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意识到事态严重了。在我们宣告对稀土技术进行管制之后,德媒感到事态非常的严重!10月9日,德国之声刊文表示,中国这一次稀土技术管制力度非常的大。而这其中两个方面,将会给美国等国家构成非常大的麻烦。 来看第一点,中国的稀土技术管制直接卡住了半导体产业的脖子。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告,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和256层以上存储芯片的生产,将受到严格限制。 这俩指标简直是掐住了现代科技的“咽喉”——14纳米是手机、AI芯片的主流制程,256层存储芯片则是顶级固态硬盘的核心,而这两类芯片的生产,从头到尾都离不开中国掌控的稀土技术。 就说高端芯片制造的“心脏”光刻机,全球独一份的阿斯麦EUV光刻机,看着高大上,实则离不开中国稀土的“微操”——里面的精密激光器需要掺铥的增益介质,反射镜涂层少不了镧,靶材还得加钆与铽,这些元素中国去年产量占全球90%以上,美国本土半克都挖不出来。 之前阿斯麦还跟着美国对华断供高端光刻机,如今新规一出,哪怕机器里只用了价值不足300美元的中国稀土永磁体,想出货都得先拿中国的许可,阿斯麦已经传出出货要延迟数周的消息,这回算是体会到什么叫“反杀”了。 芯片厂商这边,英特尔、德州仪器这些美国巨头早就慌了神。2023年全球半导体行业稀土永磁体需求已经涨到9.8万吨,而中国不仅控制着64%的稀土氧化物产量,更攥着98%的低纯度镓生产、85%的锗加工能力,这些都是制造高端芯片的“维生素”。 之前2023年7月中国刚管制镓锗,国际市场镓价就暴涨150%,锗价涨了80%以上,这回管制范围扩大到稀土全链条技术,美国芯片厂商要么接受成本飙升,要么就得停摆,毕竟14纳米以下芯片的生产,目前还找不到替代中国稀土技术的方案。 第二点更狠,那就是中国设下的“0.1%价值红线”,只要境外产品里含的中国稀土或技术价值占比超0.1%,就得申请许可。这招直接堵死了第三方转口的漏洞,要知道2024年通过第三方国家转口的稀土中间品就有8.3万吨,现在这些“曲线救国”的路子全断了。 德国经济部发言人急着说“极度担忧”,还喊着要“本土化”,可现实是德国汽车业依赖的稀土永磁电机,原材料加工技术大多来自中国,想把加工步骤迁回本土,没个五七年和几十亿美元根本建不起工厂,还得面对环保审批的难题——稀土提炼产生的有毒废水可不是闹着玩的。 美国的脆弱性就更明显了,美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的数据显示,他们83.7%的稀土供应直接或间接来自中国,12种关键矿产完全依赖进口。洛克希德・马丁生产F-35雷达、雷神造“爱国者”导弹制导组件,都得用中国技术加工的稀土材料,五角大楼的战略储备也就够应付短期突发事件,要是管制持续下去,军费得多花数百亿美元。 之前美国还想靠MPMaterials重启加州稀土矿,结果闹了个笑话——开采的矿石还得运到中国加工,现在技术管制一出来,连加工技术都拿不到了,所谓的“替代供应链”纯属纸上谈兵。 这场博弈的关键从来不是稀土矿本身,而是中国手握的全链条控制权。从开采到冶炼分离,再到磁材制造,中国早就把技术攥在了手里,2025年新规更是把五大环节技术和生产线运维服务都纳入管制,连设计图纸、工艺参数这些数据资料都不让随便转。 现在全球产业链算是彻底看清了,中国不是只靠资源吃饭,而是靠技术把稀土变成了战略工具。那些喊着要“去中国化”的国家很快会发现,没有中国的加工技术,稀土就是一堆没用的石头,而建工厂、练技术的时间和金钱,恰恰是他们最耗不起的。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本质就是谁能在产业链上握有真正的主导权,显然现在中国已经拿到了。 来源:DW中文-德国之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