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A股慢从“疯牛”到“慢牛”

之所以说这一轮的A股行情是慢牛,既是从历史对比来看,也是从政策指向、资金供应和公司盈利等多方面综合判断得出的结论。深入理解形成这个慢牛行情的原因,对于理性的价值投资者未来投资布局至关重要。

A股慢牛真的来了吗

从1990年12月沪深A股市场创建到2025年的35年时间里,有15年大盘指数下跌,有20年大盘指数上涨。其中真正能称得上是牛市行情,也就是大盘指数年度涨幅超过20%的有10年。其中涨幅翻倍的有3年,分别是:1992年涨166.57%,1991年涨131.31%,以及2006年涨130.43%。

在这35年时间里,形成了5个比较明显的牛市行情:分别是1991年至1993年,1996年至1997年,1999年至2000年,2006年至2007年,2014年至2015年。

其中涨幅最大的有两轮:一是1991年至1993年,上证指数从126点最高涨至1556点,两年多时间涨了12倍;二是2006年至2007年,上证指数从998点最高涨至6124点,不到两年时间涨了6倍多,无数的财富神话和投机都因此产生。

如果总结一下此前35年A股的历次牛市行情,基本特点就是:要么多年不涨或震荡横盘,要么突然暴涨,形成疯牛行情,然后迅速暴跌留下满目狼藉。

导致A股市场暴涨暴跌的原因很多,比如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或者对违规的惩处太轻太少;再比如大量公司上市圈钱,退市机制形同虚设;还有就是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都不够成熟,喜欢追涨杀跌,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A股的上市公司数量、营收和盈利规模,一直到2015年仍然比较小,直到最近10年,尤其是最近5年才形成真正的规模化。

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684家,上市公司年度营收占当年中国GDP的比重首次超过50%;然后到2023年上述两项数据分别提升到5146家和60%,直到此时才基本可以说,A股市场成为中国经济、尤其是企业的主流代表。

也正是从2023年底、2024年初开始,新一轮的A股触底回升行情也开始酝酿,上证指数在2024年2月跌到2635点后开始反弹,并最终于2024年9月在多项重大政策利好刺激下,形成强劲反弹,由此开启这一轮新牛市的窗口。

不过最初的两个月,也就是2024年9月和10月,A股仍然延续了此前30多年的疯牛惯性。从9月16日至10月8日,短短3周时间,上证指数就从2689点猛涨到最高3674点,涨幅接近37%,这也注定又是一个短命的小疯牛行情。

因此这一轮所谓的慢牛行情,实际上是从2025年1月份才真正展开的:首先是1月至3月的温和上涨与横盘震荡,从而把上证指数稳定在3300点左右;然后是4月美国挑起关税战,上证指数最低下探至3040点,但随即强劲反弹回3279点,从而为5月份以来上证指数连续小幅月度上涨打下了基础。

从5月至八月中旬的3个半月时间里,上证指数的月度上涨分别是:2.09%、2.90%、3.74%和3.46%。这样看似缓慢、但更可持续的上涨行情,被各方确认为是新一轮的A股慢牛行情。

02

慢牛行情背后的逻辑与启示

这背后的推动因素很多,那就是政策积极推动、资金充裕流动、公司盈利上升和中国资产看涨。我们一个一个说。

第一点,看看有关政策的积极推动。

最重要的体现,就是从7月的政治局会议,到此前的全国两会,以及202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明确谈到资本市场,明确鼓励A股市场要更加活跃并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点,资金充裕流动,体现在中国处于周期性的低利率阶段。基准利率2025年已降至1.4%左右,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降至0.95%左右,甚至连30年期的国债收益率也只有2.6%左右;多数城市的房屋租金回报率,也只在2%上下。

也就是说,一些传统的投资理财方式,给居民可以带来的财产性收入增长极为有限。

由此导致2025年以来居民存款开始慢慢搬家,并在7月份随着A股慢牛行情走势明确,形成万亿级存款搬家到投资市场的新浪潮。事实上这只是刚刚开始,因为截至2025年7月末,中国各商业银行的存款余额,仍然比贷款余额多52万亿元。

这部分存款银行并不喜欢,因为要白付利率;储户更不满意,因为利息收益太低。所以可以预计,随着A股慢牛行情的逐步展开,将会有更多居民存款从银行搬家,通过基金或股票进入A股市场,成为这一轮慢牛行情的重要支撑。

