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著名的秦王朝名相李斯,从少年之时便开始钻研帝王之术,一生都在追逐权与势。
在秦国,李斯深受秦王嬴政的器重,并且协助秦王完成了一统六国的大业,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
可最终却因为急功近利败于赵高之手,被赵高诬陷谋反,腰斩于咸阳市,不仅如此,还连带着诛夷三族,祸及嫡亲。
李斯于战国末年出生于楚国上蔡,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人,虽然家境贫困,但他却从小就能够写出一手好字。
年轻的时候,李斯曾在地方官府当一个杂差小吏,当时正处于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各个诸侯国因为兼并战争不断,受这种局势的影响,李斯也像其他人一样,对名利有着无限的渴求与向往。
在一个平常的日子里,李斯无意间发现了两只黑不溜秋的老鼠,一只躲在厕所的粪堆里东寻西找,企图能从中找到些吃的了,可当它好不容易看到吃的时却又因为人的靠近畏畏缩缩、惊慌逃窜;而另一只就截然不同了,藏在官仓中的老鼠长得不仅肥硕,而且吃喝不愁,不会因为外界的动静而提心吊胆。
由此他便得出了一套“老鼠哲学”,他认为人就像是这两只老鼠一般,处于不同的境遇便会造就不同的命运,但若像那只在茅厕的老鼠一般,就只能被人踩在脚下,任人践踏,忍受贫贱。
若要摆脱这种境遇就必须努力向上爬,只有手中握有权利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权势的渴望愈发强烈,他也受够了贫贱的生活。
为了达到目的,他辞去了小吏的工作,转而来到齐国求学,拜荀卿为师,和韩非子成了同门。
荀子属于儒家学派,但其中却也结合着法家的一些思想理论,他主要研究的便是如何治理国家,即所谓的“帝王之术”,而这也恰恰合了李斯的心意。
在跟着荀子学成之后,李斯告别了恩师,转而面临着下一个问题:如今他该何去何从?倘若想要功成名就,那就必须找到一个能够让他的才能有用武之地的地方。
眼看秦国在当时的大局面中势头正盛,也在不断地招贤纳士,对于他来说,这正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如果能够在秦国有所作为,那便再好不过了。
李斯初来秦国之时,秦庄襄王逝世,十三岁的嬴政成为了秦国新的君主,朝廷大权掌握在丞相吕不韦的手中,由此他便决心投入丞相吕不韦的门下,成为在吕不韦身边侍从献议的舍人(官名)。
不得不说,李斯是一个足够有才能的人,没过多久,他便从众多官员中脱颖而出,得到了吕不韦的重用。
吕不韦将李斯提拔为郎官(从战国开始设置的帝王侍从官,有护卫陪从、顾问建议及差遣出使等各种职责),虽然官职不高,但也处于政治中枢,又很大的机会可以接触到秦王。
等了又等,李斯终于等到了一个像秦王进言的机会,平日里李斯不仅谨慎观察当今天下的局势,更是有着自己的一套考量和谋略。
他将自己的想法和规划告诉秦王,并提出翦灭诸侯,消灭六国,平天下的谋略。
“如若想要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要看准时机,并且牢牢抓在手中,以前秦穆公虽然有能力,但时机尚未成熟,统一大业未能完成。”
“但自秦孝公以来,大局已变,周天子的地位愈发低下,各个诸侯国之间也是战争不断,如今秦国日益强大,君主英明,正是消灭六国、统一天下大好时机,就好比扫除灶台上的灰尘一样简单,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机,等到诸侯国强强联手,那便是再也没有机会了。”
秦王被李斯这一番言论打动,于是便找来他进行详谈。
李斯常年分析各国局势,对各国政权的弱点了如指掌,他建议秦王软硬兼施,派出一些谋士前去游说,并带上一些金银珠宝贿赂那些大臣,如若贿赂不成便派刺客将其杀死,以此方法来涣散军心,离间六国的内部关系。
除此之外,李斯还提出了“先灭韩,以恐他国”的吞并顺序。
秦王听此拍手叫好,不仅采纳了李斯的建议,还将他任命成为了佐助丞相的长史。
不久之后,李斯劝秦王派遣去各国的间谍得到了成效,见此,秦王又将他封为了客卿,即秦国专为从别国来的人才而设置的高级官位。
