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 孙佃潇 北京报道

山东首部黄河保护地方性法规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域,山东取得了哪些成效?4月10日,海报新闻记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注意到这样4组数字:“373”“60万”“800万”“3700万”。

图源:国新网

哪里生态好,鸟儿最知道。记者获悉,“373”是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当前鸟类的种类,已是建区之初的两倍。这些年,山东累计修复湿地超过30万亩。大河之洲,群鸟翔集,一片蓬勃生机。

“60万”是黄河滩区迁建的居民人数。山东采取外迁安置、就近筑台、后续扶持等措施,让滩区群众历史性摆脱水患威胁,实现“安居梦”。

“800万”是在全国推广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的亩数。山东建设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成功培育大豆、水稻、马铃薯等耐盐碱作物新品系37个,填补了多项空白,为“中国粮”安上了“耐盐芯”。

“3700万”是沿黄9市压减整合炼钢、电解铝、炼油产能的总吨数。山东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370家、绿色工业园区38家,推动产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向“绿”而行、向“新”而行。

据悉,接下来,山东将围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重点抓好三件事:

一是确保黄河长久安澜。实施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完成24处河道整治、10座引黄涵闸改建。尤其是着力提升东平湖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水平,这是黄河流域唯一的重要蓄滞洪区,建好后,将极大提升黄河下游防洪能力。据悉,此事正在扎实推进。

二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加快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高质量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努力让黄河三角洲更具颜值、更具气质、更具魅力。

三是推动沿黄区域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推动沿黄9市一体化发展,打造黄河流域科创大走廊,做大做强高端装备、绿色化工、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打造鲁北盐碱滩涂地千万千瓦级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高水平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做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品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沿黄河文化体验廊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