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和柬埔寨大打出手的时候,遥远的乌克兰战场也传来了一个大消息,那就是经过1年多的围攻,俄罗斯终于拿下了红军城这个战略要地。早在7月22日,趁着乌军第155旅未及时补充兵力以及对地面战况判断失误,俄罗斯突击队潜入红军城内,配合城外的正规军冲锋,杀伤了乌军大量有生力量,经过数日清剿,俄军已经完全控制了顿涅茨克地区战略要地。

俄军战场表现留下哪些教训

俄乌冲突爆发前,红军城的人口超过10万,坐落在一条重要的补给公路上,这条公路将其他军事枢纽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乌克兰在顿涅茨克地区的防御中枢和后勤枢纽,一旦红军城失守,乌军整个东部的补给线都面临着被切断的风险,进而导致乌军整条防线崩溃。摆在乌克兰面前只有2个选择,要么及时止损退出顿巴斯地区,接受东武被俄罗斯全面控制的事实,要么退守到临时州政府所在地克拉马托尔斯克,冒着补给线被切断的风险继续拖延俄军推进速度。

意识到战况极其不利的情况下,乌克兰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与俄罗斯展开了第三轮直接谈判,讨论战俘交换和领土划分。对俄罗斯来说,趁着攻下红军城完成对整个东乌的控制,是俄罗斯体面结束战争的最后机会。目前摆在俄罗斯面前的战况已经非常明了:在彻底耗尽乌克兰兵源前,俄罗斯军队根本无法推进到基辅,只能想办法完成对整个东乌的控制。

俄军战场表现留下哪些教训

而乌克兰也基本榨干了战争潜力,北约的援助并不是无限续杯,甚至有许多援助项目已经从无偿变成了战后需要偿还的贷款,特朗普对乌克兰的援助政策也是朝令夕改,谁也不敢保证乌克兰未来能拿到多少援助,一旦发现乌克兰没有了继续投资的价值,美国对乌克兰翻脸的速度绝对比翻书还快,当年美国能抛弃阿富汗前政府,也能抛弃现在的乌克兰。

当然乌克兰肯定不会接受东乌被俄罗斯占领的事实,哪怕签署停火或者停战协议,也依然会保留对东乌、克里米亚的主权诉求,为将来以武力夺回失地创造政治条件。

而俄罗斯虽然扩大了版图,但特别军事行动预定的绝大部分目标均未实现,比如对乌克兰去纳粹化、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与扩大的有限版图相比,俄罗斯付出的代价极为惨重,哪怕完全占领了东乌可只能用惨胜来形容。而俄罗斯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中国留下了四个必须引以为戒的教训。

俄军战场表现留下哪些教训

首先就是不能指望导弹解决一切,战争初期,俄罗斯主要依靠各种巡航导弹、弹道导弹、机载空对地导弹对乌军进行打击。结果事实证明导弹更适合用来摧毁压制高价值目标,比如预警雷达、指挥中心、防空阵地、基地,而对于那些分散且具备一定机动能力的目标,导弹的打击效果就差多了。特别军事行动一开始,俄军最大的失误就是企图使用导弹摧毁乌军的防空系统,结果乌军通过分散部署、设置假目标等方式,让大部分远超防空系统都躲过了俄军的打击,直接导致俄空天军在后续的空袭行动中,战斗机直接暴露在乌军S200、S300远程防空火力的打击下,被迫躲入低空以避免遭到乌军远程防空导弹的锁定,可频繁躲入低空的俄军战斗机,又很容易成为便携式防空导弹的偷袭目标,以至于在开战前几个月内,苏-30、苏-34皆有被便携式防空导弹击落的案例。

在开战突袭不成后,俄军再想消灭乌军的远程防空系统就非常困难了,乌军通过不断转移阵地、设置假目标等方式规避俄军的导弹打击,以至于战争打了三年多时间,乌军手里还有S300防空系统可用。

俄军战场表现留下哪些教训

另外,巡航导弹与弹道导弹的造价昂贵,尤其是射程超过远程防空系统的中远程导弹,造价基本都在200万美元以上,如果俄军用这些导弹打击价值200万美元以下的目标,就是非常亏本的买卖。以至于俄空天军不得不让战斗机使用火箭弹、航空炸弹去摧毁那些低价值目标,进一步增加了俄战斗机的损失率。

