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日本人见人就杀!拿着一条长长的麻绳四处圈人!圈中几乎就等于判了死刑!”
1946年5月,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中国人民永远都忘不了的日本甲级战犯——松井石根被押上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被告席,他的末日即将到来。然而在审判之时,松井石根却对自己的罪行是全盘否认,拒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
此时,一位名叫伍长德的南京人走上了证人席,面对眼前的这个仇人,他声泪俱下地讲述起了八年前的那场大屠杀!
一、圈中了就要带走
1937年11月开始,日本人在攻下上海后就一路突进,追着国民党的残兵往南京推进,一路上制造了许多骇人听闻的惨案,无锡、苏州、镇江等地都相继被日军屠戮。
伍长德一家也听闻了这一消息,于是他的妻儿老小都提前离开了南京,只留他一人在家。
(日军进入南京)
伍长德当时在南京担任交通警察,但当日本人就要打进来的时候,南京城里面已经乱了,四处都是难民,大家都在想办法往外走,然而那些军人早就把城门塞得死死的了。
民众只能往江里跳,命大的能够游过去,不然就得留下了。
伍长德有幸躲入了国际难民区,这是外国人建立的保护区,但是日本人蛮不讲理,以搜查逃避的名义闯入难民区就要拉人去屠杀。伍长德和近两千多人被十几个日本鬼子赶着来到了马路中央,任由鬼子的指挥。
(被捆绑的中国百姓)
12月15日中午时分,一辆卡车出现在了这两千多人面前,日本人拿出了一条茶杯口粗的大麻绳,两个鬼子一人拉着一头就圈人,一次就圈出一百多个人。
这里的中国人也不知道鬼子要干嘛,加上这些日本兵身上都有枪,那大卡车上面又架着机枪对着他们,他们动都不敢动,只能听从日本人的指挥,被圈中的人就会被赶上车去运走,至于去什么地方,去到那个地方会干什么,大家都不知道。
(南京大量难民)
下午五点钟的时候,伍长德也被圈中了,他颤抖着走上了大卡车,他很想跑,那时他已经知道日本人在南京城开始了屠杀,但他哪有什么能力跑呢?
当他被运到护城河外的河堤时,情况已然一目了然,河堤上密密麻麻全都是尸体!而他自己可能即将变成下一具!
二、残忍地屠杀!
日本人在河堤上架着好几挺机枪,来到这的中国人基本上都知道自己的命运了,想跑是不可能的了,唯一的命门就是“运气”,或者往尸体里面钻,伍长德瞅准了机会,等那日本人的机枪开枪了,他马上装作被射中,一头扎进了河里。
(日寇屠杀中国百姓)
与其说是河里,不如说是尸体里,那护城河密密麻麻,全都是尸体,甚至要扒拉开两三层尸体才能看到河水,日寇都能踩着这些尸体在河上走路。
伍长德一扑上去,站在他后面的中国人被接连射杀,日本人那机关枪疯狂扫射,伍长德只感觉一具具尸体往他身上倒,鲜血、碎肉、脑浆、头颅、残肢都往他的身上扑来,他不敢睁开眼睛,怕有日本人看他,只能默默等着枪声停止。
(被押到屠杀场的中国居民)
日本人就是要赶尽杀绝,对着活人扫射还不成,对着尸体堆也是一通扫射,尸体堆上瞬间是碎肉横飞,等了不知道多久,那机关枪的声音才停止。
伍长德以为日本人停止屠杀了,松了一口气,谁知突然传来了脚步声。原来日本人正拿着刺刀挨个检查有没有活着的中国人,他们将刺刀插入尸堆,如若有人动了,子弹和刺刀就会立马倾泻而来,甚至还有手榴弹。
伍长德一动不敢动,突然,他的背后火辣辣的刺疼了起来,原来日本人的刺刀扎在了他的背上。伍长德疼得不行,汗珠不断地冒出,但他知道,自己如若动了一下,自己的命是肯定保不住了,想想远在苏北的妻儿老小,他只能忍住。
就这样,伍长德躲过了屠杀,等到夜色降临,日本人都离开后,他从尸山血海之中爬了出来,幸好那时候河里的水并不深,他冒着十二月份刺骨的寒冷游过了护城河,跑到了鼓楼医院治疗。伍长德最终活了下来,日本人制造的伤疤,足有十多公分长!
三、罄竹难书之罪
当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南京大屠杀的始作俑者们大多被抓了起来,但他们却是矢口否认,尤其是松井石根。他是当时日军华中方面军的司令,进入南京的四个师团都在他的麾下。
(松井石根)
他声称自己“生病了”,所以不知道南京发生了什么。而对于自己的部队做出的事情,他只以“军纪”问题略过,丝毫不承认系统性屠杀的存在。
松井石根还为自己辩解,表示自己曾经派了士兵去整顿军纪,但所谓的整顿军纪就是派出17个士兵在一处极不显眼的地方张贴一张布告,且还有证据表明,这17名士兵也参与到了对中国人民的无端残害。
除了众多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走上台前控告日本军人外,还有许多外国人士提供了大量证据,他们在战火来临之际留在南京保护了不少普通百姓。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这些人建立的国际安全区保护了许多人,他们也见证了许多日寇的暴行。其中的医护工作者更是救助了许多被日军砍伤、凌辱的中国百姓,这些幸存者身上的伤口让人触目惊心,在这样铁证面前,加上幸存者们的证言,让松井石根等人哑口无言。
对于日本战犯的审判于1946年5月开始,一直到1948年底才审完,一共有419名证人来到这里作证,其中就包括伍长德,他是日寇三次较大集体屠杀中,六万五千多人里唯三幸存下来的人。
(出庭作证的约翰·马吉)
这一次审判也是被载入史册的审判,光是庭审记录就有近五万页,文字信息两千多万,一千四百多页的审判书法官读了足足七天。
我们都知道,法院的用词往往是谨慎的,但就是在这样谨慎的工作态度下,法院的用词也是触目惊心的,“不分青红皂白”“屠杀”“侮辱”“挑杀婴儿”“凌辱幼童”等词语比比皆是,而这一切,只因日寇之罪行,实在罄竹难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