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三国(20)
主笔:闲乐生朱晖
自从曹操赶走吕布,夺回兖州之后,就愈发认识到:他现在必须设立一个更稳妥、更扎实、更持久、更长远的战略,才能在这汹汹乱世中冒出头来。换言之,他需要建立一个有目标有理想的政治集团。政治集团相比军阀的优势在于,政治集团哪怕打了败仗也仍有凝聚力以待翻身之日,而军阀哪怕暂时战胜一两仗,也终究将被雨打风吹去。
于是,建安元年春,曹操击降袁术所任命之陈相袁嗣,领军进入陈郡,欲以此为踏脚板,实施战略转移,相机向东往豫州发展。豫州现为袁术党羽及一些黄巾余众所盘踞,这些黄巾军虽然“众各数万”,但都没打过什么硬仗,是些相对好啃的软骨头。
二月,曹操又亲自领军南下,将盘踞在汝南、颍川一带亲附袁术的刘辟、何仪、黄邵、何曼等等黄巾势力陆续打败收编,获其大量军资,并一路略地至颍川重镇许县,打通了去往洛阳的道路。曹操乃将颍川郡的许县设为新的大本营,并将妻子儿女也从鄄城接了过来。
颍川是豫州大郡,经济发达,户口繁众,和平时期曾有人口143万多,几乎是陈留与东郡的总和,更重要的是,自颍川士人领袖荀彧投靠曹操后,颍川士人在其影响下大量拥曹,曹操在这里拥有较强的政治威信,这也促成了曹操集团决定将颍川打造成己方新大本营的战略规划。
五月,汉献帝加拜曹操为建德将军,六月从关中逃到洛阳后又升其为镇东将军,袭封费亭侯。献帝在这个时候将曹腾的祖传爵位费亭侯赐给曹操,显然意味深长:从曹腾起,曹氏三代世受皇恩,忠心耿耿,怎么样,曹操,你是不是该继承祖先遗志,拉我们汉室一把呢?
曹操清晰的接收到了汉献帝的指示,于是在会上提出:当年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之战略时机已成熟,诸君以为如何?
然而诸将却大多表示反对,原因如下:
第一:关东未平,流寇遍地,兖州周边敌人众多,奉天子太耗精力钱粮,而且也令不了谁,徒惹麻烦。
第二:现在皇帝身边的大将韩暹、杨奉,都是黄巾余党白波贼出身,他们劫持朝廷,彪悍难制。想把天子安全无损的迎到我们这儿来,困难极大。
说实话,诸将说的都很有道理。其实汉献帝在被曹操挟以令诸侯之前,已经被很多人挟过了,但这些人结局都不太好,可见这事实在不好操作。
首先一位当然是董卓,他的结果也最惨,最后被吕布所杀,三族被诛,暴尸街头,尸油点灯,挫骨扬灰。而吕布王允也想挟天子以令凉州军,却也没好下场,吕布流窜关东,王允则被处死,并诛三族。
接下来就是董卓手下的部将李傕、郭汜二人了,当然他们也没挟好,汉献帝只想逃离他们。结果李傕、郭汜成了过街老鼠,最终沦为流寇,要么战死,要么被部将所杀,都没啥好下场。李傕被关西诸将打败杀死,地盘与部曲也被瓜分,其首级还被送到许都;汉献帝又命令夷其三族,并将其首级高挂在许都示众,看来在长安时没少受李傕的凌辱。
再接下来挟天子的就是如今杨奉、韩暹这些小角色了,他们虽然出身黄巾,兵力有限,但汉献帝还要仰仗他们,所以官职高得吓人,如韩暹为大将军领司隶校尉,集当初何进与袁绍职务于一身,位在三公之上;杨奉则为车骑将军,董承为卫将军,也都是类比三公的武职。
总之,韩暹、杨奉、董承等人虽然兵不多,但他们位高官大,又把持了皇帝奇货可居,事到如今又岂肯让曹操轻易插手?跟他们打吧又投鼠忌器,怎么搞?就算搞来了又能怎么样?这年头皇帝早就成了垃圾股,既没有权力基础,也没有高尚威望,甚至没有基本的皇帝尊严,除了一个虚名,还有什么?他的话又有谁会听?你看看,袁绍、刘表、张绣、吕布、袁术、孙策……这些人哪个是听话的?听话就笑话了!就怕到时没“令”到人,反自成了出头鸟,被人枪打群殴了,前车之鉴还少么?特别是袁绍,向来以曹操的老板自居,曹操此举岂不是公然与他作对?
