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封建王朝中,皇家对于皇子的教育一直极为的重视,为了能够让皇子们不过于寂寥,于是出现了一群人,专门陪伴年幼的君王或者皇子,一起读书。在清朝的时候,这些伴读人员,根据满语言翻译,有一个很奇特的名称,叫做“哈哈珠子”。 “哈哈珠子”在满语中的意思是“男孩子们”,对于这种音译,其实存在很多的争议。在《故宫词典》中解释如下: 哈哈珠子是皇子、王公大臣身边的随侍人员,供奉衣食。

清朝入关之后,为了稳固政权,皇子的教育逐渐被重视起来。到了顺治年间,满族的皇子在学习期间,就规定必须有10名伴读。这些伴读也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一般都是王公大臣家的子弟,也成为朝廷拉拢满汉朝臣的一种手段。雍正时期,皇子一般都在上书房学习,当时会选一些官宦子弟,轮班陪伴这些皇子。 “哈哈珠子”的挑选标准十分的严格。 康熙时期,“哈哈珠子”的选择范围,于皇权的控制能力有关。在这个时期,不论满汉,只要是功勋大臣的子弟,都有机会被选中成为皇子的伴读。 当时大清的政治环境不稳定,很多的大事还需要议政王大臣处理,满清的贵族,根本不懂如何处理朝政,因此汉人受到极大的重用。“功勋大臣子弟,不必尽是旗人”,这就是当时“哈哈珠子”的选择标准。

这个时期的“哈哈珠子”,是最接近皇权的人物,影响力非常的大,因此很多的宗室,都竞相让自己家的子弟,成为皇子的伴读。 雍正期间,经历九子夺嫡的斗争,雍正意识到“哈哈珠子”,可能会成为一种政治隐患,于是下令禁止自行选择,即使想自己挑选,也必须经过朝廷的审核。 乾隆时期,“哈哈珠子”已经走向了没落,这个时候,为皇子选伴读,基本上没有志愿者,都是皇帝强制安排优秀的人员。 “哈哈珠子”到底有什么权力,地位又如何呢!

说白了,他们就是皇子的伴读,主要职能就是伴读,没有什么好解释的。一般情况之下,他们任期满十年,就可补缺成为侍卫,得到更好的俸禄,这是晚清时期,大臣子弟当“哈哈珠子”的主要动力。 “哈哈珠子”除了伴读之外,从小就于皇子一起,关系必定十分的亲密。当皇帝出巡,让皇子陪同时,“哈哈珠子”也可以得到优待,一同前往。 “哈哈珠子”之所以能够转为侍卫,一方面是皇子长大之后,就会在外建立府衙,也会被安排一些政事,转成侍卫之后,继续跟随皇子,就可以帮助皇子们,处理一些私事。 另外还有一部分,离开皇子,被充当护校军、骁骑校之后,仍然以“哈哈珠子”的身份行走,也即使说,占着护校军的职位,有不能履行应有的义务,导致两边都出现纰漏。 于是乾隆皇帝,下令一条命令“日后阿哥等封授贝勒贝子公爵之时,哈哈珠子等自为该府护卫等官”,也就是说,哪位皇子的伴读,成年之后继续跟随哪位皇子,不在安排其他的职务。

乾隆这一个命令,直接让“哈哈珠子”走向了没落。 道光皇帝时期,又对“哈哈珠子”进行了改革,按照不同的等级,亲王、皇长子的八名哈哈珠子,可以选择四名补放侍卫之缺,皇孙的四位哈哈珠子,可以有两位补缺侍卫。 这就形成一种竞争机制,有能力的必定会补缺侍卫,飞黄腾达,而能力一般者,会在哈哈珠子的路上,走早终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