同时汇金、中证金等国家队投资机构,从2024年就开始就持续增加对A股优质高分红公司的增持;此前闲置的10万亿级保险资金,也开始有节奏地投资A股优质公司,2025年以来新增保费30%用于权益投资。

这些大额投资资金的加入,一方面让A股市场不差钱;另外一方面它们比较稳健的投资理念和基于价值投资的组合,也让这一轮A股行情很难变成疯牛,因为那些优质高分红大盘股,随时可以通过买卖来调节A股行情。

第三点,有关公司盈利上升。

这最直接的体现就是,2025年一季度5415家上市公司的总盈利达到1.49万亿元,同比增长4.17%。其中有大量业绩非常出色的公司,不仅会吸引各类机构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也会吸引更多个人投资者进入,由此为A股市场的持续上升打下坚实的价值投资基础。

最后有关中国资产看涨,首先体现在2025年以来美股中概股公司,尤其是港股上市公司的普遍上涨,恒生指数迄今上涨约26%,是2025年全球表现最佳的股市。由此形成一个新反差,就是宁德时代、比亚迪、恒瑞医药、药明康德、美的集团等公司的港股股价反超A股股价,如果港股估值比较合理,那么它们的A股就被低估了。

因此可以看到,2025年以来,尤其是7月份以来,通过沪港通、深港通进入A股市场的外来“北向资金”,以及在A股通过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额度直接进行A股投资的海外资金,都在明显增加,被低估的A股优质公司股价相继上涨。

所以面对中国A股正在出现的新一轮慢牛行情,个人投资者需要理性审慎地进行判断和投资布局。

03

如何把握慢牛投资机遇?

如果你相信这一轮A股慢牛行情已经形成并且可以持续,不想错过投资机遇,那有四个投资策略可以参考。

第一个投资策略:就是直接投资A股的大盘指数基金,比如上证50ETF、沪深300ETF、中证500ETF,或者其他包含成分股更多的大盘指数基金。

只要A股上涨,这些指数基金的收益就会不错。比如2024年上证50ETF净值增长19.32%,沪深300ETF净值增长14.95%,中证500ETF净值增长2%;2025年以来,上证50ETF和沪深300ETF净值都涨了7%以上,中证500ETF的净值则涨了18%左右。投资这些大盘指数基金的个人投资者,收益是相当不错的。

这种投资策看似被动,实则主动。在美国股市过去20年的超长牛市行情中,那些真正获得持续稳定投资收益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恰恰投资的就是美股标普500指数基金,以及纳斯达克指数基金。

而在慢牛行情中,投资大盘指数基金,无疑是理性的投资方法。当然你不必把所有的钱都用这种方式进行投资,因为还会有一些不错的新选择。

第二个投资策略,就是坚定选择被低估的优质公司,不要在乎短期股价的波动,因为这样的公司已经是、并将长期成为A股的价值基础和投资底盘。

事实上,这样被低估的优质公司在A股非常多,很多可能还是你熟悉并且已经获得过投资收益的,它们也是国家基础设施级或国民基本服务级的超大盘公司。

比如20多家上市银行,它们中一半以上都具有多方面的投资价值优势,比如:净利润率稳定在40%左右,年度现金分红股息率保持在5%左右,股价从三年五年十年看稳定上涨,且目前各项估值指标明显低于国际银行业同行。

再比如中国多家不同领域的能源龙头公司,从中国石油、中国神华、中国核电到长江电力、金风科技和国瑞南电,它们分别涵盖中国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火电、核电、水电、风电和国家电网,三年五年十年看都是稳定盈利的好公司。

如果你不喜欢这类巨无霸公司,也可以用持续盈利能力和公司估值水平两个指标,去看看其他行业的优质公司。在电信、医药、家电、IT、环保、公用事业和消费等领域,这样的优质公司大量存在,它们都会是新一轮慢牛行情的宠儿。

第三个投资策略,当然就是根据政策指向和市场变化,从那些正在快速成长的新兴行业里,寻找最值得投资的成长型龙头或投资相关主题基金。

这个策略的最大挑战就是选对赛道,比如芯片半导体行业,是中国一定要做大做强,并且正在不断增长的战略性产业,其中的龙头公司和ETF就看涨。

最后第四个投资策略,也是牛市的标准投资操作,那就是精选最优质的券商股或证券ETF。

因为牛市的活跃行情与成交量放大,始终利好上市券商。所以投资它们本质上就是与慢牛行情共舞,内在逻辑清晰而确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