况且,天子并非三岁孩童,如今已16岁,而且前年就行了加冠礼,去年又立了皇后,年纪虽轻,却与凉州诸将斗智斗勇,还成功东归,足见其志在亲政,绝不甘心做个傀儡,你若过于揽权则必与天子爆发激烈矛盾,可若过于忠诚则又可能反为天子所挟,鸟尽弓藏了!当年光武帝刘秀的哥哥刘縯为了革命队伍的团结,而选择向刘玄称臣,结果权力被慢慢侵蚀,最终含恨而死,此亦足可为鉴。
看出来了吧,如果天子真那么好挟的话,天下诸多群雄,怎么没一人去干?难道就你聪明?
这等于是在刀尖上舞蹈啊!
跟军事战术一样,这世上没有万无一失的政治权谋,迎奉天子当然也是极有风险的,而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更是所有政治权术中最难的一门功课,不是谁都敢轻易尝试的。干的好,万众归心;干的不好,众矢之的!至少,从前面的情况来看,基本皇帝在谁家,谁就会成为各方公敌,被群起而攻之。
换个再通俗点的说法,这“迎奉天子”就像是武侠小说里的葵花宝典,欲练神功必先自宫!你要当天下第一,好,先自宫了再说,最后练不练得成,那还得看你运气,如何,你干不干?
只有荀彧、程昱坚持认定要干,并将毛玠的战略思想进行了升华:“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四方虽有逆节,其何能为?韩暹、杨奉,其敢为害?若不早图,使豪杰生心,后虽为虑,亦无及矣。”
两位谋士说中了曹操的心里话。其实,迎来天子“令”得了谁并不重要,关键是曹操需要一个名份。曹操出身于宦官之家,爷爷是太监,爸爸是贪官,怎么说也不光彩;而且曹操此时被朝廷承认的职务只有一个兖州牧,其爵位、将军名号还统统都还没落实,这对他摆脱袁绍的影响,独立建立霸业都是大大不利的。总之,曹操就像一个实力强大的个体户,虽然资金充足,但很需要借助大汉献帝这个底蕴百年的亏损老国企的老字号老品牌来打入市场。只有这样,他才能抢占意识形态的制高点,来抗衡自己名份的低下,助力治国平天下的雄心。而袁绍、袁术四世三公,刘表宗室俊杰,都是东汉末年士人运动中的政治明星,影响力无与伦比,根本不需要迎奉皇帝以自重(其实心内盼望着皇帝被别人搞死更好);刘璋、公孙瓒则拥兵一隅,在地缘方面也没法去迎。
这可能是曹操一生中最重大的战略决策了,直到现在,我们也无法确认它是对是错。这是一次伟大的政治冒险,其积极作用与负面效应都那么明显,曹操本人不也是这样的矛盾体么?
或许,迎奉天子只是引刀自宫的一次冲动,但曹操既然已经选择,那就永不后悔,不管流芳百世,或是遗臭万年,还是死无葬身之地。因为英雄铁胆;因为英雄无悔。
诸将提出的问题果然还是出现了。会议过后,曹操派曹洪率大军西迎天子,一路顺利通过中牟、阳武、京、密……却在荥阳成皋一带遭到了卫将军董承的据险阻击。曹洪无法前进,只得暂且停兵观望。
董承虽然是董卓女婿牛辅部曲出身,只能算是个凉州小军阀,但身份比较特殊,他既是献帝祖母董太后的亲侄子,也是献帝老婆董贵人的父亲,属于双重外戚,地位超然,现在由他出面阻拦曹军进京,曹洪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跟他打的,否则一旦背负攻击中央政府的骂名,那可就弄巧成拙了。
曹洪很郁闷,如今进也进不得,退又不甘心,怎么办?
曹操却说没关系,一个人挟天子很难搞,现在有三个人挟天子,咱们反而有操作的空间了。让曹洪先退回来,然后再给国丈爷送点礼搞好关系,说明一下咱们只是来帮天子重建家园的,国丈爷拔万乘之艰难,返之旧都,翼佐之功,超世无畴,当为朝廷内主,我等为外援,有无相通,足以相济。
搞好关系、消除掉敌意之后,咱们就可以坐等了。那杨奉、韩暹都是黄巾余党白波军出身,八年前(公元188年)才在白波山谷(今山西襄汾县永固镇)起事,与南匈奴人一同洗劫了太原郡,并一路南下攻入河东郡,后经凉州军李傕镇压,杨奉才被招了安;韩暹则更是今年杨奉护送献帝至河东时才刚招的安,流寇习气未改(注10),与董承根本就不是一路人,他们迟早得起内讧,到时咱们就有机会了。这叫缓兵之计,待敌自乱!
