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用6招逼退特朗普,印度也想学习中国的成功经验,对美国打出3个杀招。
中美关税战自开打以来,就一直是各方重点关注的事情,其中也包括印度。中国逼退美国的结果,更是给了印度人极大的震撼。
【特朗普政府在与中国的交锋中被逼退】
日前,有印度学者总结了中国直击特朗普软肋的6大“招式”,并分析了印度可以借鉴的方法。
中国的第一招就是在稀土这种战略资源上的优势。在印度人看来,这是一项“最有力的杠杆”。事实上,这一判断并非没有道理,毕竟在这段时间以来,中方通过该领域进行的成功反制有目共睹。
第二招就是加大对美国内部的压力。通过《出口管制法》《反外国制裁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让一些西方企业感到了不小的压力。
因为他们一旦落实美国的对华制裁,就可能在中国面临法律风险。这样就可以倒逼一些西方企业,主动接触美国政府寻求缓和局势。相关的例子,我们也见得不少了。
第三则是保持耐心。在中美关税战上,中方成功凝聚了国内的支持。这让中国可以稳步推进与美国的谈判。相对应的,特朗普制造热点、快速升级局势的做法,则不利于美方的长期行动。
【中国在贸易谈判中击败特朗普的6个方法——以及印度可以借鉴的经验】
四是建立属于自己的产业,典型例子就是在西方的封锁下,中国在芯片领域依旧有所突破。这不仅给了中国更大的底气,也让美国人不得不承认,限制、封锁的措施收效甚微。
而这也会让美方谈判代表开始权衡,限制措施到底是让美国获益更多还是损失更多。
中国出的第五招,是对美国相关产业进行手术刀式的“精准打击”,而非全面报复。这样的做法加剧了一些美国相关从业者的不平衡心理,让美国国内对特朗普关税战的态度产生分化。
另外,中国也选择性地向欧洲企业开绿灯,这一举措在事实上扩大了西方联盟的分歧。
最后一招则是减少对美国进口的需求。当中国不那么依赖美国商品的时候,会形成一种战略上的保护,让中国能更有底气地面对特朗普掀起的关税战。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方代表出席发布会】
还真别说,印度人的以上总结,确实是像模像样。这其实也说明,对于前段时间激烈的中美关税战,印度不少人都在死死盯着,希望能找到对他们来说有价值的情报。
至少在一些印度人看来,他们还真的找到了。在总结了中方应对关税战的6招后,印度人觉得自己可以“照猫画虎”,也对美国出3招。
印度的第一招,就是利用好自己手上的筹码,这参考的是中国在稀土上的优势地位。在印度人看来,自己的优势产业有大宗仿制药、疫苗生产以及数字服务等。
至于具体的措施,可以使用针对性的出口审批机制,以及针对特定国家的许可证制度。不用想,针对的目标正是美国。此外,印度也可以暂停一些跨境数据传输许可,直到获得美方的有效保证。
印度可以用的第二招,则是保持坚定,摒弃让步的心态,严格坚持“互惠”的红线。这在某种意义上,参考的是中方保持耐心那一条。
【印度人认为,莫迪政府在谈判中应该有底线思维】
在提出这一观点的印度人看来,莫迪政府必须牢牢守住印度利益这条红线,特别是从美国那里得到“可执行”“可核查”“可操作”的承诺。
换而言之,印度不能被美国的花言巧语和空头支票所骗,而是需要得到真真正正、可以落实的承诺。如果得不到实际的东西,印度就不能给美方尝到甜头。
此外,印度还需要为谈判设定时间期限,争取把谈判的主动权抓到自己的手上。
而印度的最后一招,就是确保对美国的各行各业、法律法规有足够深入的了解。因为即便美印达成了协议,但美国在执行上还是有可能给印度“挖坑”。
这就要求印度必须在谈判中把任何情况都考虑到,以达成一项全面、有约束力的协议。绝对不能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表面上“胜利”了,但实际上却承受了损失。
【在美英协议中,美国依旧保留了核心的限制措施】
为此印度人举了早些时候美英谈判的例子。指出看起来英国与美国达成了“协议”,但实际上,美国保留了核心的限制措施,英国几乎没有获得任何商业价值。
不得不说,一些印度人的确是很有想法的。他们提出的这3个要点,确实都有自己的逻辑。如果莫迪政府能在与美国的谈判中完全体现出这些东西,对特朗普来说无疑会有些棘手。
毕竟再怎么说,印度的体量摆在那里。
这也反映出,中国成功反制美国的经验,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学习和借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当然希望其他国家能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积极与美方错误的行径作斗争。
而对于印度来说,他们算是找到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不过,至于能不能抵达终点,更多要看莫迪政府走得坚不坚定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