宗法制度。家族长辈对晚辈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决策甚至商业决策往往由家长一人说了算,尤其是涉及婚姻、继承等重大事务时。例如,卓慧云被迫与蒋基俊结婚,更多是出于两家联姻的利益考量,而非个人意愿;再厉害的商战,常常也拗不过父子嫡庶那一套,斗来斗去还是靠下毒和打架……

高端的家族商战,用的是最朴素的手法:老婆给老公下毒,以便让儿子继承公司……

TVB剧中,这种现代与前现代并存的情形,也体现在对香港法治的戏剧呈现上。香港作为全球公认的法治之都,其法律体系以健全、透明和高效著称,但部分TVB剧中,尤其是《黑色月光》这类复仇剧,总是存在这样的情节设计,使得权贵或罪犯看似能够轻易逃避法律的制裁。这主要是为了服务于猎奇剧情的需要,也就导致了《黑色月光》几乎所有涉及案件的桥段都很“降智”。

余满月质问得对,剧中的查案很离谱

所以,《黑色月光》这样的“恶女”复仇,只能是港剧才拍得出来。内地观众也知道剧情不可信,但它还是能够为我们提供别样的观剧体验。在港剧没落的大背景下,估计只有这一类扎根于香港社会语境的“猎奇”港剧,能够杀出一条血路。

看个“猎奇”是可以的,但《黑色月光》显然也不是那种值得细品的精品剧。

作为合拍剧,有内地的资金注入,《黑色月光》的制作水准已经远远高于一堆只在TVB和埋推推播出的港剧,但不少桥段还是可以让人感受到TVB的“穷”。置景上的“穷”有时就会导致一些离谱剧情的出现。

比如,很难不让人怀疑TVB是搭建了一个大型的公共洗衣区片场,不论什么剧,动不动就让主人公在洗衣区相遇。《法证先锋6》,主人公在洗衣区聊案件;《黑色月光》中,男女主人公都是香港的社会精英,在寸土寸金的高级住宅区住的是大平层,但他们洗衣服竟然需要天天自己提下楼在洗衣区洗,然后在洗衣区偶遇,顺便聊上几句,推进剧情进展……

不同集数中,男女主角一同到洗衣区。洗衣区用来偶遇,也用来错过

其次,《黑色月光》的剧情设计,是属于那一类爽感第一、不能太较真的类型,为了追求戏剧效果,难免过于理想化或牵强附会。诚然,余满月的复仇是建立在各种精心设计的策略基础上,但这些策略得以顺利推进,离不开编剧给她开的各种“金手指”。为了让复仇推进,对反派与警方的刻画都很“降智”,商战也形同过家家。

感情戏真的很生硬

概言之,《黑色月光》的剧情有浓浓的短剧风,通过高密度的剧情推进、出人意料的情节转折,以及鲜明的角色性格和情感纠葛,让观众沉浸在紧张刺激的故事中。缺点是,情节因过于紧凑而显得略显突兀,逻辑上存在漏洞高强度的情感冲突让角色行为略显极端,追求戏剧效果而牺牲了现实感。

但就像很多短剧,观众看的就是一个“爽”,《黑色月光》达不到现实主义,但它植根于香港独特社会氛围的“猎奇”属性,也着实是一个卖点。当然,港剧如今这副模样还是叫人唏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