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明明是再寻常不过的物品,被有心人大肆宣传,炒作到“一定境界”,竟然真的有人相信,从而跟着这样的“潮流”,希望自己也能够在这其中分得一杯羹。
但是最终“投机倒把”的人赚得盆满钵满,而跟随的人很有可能跌得头破血流,甚至于有可能为了一文不值的东西,让自己落得倾家荡产的下场,着实可悲可叹。
(马俊仁)
一、马俊仁恶炒藏獒
谁能想到,昔日的田径教练马俊仁,在结束教练生涯之后,一门心思研究藏獒。本以为这是他自己的一个爱好,跟其他人没什么关系,殊不知他却借机炒作“藏獒”,也许刚开始他是真的喜欢藏獒,但是他更喜欢金钱。
在担任中国藏獒俱乐部主席时,他更是把藏獒包装成“中华神犬”,当时谁也没有想到,一只藏獒能够被炒到4000万。
(马俊仁)
如果没有马俊仁加入到炒作藏獒的行列之中,其他人即使再大肆宣传,也不可能炒到如此高的价格。
在此之前,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台湾有一演员张佩华,现如今的很多年轻人也许不认识他,但是当时的张佩华也是小有名气的。
在1983年,他花费了一部戏的片酬从国外购买了一只藏獒。要知道那时候他一部戏的片酬完全可以在台湾买一幢房子。
(张佩华)
张佩华并不是最开始炒作藏獒的,他也许仅仅是喜欢藏獒,才如此舍得花费巨资购买,但是他当时的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
这也是很多人第一次了解藏獒,与此同时也看到了藏獒蕴藏的商机,之后就有人开始饲养藏獒,其目的很简单,当然是希望提升藏獒的身价,再经过倒手,让自己大赚特赚。
刚开始拥有藏獒的人,也确实赚到了很多钱,尤其是在藏獒被炒作成濒临灭绝的动物时,更是让很多人不顾一切加入到饲养藏獒的大军之中。
(张佩华)
在藏獒被推上神坛的那段时间,如果有身份的人没有藏獒相伴,就会觉得自己不如其他人。藏獒跟名车名表一样,成为了一种身份的象征,这种畸形的炒作,让藏獒的身价一路飙升。
等到马俊仁下场之后,更是达到了巅峰,就连藏獒的配种费都高达几十万。那个年代家里有一百万的家庭,都是非常让人羡慕的。
普通老百姓对这种“天价”藏獒是望而却步的,如果不是手里没钱,估计也愿意饲养藏獒,让自己成为有身份地位的人。
(马俊仁)
但是好景不长,等到人们发现,藏獒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一种稀缺的动物,再加上在城市中藏獒伤人的事情屡屡发生,藏獒的热度开始不断下降。
一时间藏獒的价格呈现出断崖式下跌,很多没有及时出手的人,最终以数百元的价格卖出,也不再有人稀罕,最终藏獒的归宿只能是狗肉馆。
就是做出一道肉菜,藏獒也不如普通的肉狗,以致于青海地区有大量藏獒成为了流浪犬很多青海地区的百姓,看到藏獒都躲得远远的,害怕被藏獒攻击。
(藏獒)
二、谁是“天价岩茶”幕后推手?
古往今来,爱喝茶的人很多,茶叶也有提神醒脑的作用。现如今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茶叶,不管是哪一种,其价格相对都是比较实在的。
但是曾经有一段时间,出现了“天价岩茶”,部分岩茶价格呈现数倍乃至一二十倍增长,一斤岩茶达到了十万元以上,在当时是非常常见的。
尤其是一些包装精美,标注着“非卖品”字样的岩茶,更是被炒到了数十万元。而岩茶的成本究竟是多少呢?
(岩茶)
即使是经过武夷山茶农加工之后的岩茶,每斤的价格也不过在300元到3000元之间,而“天价岩茶”的幕后推手,就有能力让这些普通的岩茶卖到让人想象不到的高价。
不过是由于找到了一些噱头,就让消费者争先恐后去购买,而真正懂茶的人,应该很清楚,这些武夷岩茶的真正价值是多少。
炒作“天价岩茶”,助长了奢靡之风,影响到了社会风气,好在最终被及时叫停,否则这种“天价岩茶”继续被炒作,极有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情况,扰乱市场秩序的后果可以想象。
(岩茶)
三、“炒鞋”热
一双参考价为1499元的李宁鞋,竟然被炒到了48889元,但是依旧有人买。鞋子明明是用来穿的,但是在2015年开始,竟然掀起了一股“炒鞋”热。
一双鞋子被炒到上万块,这在现在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在七八年前,这是不争的事实。很多人尤其钟爱“限量版”鞋子。
当然,也有人想方设法购买“限量版”鞋子,不是为了自己穿,而是拿在手里等到价格涨到一定程度就出售出去,这样一倒手,自己就能赚一大笔。
(图文无关)
有些人购买“限量版”鞋子,不在乎鞋子的尺码多少,而是为了收藏,家里摆放一堆价格高到离谱的鞋子,才能彰显自己的财富。正因为如此,让很多人看到了商机,有些人甚至于不愿工作,专门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炒鞋”。
国内炒鞋热并不是独有的,而是在海外市场之后才有的,曾经海外市场兴起的炒鞋热有过之而无不及,发行价格为260美元的耐克鞋,就被炒到过三万多的价格,相当于原来价格的121倍之多。
(图文无关)
明明是穿在脚下的鞋子,没想到被炒到如此不可思议的价位,试问还有谁舍得穿如此高价的鞋子?没有积累到一定的财富,估计不可能毫无顾忌把这样的鞋子穿在脚上吧。
不明真相的民众如果盲目加入到其中,成为“炒鞋”大军中的一员,那么最终赚不到一分钱都是幸运的,赔个血本无归实在太正常了。
(图文无关)
结语:
对于这些曾经风靡全国的“骗局”,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很多人都越来越清楚其中的缘由,但是当时的人们,却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等到这一波热度降下去,无法再卖出好价钱,他们才明白自己才是被收割的韭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