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奶奶是个热爱生活的老太太,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亲吻老伴儿,晚上临睡前也会再亲一口,日子过得特别甜蜜。
这天,儿子接老两口去医院进行两年一次的定期体检,结果令一家人十分惊喜,医生表示,老两口的心脏旧疾都有所好转,根据生活习惯分析,估计是程奶奶和老伴经常接吻的原因才使得心脏状况发生改变。
程奶奶一脸惊讶,“想不到“老房子着火”还能有这么好的影响呢?以后可得对我老伴儿好一点!”
一、接吻的那些好处,你知道几个?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心脏健康也成为了热门话题。许多人会选择一些方式来促进心脏健康,比如运动、饮食调整等。然而,你知道吗?接吻还会对心脏产生积极的影响。
曾经有过一项研究表明,男人在接吻时,心跳频数可增加至110次/分钟,女性则是至108次/分钟。接吻会使双方血液循环快,这样还可以将养分以及氧气运输到全身,所以接吻时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的。
而且,接吻还可以降低血压,因为人在接吻的时候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激素,这些激素能够起到舒张血管的作用,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肾上腺素和多巴胺通过与相应的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肾上腺素能α受体兴奋后使细胞内Ca2+浓度增加,促进细胞收缩;而多巴胺则主要通过刺激β受体来扩张外周血管。
同时还能减少应激激素,因为人体在接吻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内啡肽和其他神经递质,这些物质具有镇痛、抗焦虑以及缓解压力的作用。内啡肽是一种天然的止痛剂,它能够抑制大脑中的P物质的活性,从而减轻疼痛感;另外还可以促使5-羟色胺的合成与释放,进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生活中,接吻还可以增强免疫力,在接吻的过程中人会分泌出更多的唾液,而唾液中含有多种抗菌物质和免疫球蛋白,它们能够帮助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的侵袭。唾液中的溶菌酶和乳铁蛋白等成分具有直接杀灭细菌的作用;此外还含有许多由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这些因子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强抵抗力。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口水很臭,怕对方闻到便不好意思接吻,但是,心情愉悦时,人体会释放多巴胺。这种物质可以舒缓心情。在这种情况下,你的TA可能不再关注其他事情了,所以,放心大胆的享受接吻带来的好处叭!
二、教你3招,享受浪漫的“吻”~
亲吻是许多情侣之间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它在浪漫电影和文学作品中常常被描绘成一种令人陶醉的亲密行为。然而,亲吻不仅仅是一种情感上的交流,它还具有令人惊讶的生理益处。例如,亲吻能够增强免疫系统、降低血压、减轻压力等等。那么,该如何通过接吻来缓解压力?
第一招:专注身体感受
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情绪和减轻压力。在接吻过程中,注意观察自己和伴侣的身体语言、呼吸节奏等变化,并根据这些信息调整自己的动作和力度。
第二招:接吻前深呼吸放松
人在感到紧张或有压力时,往往会呼吸急促,而深呼吸可以帮助放松身心,为接吻做好准备。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慢慢地吸气然后慢慢地呼气,重复几次直到感觉放松为止。
第三招:培养默契与舒适感
默契和舒适感能够帮助双方更加自然地进行情感交流,减少不必要的压力。通过日常相处中的小互动,如牵手、拥抱等,逐渐增加彼此间的亲密程度。同时,在接吻时也要尊重对方的感受,避免过于强烈的欲望导致不适。小九希望以上小建议对你有所帮助。但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所以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缓解压力。
三、想要接吻,这3类人最好谨慎!
在当今社会,接吻是表达情感的一种常见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情侣之间。然而,哪些人群不适合接吻呢?这似乎是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实际上,接吻对于某些人群可能带来潜在的风险。哪些人群最好避免接吻呢?我们来一探究竟。
1、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的唾液分泌减少且口腔黏膜容易受损,此时接吻可能导致口腔细菌滋生,增加口腔感染的风险。如果糖尿病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健康人接吻,健康人的口腔细菌可能会通过破损的口腔黏膜进入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循环系统,引发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2、口腔溃疡患者
口腔溃疡患者口腔黏膜存在损伤,接吻可能导致疼痛加剧及感染风险增高。若口腔溃疡患者与健康人接吻,在口腔溃疡处发生微小创伤下,可造成双方口腔黏膜的二次伤害,并为细菌提供入侵途径,从而增加感染概率。
3、传染性病患者
传染性病患者体内携带有特定的致病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接吻的方式进行传播。比如艾滋病患者与未感染者接吻,有可能会将HIV病毒从口腔黏膜的小伤口传入未感染者的身体内,使其成为新的感染者。
以上列出的人群并不全面,但希望为大家提供一个关于“哪些人群不适合接吻”的参考。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尊重每个人的个人选择和空间,确保所有人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生活。
参考资料:
[1]东宇,123RF.我们为什么要接吻?[J].健康之家,2018(02):26-27.
[2]陈瑞. 德国学者对接吻有新研究[J]. 健康博览,2005(6):14.
[3]梅丽莎·霍根布姆. 为什么只有人类会接吻?[J]. 环球人文地理,2015(17):11.DOI:10.3969/j.issn.2095-0446.2015.17.003.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