从这以后,李斯便专门负责协助秦王,开展统一六国的战略谋划,逐渐在秦国的朝堂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秦王嬴政依照着他的谋划不仅派人前去他国进行游说,还对各国大臣进行了钱财收买,与此同时,又派名将劲旅追随其后,以武力相迫。
随着兼并六国计划的实施,李斯也越来越被秦王所器重,成了秦王身边的红人,正当他尝到了权势的甜头时,危机悄然而生。
为了巩固地位,发展生产力,秦王决定兴修水利,当时的韩国以帮秦国分担压力,修建水利为名,派遣了著名的水工,名叫郑国,来到秦国充当奸细。
秦王听此消息十分高兴,便派人跟随郑国在全国进行考察,郑国按照计谋,为秦国设计了一条引水渠,从仲山引泾水向西到瓠口作为渠口,沿北山南麓引水向东伸展,渠长共300多里,工程完毕后400万亩土地可得到灌溉。
此项工程极为浩大,不仅耗费时间长,更是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在工程开始修建至一半的时候,经调查,郑国的奸细身份不幸被秦王发现。
秦国那些早早就坐不住地和王族贵族和大臣们也借此机会向秦王上书,意将秦国所有外国所来客卿统统逐出国外,以免对秦国造成危险,秦王也因此勃然大怒,在此情况下颁布了“逐客令”,而李斯当然也包括在内。
李斯看次形势,察觉到了自己处境的危险,他好不容易才走到今天的这个地位,如若此时此刻被赶走,那他所付出的努力便全部都功亏一篑。
在极度不甘心的情况下,李斯决定为了自己的前途放手一搏。
李斯日夜不休地写了一篇《谏逐客书》呈给秦王。
李斯在文中的大概意思如下:我认为逐客此举并不是正确的,秦穆公曾经从西方的戎请来百里奚、宋国请来蹇叔、晋国请来丕豹、公孙支,和这五个人一起兼并了十二国,称霸西戎;秦孝公也曾重用商鞅实行变法,打败了楚、魏,使秦国强大了起来。
除此之外,他还举了秦惠王和秦昭王的例子,他在文中用真诚且犀利的文字分析其中利弊,成功说服了秦王,秦王也因此收回了逐客令,而李斯仍然被秦王所器重,后来将他封为了廷尉。
李斯的这一做法属实是冒险之举,但他直言进谏的行为却给秦国的政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一大批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都纷纷涌现了出来,与此同时这一行为也巩固了李斯在朝中的地位。
随着修渠事件的平息,秦王再次加快了一统六国的进程,根据李斯对六国所处的位置以及军事能力的分析,他建议先以韩国为突破口,成功攻打韩国不仅能够振奋士气更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几国产生震慑作用。
不仅如此,李斯还亲自出马,迫使韩王缴械投降,不过三年,韩国被灭。
接着,从公元236年开始,秦国军队相继吞并了韩、赵、魏、燕、楚、齐六个国家,结束了中国自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的割据局面。
李斯也因协助有功被封为丞相,实现了长久以来的梦想,成为了他梦寐已久的人上人。
秦国统一天下之后,为了巩固皇权,使全国思想统一,李斯还提出了“焚书坑儒”,在秦始皇的批准之下,他不仅将流传已久的史书烧为灰烬,还将那些反对此措施的学者们统统杀光,助长了秦始皇的暴虐行为。
可是好景不长,公元210年,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病危驾崩,佞臣赵高看此机会找到李斯,两人狼狈为奸发动“沙丘之变”,共同篡改了秦始皇的遗嘱,拥立胡亥继位。
却不想,也是这一决定,颠覆了李斯的后半生。
赵高觊觎李斯的丞相之位已久,在胡亥上位后,他先是不停向胡亥吹耳旁风,企图剥削李斯的权利,然后又设计陷害将李斯抓进监狱,酷刑拷打,逼他承认了通敌卖国这一虚假罪名。
最终赵高的计谋得逞,李斯也落得被处以腰斩的下场,不仅如此,李氏三族统统没有逃过一死。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李斯一生都在为了名利绞尽脑汁,他的野心造就了他,最终却也成为了害死他的罪魁祸首。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