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社会,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农业社会,而农业社会最显著的一大特点,就是看天吃饭。老天爷心情好,风调雨顺的,就是丰收之年,人民也就丰衣足食了。 但是老天爷也不会一直心情好,碰到他发脾气的时候,不是大旱,就是大涝的天气,会出现粮食大量减产,或者颗粒无收,这个时候就是大饥荒之年。 对大饥荒之年的描述,不用长篇累牍,只用简简单单的两个成语,就可以描绘出当时的惨状:饿殍遍野和易子而食。

这两个成语虽然只有8个字,却非常形象地描绘出在大饥荒之年里,民众的生活惨状,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的大饥荒之年,并且被史料记录了下来。 人们为了活命,在没有粮食吃的情况下,吃草根,吃树皮,甚至吃观音土,用一段话来概括:那就是只要吃不死人的东西,都会成为大饥荒之年民众的食物。 按道理来说,灾民们为了活命什么都吃,但是却有一个点,让人很疑惑,那就是很多史料记载大饥荒之年惨状的时候,说灾民们把草根吃光了,把树叶吃光了,甚至把树皮都吃光了,惟独没有描绘,人们把水里面的鱼也吃光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人们宁愿饿死,也不到水里去抓鱼吃呢?

我们不能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待古代的人,在中国古代,出行基本靠脚,现在飞机1-2个小时可以到达的行程,古人用脚可能要走上几个月的时间,并且古代山匪频出,公路不通,野兽也市场袭击赶路的人,没有特殊的原因,民众一般不会出远门。 加上古代的统治阶层限制民众的流动,这就造成信息闭塞,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方圆十里,他们生活的土地。 因为信息闭塞,他们从来就没有吃过鱼,也不知道鱼可以吃,也从来没想过会去吃鱼,就像价格贵,美味的螃蟹,很多人趋之若鹜,但是有位名人却说过:第一位吃螃蟹是勇敢的人。

确实,如果你说吃螃蟹没什么,那是因为已经形成吃螃蟹的习惯,但是长得跟螃蟹差不多的蜘蛛,如果谁说他敢吃,那么他也一定是一个勇敢的人。 而习惯于吃主食,还有山间野味的民众来说,鱼是他们从来没有吃过的物种,即使饿死也不会吃它,就像现在一个饿死的人,在不知道蜘蛛能不能吃的情况下,他的周围布满了蜘蛛,哪怕吃树皮树叶,或者饿死,他也不会去抓蜘蛛来吃。

鱼肉是高蛋白质,低脂肪,富含钙,锌、磷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并且鱼肉供热能低,正是这些特点,它与鸡胸肉一起,是爱美人士的最爱,又满足了口腹之欲,又不长胖。 但是在古代,由于营养水平不高,所以富含高热量的食物是人们的最爱,大块的肥肉,咬一口满嘴流油,吃上一顿可以满足一天的能量需求,而低热量的鱼,在没有足够的香料和烹饪手法的情况下,那股腥味不是谁都可以接受的。 也许有人会说,在大饥荒之年,都要饿死了,还管他腥不腥? 但是这里有涉及到一个成本的问题了,在大饥荒之年,每一口吃进肚里的食物,都显得弥足珍贵,为了不糟践这些吃进肚里的食物,人们会最大程度的保存体力,非必要情况下都会躺着不动。 只有如此,才能发挥出食物的最大效果,对于不经常吃鱼的人来说,他也不太会捕鱼,而在水里捕鱼是相当费体力的事,也许花费很大体力才抓到一条鱼,它所提供的能量,还不足以弥补亏空的体能消耗。 所以在大饥荒之年,人们习惯性地在地面上寻找食物,因为这样相对节省体力一些,而等实在找不到吃的东西,饿得实在不行的时候,人也就失去下水的力气了,更不用说去捕鱼了。

如果生活在农村的朋友都知道,如果水里没有人喂养,投放鱼苗的话。那么基本就只有一些野生的鲫鱼以及一些小的鱼种,由于鱼吃不到足够的食物,生长也不太好,结果便是鱼肉少,鱼刺多,并且鱼的数量也少。 而鱼的数量一少,抓捕也就很不容易,而要捕获鱼是个技术活,并不是谁都会,捕鱼的手法无非就是钓鱼和撒网抓鱼: 钓鱼的朋友应该知道,即使有现在的专业设备,有丰富鱼饵料的情况下,在野生的环境中钓鱼,很多时候钓不上来一条鱼空手而归。 对于古代的人来说,鱼竿:最多就是竹子,鱼线:也是一般的棉线,而鱼钩:很可能就是很粗的缝衣针,鱼饵:也就只有蚯蚓和一些虫子了,打窝,那是不可能的,人都没吃的,不可能打窝吸引鱼了。

所以想通过钓鱼来充当食物,用这些简陋的设备,如果不是高手,很难。 撒网抓鱼的话,技术要求更高,在古代,一副渔网是一个家庭重要的资产,不是以捕鱼为生的人,不一定拥有。 即使可以做个简陋的,而在那个时候,用渔网捕鱼不仅是一个体力活,而且是一个技术活,那些沾满水的渔网,增加成倍的重量。要花费相当大的力气,并且有技巧地撒出去,这个过程不是一般人受得了的,并且在大饥荒之年,人们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体力来学习用渔网捕鱼的技巧。 结语:也正是上面的种种原因,让人们在饥荒之年,即使吃树皮,饿死,也不会把鱼作为食物的原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