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基层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障。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完善基层监督体系,优化基层纪检监察机构设置,统筹用好县乡监督力量,为新时代新征程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指明了方向。

健全制度体系,夯实监督基础。探索建立“片区协同、异地监管”的基层监督体系,打破传统的监督组成边界。围绕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三重一大”事项、工程项目建设、惠民政策落实等重点内容,制定监督事项清单、操作流程指南、履职行权手册,健全定期例会制度、工作报告制度、培训考核制度、民主评议制度,让基层纪检监察机构按图履职、照单监督,确保履职有抓手、监督有方向、工作有聚焦。

强化队伍建设,提高专业能力。一方面,严格落实基层纪检监察机构专职专岗工作要求,全力打破“人员难专职、任务难专一、时间难专用”工作局面。统筹考虑基层干部配备和乡村振兴工作需要,优化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结构,对监委会成员“多、散、弱”的村居大胆做“减法”,对社情民意复杂的村居及时做“加法”,充实力量提级监督。另一方面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干部‘点单’、部门‘派单’、组织‘接单’”的模式,根据干部开具的事项清单,以“导学”“研学”“战学”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系统、完备的教育培训体系,夯实理论基础,提升实战能力。推行“导师带教”模式,充分发挥业务骨干经验丰富、政策熟悉等优势,结合“室组地”联动,以“新老搭配”原则,分批次组织乡(街道)纪(工)委人员跟班学习,直接参与信访举报、案件办理等工作,提高“新人”业务水平。

凝聚监督合力,实现多元联动。强化人员力量、专项监督、重点案件、疑难问题“四统筹”,构建区级管片、乡镇管面、村务管点的监督框架,按照“就近整合、优势互补、有利工作”原则,深化“委领导+室组地”片区协作机制,整合派驻机构、乡镇(街道)纪(工)委等监督力量,采取包片挂钩、提级监督、交叉监督等方式,实现监督信息互通、工作程序契合、监督效果叠加。进一步拓展基层监督渠道,建好、用好大数据智慧监督平台,充分发挥群众家门口的“监督哨”作用。

加强基层监督体系建设,是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通过完善机制规范履职,化整为零分片协作,多措并举搭台赋能,充分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用监督成效打通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