果然,没几个月,韩暹的山大王脾气就犯了,矜功专恣,老跟董承唱对台戏。终于,董承对这个专横霸道的“贼帅”受不了了,于是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派人送来书信,主动邀请曹操带兵来洛阳勤王平乱。
曹操一看,正合我意,于是立刻亲提大军进京,拜见了汉献帝。汉献帝一觉醒来,掀开破烂的帘子,愕然发现了满脸眼泪的曹操。曹操万没想到,堂堂大汉天子和朝廷百官的饮食起居居然形同乞丐,于是立刻奉上了久违的米面和酒肉,从饥死边缘拯救了这群沦落成泥的至尊贵胄。
接着,曹操便联合董承,向皇帝奏报韩暹乱政之罪。韩暹虽然官最大,但兵力微弱,远不是曹操的对手,于是他当机立断,单骑出逃,逃到老战友杨奉的梁县(在洛阳以南八十公里,今河南汝州市)大营里躲了起来。献帝念在他护驾有功的份儿上,要曹操不要追究。
既然杨奉和献帝都护着韩暹,曹操也就算了。特别是这个杨奉,手上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因为他手下有一位骁勇善战的名将,名叫徐晃。
徐晃,字公明,今山西洪洞人,和关羽是河东郡老乡,关系还不错,后随杨奉镇压黄巾、护驾东归,屡立战功,被拜为骑都尉,封都亭侯,战力非同小觑。曹操暂时还不想和他们硬干,所以不但不追究,反而向杨奉、徐晃提供军粮,极力维护双方的良好关系。
而献帝和杨奉一看曹操这么给面子,非常高兴,看来这位曹孟德虽然兵多势大,但其实还是很忠心的嘛!于是就想给曹操升官,只是三公、重号将军等万石高位一路上都被献帝送的差不多了,咋办?
曹操说没关系,那些高位我都不稀罕,我只要领司隶校尉、假节钺、录尚书事就好了。
曹操真是高明啊,司隶校尉只有秩比二千石,录尚书事更只是加官,连品级都没有,职位并不算高,却掌握着全国最高监察权与行权权,假节钺更能代替皇帝行使军中执法权与内外指挥权。从这一点,已尽显曹操务实抑虚、力戒浮华之政治风范。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迁都了。洛阳虽然是千年名都,但如今已被董卓烧成废墟,连个正经的大宅都没有,百姓也不过数百户,哪堪为都?何况洛阳附近都是杨奉、韩暹的地盘,曹操想在这儿奉天子以令不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因此曹操就想把汉献帝弄到自己的大本营许县去。
许县,位于颍川郡东部,曾为古代许国国都六百余年,《读史方舆纪要》说:“自天下而言,河南为适中之地。自河南而言,许县又适中之地也。北限大河,鲁无溃溢之患;西控虎牢,不乏山溪之阻;南通蔡、邓,实包淮、汉之防。许亦形胜之区矣。岂惟土田沃衍,人民殷阜,足称地利乎?”而且许县物阜民丰,少经战事,颍川名士辈出,物华天宝,加之曹操屯田有力,已足够供养汉室这庞大的朝廷与后宫。而且将大汉都城设在颍川,可以将曹操与颍川士人的利益牢牢绑定在一起,加强颍川群臣的忠诚度。总之,东迁是现在最好的办法,只是杨奉、韩暹他们肯定不会答应的,怎么办呢?
曹操于是找到了汉献帝身边的议郎董昭,向他问计。这位董昭本是袁绍手下的重臣,历任参军、巨鹿太守、魏郡太守,后因党争受陷而被迫出逃;本想向东投靠兖州牧曹操(董昭是兖州济阴定陶人,弟弟董访也正在曹军任职),却奇妙的一路向西,来到了长安汉献帝身边,成为了曹操与朝廷联系的全权代理,为双方牵线搭桥,贡献巨大。而董昭的想法竟也与曹操不谋而合:“将军兴义兵以诛暴乱,入朝天子,辅翼王室,此五霸之功也。然诸将人殊意异,未必服从,今留匡弼,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愿将军明断。”
曹操很高兴董昭与自己意见一致,但又忧心杨奉阻挠,便又问:“此孤本志也。然杨奉近在梁耳,闻其兵精,得无为孤累乎?”
