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搞出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前脚还眼巴巴盯着中国的月球样品,想从中分一杯羹,后脚就直接把持有美国签证的中国公民踢出了项目。这操作,真可谓是“又当又立”,把“既要又要”的矛盾戏码演绎得淋漓尽致。


担心月球出现中文!美国NASA宣称:禁止中国公民参与机构项目

据彭博社9月10日的报道,从9月5日起,不少原本和NASA合作的中国公民,突然就被拦在了资料系统之外,线上线下的工作会议也都被拒之门外。NASA发言人贝瑟尼·史蒂文斯随后证实,这是他们搞的“内部措施”,给出的理由还是老掉牙的“确保安全”。可谁都清楚,这所谓的“安全问题”不过是个幌子,真正的原因是NASA真慌了。


要知道,以往就算有限制,持有美国签证的中国研究者、研究生,好歹还能以承包商或合作方的身份参与NASA项目。如今却突然“一刀切”,但凡有点判断力的人都能看出来,这绝非偶然。

彭博社在报道中也直言,当下NASA内部乱成一锅粥,今年又是裁人又是砍预算,外界还天天质疑其太空探索方向是否正确。更要命的是,“中国要抢先登月”的说法,几乎把整个机构逼到了崩溃的边缘。


其实,NASA的这种焦虑并非毫无缘由。早在2011年,美国就出台了“沃尔夫条款”,将中国排除在国际空间站之外,妄图通过封杀手段,让中国太空探索陷入困境。可他们万万没想到,中国航天人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智慧,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从最初的绕月探测,到嫦娥五号成功带回月球样品,如今更是将载人登月的目标定在了2030年前。

反观美国,其登月计划反复无常,前NASA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都曾坦言,现在美国的登月架构过度依赖SpaceX,再加上政府换届导致政策频繁变动,想要赶在中国前面登月,难度极大。


担心月球出现中文!美国NASA宣称:禁止中国公民参与机构项目

今年4月,中国开放月球样品借用,美国布朗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成功申请。然而,由于“沃尔夫条款”的限制,他们连NASA的资助都拿不到。纽约州立大学的科学家蒂莫西·格洛奇无奈地表示,研究中国的月球样品,只能自己四处找钱,和那些能依靠NASA经费的项目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别。

这种一边想蹭中国科研成果,一边又害怕中国在太空领域超越自己的矛盾心态,无疑是这次封杀中国公民的直接导火索。


为了给自己打气,NASA最近上下都在喊着“要赢第二次太空竞赛”。代理局长肖恩·达菲上个月宣布,要加速在月球建立核反应堆,目标时间恰好卡在2030年前,和中国载人登月计划撞了个正着。

彭博社获取的内部录音显示,达菲在9月4日对着全体员工放狠话,称要是中国先登月,“那我真是活见鬼了”,还说外界认为中国会领先的论调是“嘲讽整个NASA”。可话音刚落没几天,就搞出了封杀中国公民这一出,与其说是防止技术泄露,倒不如说是害怕中国研究者看到NASA内部的混乱局面。

毕竟,就连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专家都毫不避讳地指出,中国的优势在于“目标明确、行动统一”,而美国这边连方向都还没完全确定。


美国政客的反应更是夸张到离谱。得克萨斯州议员布鲁斯·巴宾在商业太空会议上脑洞大开,担心月球上会出现中文的“不得擅入”标志,还宣称自己的首要任务是让美国先登月。这种把太空当成自家“地盘”的想法,早已背离了和平探索太空的初衷。

中国国家航天局一直强调要开放月球样品,与全球科学家共享成果,外交部也多次声明中国不想搞“太空竞赛”,可美国却非要把太空当作较量的战场,甚至使出封杀这种小家子气的手段,归根结底,还是害怕自己在太空领域的霸权地位不保。


担心月球出现中文!美国NASA宣称:禁止中国公民参与机构项目

如今看来,NASA的焦虑只会与日俱增。中国载人登月计划正有条不紊地推进,而美国却要一边应对内部的预算和人员问题,一边和中国抢时间。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往往更容易引发乱子。

就像这次封杀中国公民事件,表面上打着“保安全”的旗号,实则暴露了其内心的不自信。如果真的在技术上拥有绝对优势,又何必通过排除异己来维持领先呢?未来几年,中美在太空领域的较量势必会持续下去,但从NASA这一系列操作来看,美国想要赢得这场竞赛,光靠喊口号和搞封杀,显然远远不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