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古代人在面对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的时候,都会时不时的跪拜一下,表示自己的尊敬和礼仪,而从商周时代便开始流传的跪拜礼,一开始却并不是一种必要的行礼方式,而是一种坐姿,更没有代表尊卑的意思,演变到现在,还是因为统治者为了强化阶级制度导致。

不仅如此,古代的这个跪拜礼,在经过流传以后,还诞生了“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的俗语,而这句话主要表示了“跪拜中要磕三个头,不能磕四个头”,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跪拜与跪坐

在我国古代因为没有板凳,所以人们在吃饭的时候非常不方便,只能跪坐在地上,发明出了一个又一个跪坐的蒲团。古代成语“席地而坐”,指的便是这跪坐,而后来跪坐之所以演变成“拜”,还是因为礼仪的传播发展。



自打孔子传播礼乐以后,人与人之间对于行为有了更多的规范,尤其在逢年过节的时候,面对亲朋好友的送礼,古代人便想出了通过“拜”来表示感谢和欢送客人。由此,形成了跪坐以后再弯身同客人行礼拜别的礼仪。


但随着时代的演变,社会经济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差距越发明显,身为高高在上的统治阶级,为了更好的奴役人们,便规定了拜天拜地拜君王的跪拜礼,并就此流传千年。


跪拜礼诞生以后,平常同阶级相见,都要互拜,更不必说跪拜古人信赖的神鬼,也由此形成了跪拜祖宗神仙时“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的俗语,而这俗语则和“神三鬼四”的说法有关。

“三神”与“鬼四”

对于古代人来说,跪拜一开始是对着天上的神仙实施的,主要是为了祈求平安,而在道教的传说中,神仙讲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叩拜上天的时候,都以“三”为参考,形成了“神三”之说,所以在进行跪拜的时候,人们喜欢对着老祖宗叩拜三次,这样才能招神。


当然了,这只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说法罢了,存在很大的迷信思想,而之所以跪拜的时候不拜“四”,则和鬼怪有关。


在古代民间,人们认为“四”是至阴之物的象征,“四”和“死”读音相近,很难不让人想歪,而且古人入墓讲究成双成对,祭拜鬼怪时不能以单数叩拜,必须凑成双数,表达对鬼怪的敬畏,否则鬼怪就会将阳间的人祸害,找人作伴。


所以古代大多数地方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准备的祭品等都是双数,到了中元“鬼节”更是要牢记“鬼四”说法,遇到孤魂野鬼行四次拜礼。事实上,这些都只是一种迷信,人活在世上,真正应该相信的是自身的努力。


当然,关于“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除了与“神三鬼四”说法有关以外,还和人的生辰有关,寓意行跪拜礼时只过30岁生日,不过40岁生日,而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还和古代“重男轻女”的想法有关。


在古代,男人是一个家庭的支柱,尤其是三十岁的时候,更是事业上升的黄金时期,此时大办生辰,叩拜父母属实有点浪费时间,因此古代男子不兴过三十岁生辰,三十岁时不拜见祖先。


而对于女子来说,四十岁刚好是阴气极盛的“死日”,倘若一个古代女子在四十岁的时候大操大办,容易阴气增生,乐极生悲,惹出事端,所以女子不过四十岁生辰,四十岁时不拜见祖先。


正因为古代人对生辰八字的看重,所以有了“男不三,女不四”的说法,而这种说法随着时间的变迁,最终演变时“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的说法,重点还是对跪拜礼的约束。


不过古代人虽然对跪拜讲究多,但对于孩子来说,却没有什么跪拜要求,民间流传的童言无忌,便是表示孩子不在“拜三不拜四”这一说法中,毕竟想要掌控一个成年人的思想容易,对于孩子却很难约束。



所以说,其实“拜三不拜四”只是古代人对自我的约束,一切都只是揣测,真正的跪拜一开始只是因为没有板凳,所以跪坐,到后来演变至跪拜,都是上层的暗示寓意,真正能改变古代社会的唯有皇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