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近段时间以来总是扬言会对购买俄油的国家加征关税。
没想到这么快美国就“真刀实枪”的干上了。
近日中美双方第三轮经贸磋商刚刚结束,美财长贝森特就向媒体放出狠话。
“任何继续与俄罗斯进行能源贸易的国家,将面临100%至500%的关税。”
本来觉得是冲着中方来的,但没想到印度先“中枪”了。
印度率先被开刀,俄油成导火索
8月1日还没到,特朗普就连续发文称将对印度商品征收25%的关税。
另外因为印度购买俄油、俄制武器,还需被征收额外的惩罚性费用。
特朗普虽然在推文中亲切地称印度为“朋友”,但是做的事情可不是朋友能做出来的。
特朗普下手还挺狠的。
不仅要加税,还要收惩罚性的费用。
这样一来,美国对印度征收的关税可能随随便便也会超过50%。
印度也成了这一轮跟美国进行关税谈判的国家里,唯一一个被加征20%以上关税的国家。
这还不止,特朗普随后宣布,“我们刚刚与巴基斯坦达成了一项协议,美国和巴基斯坦将合作开发其庞大的石油储备。目前我们正在挑选一家石油公司,来牵头这项合作。”
接下来还补了一刀:“但谁知道呢,也许有一天,他们(巴基斯坦)会把石油卖给印度!”
印巴之间的敏感关系,美国拿捏得死死的。
中方被点名,态度却截然不同
中国最终到底会不会落的跟印度一样的下场?我们反击的底气到底还有没有呢?
中方虽然没有像印度那样成为首个制裁对象。
但是也被美国“公开威胁”上了。
据路透社报道,贝森特警告称,如果中国继续购买受制裁的俄罗斯石油,可能被征收高达100%的关税。
要知道美财政部长贝森特最新威胁对华加关税时,是在7月29日中美经贸磋商结束后的媒体招待会上。
贝森特说,美国国会立法授权总统特朗普对购买受制裁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最高500%的关税,将促使美国盟友采取类似措施,切断俄罗斯的能源收入。
同时他也对中国继续购买受制裁的伊朗石油,以及向俄罗斯出售价值超过150亿美元的军民两用技术产品,表达了美国方面的不满。这些产品助长了莫斯科对乌克兰的战争。
对此中国外交部在例行记者会上给出了坚决回应。
郭嘉昆表示,中国将根据自身国家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关税战没有赢家,胁迫、施压解决不了问题。中方将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这句话分量极重。
这意味着中国不接受胁迫,也不接受单边规则。
谁想用关税撬动中国的能源结构,门都没有。
确实贝森特说的不假,特朗普对俄罗斯已经没什么耐心了。他回复媒体称只给俄罗斯签署和平协议最后10天的时间。
中美谈判“仓促收场”,只剩延期协议
这轮中美会谈只持续了一天半。
没有签署协议,没有联合声明。
唯一的结果,是双方决定将原定于8月1日执行的24%暂定加征关税再度推迟三个月。
之前在5月12日,中美在瑞士日内瓦的第一轮谈判结束后,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决定对彼此24%的加征推迟90天。
如今再次延期,表面看是缓和,实则是互不相让的权宜之举。
贝森特告诉记者,他预计周三(7月30日)与特朗普在华盛顿会面,是否延长中美关税休战协议由特朗普全权决定。
中方代表则表示:“反制措施如期展期。”
一个“请示”,一个“如期”,说明这场博弈压根没什么太大结果,非要说一个,那就是继续推迟24%的暂定关税。
说不定还会有下一轮谈判。
特朗普:金砖国家是“关税理由”
印度被加税还不止以上这些原因,特朗普还给出了另一个征税理由。
特朗普的原话是:你知道他们有金砖国家,印度是其中的一员……这是对美元的攻击,我们不会让任何人攻击美元。因此,部分是金砖国家,部分是贸易......这种贸易形势......是赤字,我们出现了巨大的赤字。
这是特朗普首次将“金砖”直接与关税挂钩。
他的意思不就是金砖国家想搞去美元化,我们不会坐视不理。
这些话说出来就表明特朗普觉得这不再是经济问题,而是货币霸权的反击。
金砖国家近年来确实在推动非美元结算,尤其在能源领域。
中俄印之间的石油交易,很多已经用人民币或卢比结算。
这触动了美元的根基。
特朗普把这也加入加税理由,等于把“政治立场”变成了“经济惩罚”。
中方如何应对?谈判桌上的主动权变化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斯德哥尔摩会谈后提及 “需回去请示总统”。
这说明什么?
说明美国的对外经贸政策,带有特朗普强烈的个人意志色彩。
而中方的回应则显得冷静许多。
中方在会谈后表示反制措施 “如期展期”,既延续了之前的政策节奏,也为后续谈判留有余地。
假如说美方真敢加100%,中方的反击也不会迟到。
商界态度与政治脱节,美企高管紧急访华
一边是贝森特放出关税威胁,另一边一批美国商界高管抵达北京。
7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在北京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主席芮思博率领的代表团。
他们此行目的明确:维持与中国的合作关系,释放“合作大于对抗”的信号。
双方就装备机械、智能制造等领域进行了交流。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奥的斯全球公司、苹果公司等企业代表参会,并就在华经营发展情况与有关司局进行沟通。
一边是华盛顿喊打喊杀,一边是美企高管积极访华。
这背后的分裂,说明美国内部在对华政策上并不统一。
印度的尴尬境地:两头都不好得罪
印度此刻的处境颇为微妙。
既想从俄油中获利,又不想得罪美国。
但现实不给它留选择。
特朗普这次不留情面,连发三条推文,提前两天通知加税。
还强调:“印度的非货币贸易壁垒最严苛。”
这是在给印度下最后通牒。
可印度国内乳业、农业等行业对美货有强烈抵制情绪。
如果开放市场,莫迪可能面临国内政治危机。
不开放,就要被美方加税。
两头都不讨好,莫迪这会儿估计觉得“天都塌了”。
中印同样被点名,反应却天差地别
中方被点名,立场坚定。
印度被点名,进退失据。
中国有庞大的内需市场,有完整的产业链,还有对美出口的多重替代方案。
而印度经济对美国市场和投资存在一定依赖。
从印度被加税,到中方被点名,再到特朗普将“金砖”贴上美元对手的标签,这场关税风暴已经超出了贸易范畴。
对于进口俄罗斯石油的问题,这已经成为了现在印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之一,不从俄罗斯进口大量物美价廉的低价石油,难道还从你美国进口高价石油?
在这个问题上,印度显然也是难以对美国让步妥协的。
中国的态度一向都是 “不惧怕施压,但反对单边制裁”,你若是真敢加征关税,我们就敢反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