董昭说这好办,将军你可以派人送一份厚礼给杨奉,跟他商量,以供粮困难为由暂将朝廷南迁到鲁阳(许县到鲁阳可由汝颍水系直通,但到洛阳还需陆地转运)就食。鲁阳距离许县不过咫尺,暗度成仓并不难。而鲁阳离杨奉的大本营梁县也很近,杨奉听说定然乐意。等天子御驾出了洛阳,咱们先向南行,之后突然改道向东,倍道兼行直抵许县,杨奉为人有勇无谋,必不见疑,等到发觉也措手不及,大事可成矣!
曹操听罢大喜,看来这董昭是个人才啊!于是把他从汉献帝那里借调回来,引为亲信谋士。董昭这个人很有意思,他在三国舞台上出场很少,着实是个小配角,但对曹操的每次“进步”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是个有勇有谋的坚定拥曹派名臣,是曹领导的“贴心小棉袄”,所以后来曹操封他为“千秋亭侯”,与坚定的拥汉派名臣“万岁亭侯”荀彧分庭抗礼。
接来下,献帝建安元年八月二十七日,东汉王朝便正式迁都许县,是为许都。汉献帝本来就以任命一黄巾贼大将军为奇耻大辱,如今正好拨乱反正,以曹操迁都护驾之功,拜为大将军,封武平侯。等于韩暹的官职,全都被曹操撸走了。
直到此时,杨奉、韩暹也回过神来,气的半死——哦,咱拼死把皇帝从凉州逆贼手里抢回来,又一路护送回洛阳,就想着靠这过气女明星拉投资充门面赚大钱了,咋到头来却被曹操拿些馒头酒肉就给拐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立刻发兵来抢献帝,曹操早有准备,派兵在颍川郡的阳城一带设伏,将杨奉、韩暹击退。
这一下,汉献帝总算是安定了下来,他非常感激曹操,这一年多来,偌大的朝廷没人管没人问,扔在路边都没人要,随时自生自灭,最后还得亏曹操把它捡起来,当宝一样供起来,大笔大笔花钱花粮养起来,又大兴土木,营造宫室,甚至将自己家的各种食器、酒器、文房四宝、香炉、家具,乃至澡盆、镜台、妆具等日用品,还有自己珍藏的艺术品,统统都贡献出来(见曹操《上杂物疏》),让汉献帝重新过上了久违的养尊处优的生活;并连打带逼,引回了一些诸侯前来臣服、进贡,让献帝多少找回了一些皇家尊严,也让那些贵人公主、皇亲国戚们重新用到了久违的奢侈品,如绫罗绸缎以及纯金纯银纯象牙用具等。
曹操一生简朴,后宫食不过一肉,一床被子用十年,死后陪葬品也很寒酸。可是他对汉献帝可真没的说,史书记载,曹操一生贡奉汉献帝御物达14次之多,每次都不少于30种。曹操这叫有舍才有得。财物都是浮云,不如丢掉,还可以隐蔽自己手上握有的实权。在曹操看来,实权才是硬道理。
所以,曹操才要尊奉汉献帝,以号令天下,获得实权,并借此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于是他向汉献帝上书《陈损益表》,提出十四项改革意见,以富国强兵,重兴汉室;并让献帝下诏封外戚董承(董贵人之父)、伏完、伏德(伏皇后父兄),以及侍中种辑、丁冲、钟繇等十三位护驾功臣为侯,这叫赏有功,以立德。
而与此同时,曹操又开始一步步清理异己了。建安元年九月,司徒淳于嘉、太尉杨彪(杨修之父)、司空张喜因没有迅速的靠拢曹操追求进步,表现出了不合作的态度,皆被曹操免职。而在此之前,曹操还杀了议郎侯祈、尚书冯硕、侍中台崇等三人,这叫诛有罪,以立威。
至十月,曹操将许都的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了,又亲自出征,攻打梁县,杨奉、韩暹兵败,只得向南逃到扬州,投奔袁术去矣。杨奉手下第一大将徐晃也趁机脱离杨奉,弃暗投明,投奔了曹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