其实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中,虽然战斧式巡航导弹以及各种防区外打击武器出尽了风头,但其实对地攻击的主力却是大量激光制导炸弹、短程空对地导弹、滑翔制导炸弹。而俄军过于依赖远程导弹的打法,导致导弹库存在开战几个月后就开始告急,而俄罗斯军工却无法为军队提供充足数量的远程导弹,以至于俄罗斯甚至需要从朝鲜那里买导弹来补充库存。直到2024年,俄罗斯军工经过转型后,才开始向俄军稳定提供各种激光制导炸弹、滑翔制导炸弹,这有效降低了俄罗斯空天军的损失率,后期俄罗斯战斗机鲜有被便携式防空导弹击落的记录。

而且俄乌冲突的实战经验表明,弹道导弹与巡航导弹使用常规战斗部,对军用机场的压制效果比较有限,俄军耗费十余枚弹道导弹攻击一座大型军用机场,往往只能让这座机场瘫痪12-24小时,随着后期北约援助的各种工程车辆投入使用,乌军修复机场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以助于仗打到现在,乌克兰空军的战斗机依然能够升空作战,有充足的机场进行分散部署,让俄罗斯始终无法找到重创乌克兰空军的机会。

反观乌克兰使用各种无人机发起偷袭,频繁导致俄罗斯空军基地受损,连带着大量高价值军用飞机出现损伤,这种不对称打法极大的弥补了乌克兰的空军劣势,颇有一种“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精髓在里面。

俄军战场表现留下哪些教训

俄罗斯第二个教训就是低估了北约援助乌克兰的决心,战争刚爆发的时候,北约谨慎的对待俄乌冲突,只向乌克兰提供轻武器援助,后来发展到坦克与火炮等重武器,随着战争陷入胶着,北约又无视俄罗斯警告向乌克兰援助了喷气式战斗机、巡航导弹,到最后索性允许乌克兰使用北约武器攻击俄罗斯境内目标。

此外,北约对乌克兰的情报支援,也使得乌克兰在反攻中更加得心应手,多次抓住俄军防线漏洞猛攻。开战仅三年时间,西方就向乌克兰提供了超过2500亿美元的援助,三年间,乌军装备从苏联化基本转型为北约化,防空与反舰能力得到大幅强化,让俄军付出了巨大伤亡代价。

俄罗斯第三个教训就是犹豫就会败北,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后,俄罗斯依然幻想着通过惩戒性的军事行动逼迫乌克兰妥协,俄军在推进过程中也是束手束脚,生怕把局势搞僵,甚至出现了俄军装甲部队在乌克兰街头等红绿灯的闹剧。当俄军大部队逼近基辅时,俄罗斯却听信了西方的斡旋,与乌克兰进行谈判,给了乌军宝贵的重整防线的机会。等到乌克兰完成防线重整后,俄军再想占领基辅就发现不可能了。之后战争就陷入了拉锯战,俄罗斯被迫与乌克兰进行了长达3年多的消耗。

俄军战场表现留下哪些教训

如果战争刚爆发的时候,趁着北约对乌克兰的大规模援助还未达到,俄罗斯军队不惜一切代价推进,尽可能抢占战略要地,乌克兰在后续谈判中的底牌就没那么多了。打仗时候切记一点,任何在你尚未占据绝对战场优势时候就发出的谈判请求,都只是敌人在为重整旗鼓争取时间。

俄罗斯的第四个教训,就是低烈度实战经验并不适用于高强度战争。俄乌冲突刚爆发的时候,不少人都看好俄军,尤其是曾经在叙利亚战场上大杀四方的“合成营,就连北约都对俄军的合成营赞不绝口。可结果战争爆发后,俄罗斯的合成营在大规模实战中暴露出极为严重的缺陷,由于对后勤极为依赖,且缺乏足够的人手,导致合成营在攻势受挫或者面临敌军反扑时,经常会被迫丢弃大量重装备,包括T90坦克在内的先进武器“化为乌有”。

美国在伊拉克战场上积累的“治安战”经验,以及俄罗斯在叙利亚战场上积累的“剿匪战”经验,在大规模战争中几乎可以说毫无用处,甚至会导致军方依照错误的实战经验做出错误的战略部署。开战3年后,俄罗斯的合成营早已没了踪影,转而重新玩起来挖堑壕、埋地雷、火炮猛轰的传统作战模式。

面对俄罗斯以伤亡数十万为代价换来的教训,中国一定要引以为戒,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中国虽然不主动发动战争,但也要随时做好面对战争的准备,因为热爱和平,所以研究战争,以达到敢战方能止战、能战方能言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