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中国研制电磁轨道炮用精确制导炸弹,轰击200公里外目标有多难?
17
0
相关文章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关于中美军事科技的竞争,我们常说有一种现象是“美国负责画饼,中国负责实现”,在高超音速导弹领域表现得特殊贴切,而在电磁炮领域也出现了这一趋势。美国那边早在几年前就下马了电磁轨道炮项目,给出的理由是无法解决炮管的烧蚀问题和弹丸的精确制导问题,所以美国人大概率以为中国的电磁轨道炮也将最终下马。真实的情况如何呢?我们在过去对中国电磁炮的发展给出了两种判断:一、电磁线圈炮前景一片光明,可能在弹射导弹、弹射火箭、弹射火箭弹等方面投入实用,意味非常重大;二、在电磁轨道上技术上不断获得突破,只要解决了炮弹因为过载大,无法精确制导的问题,再解决了轨道炮的系统稳定射击的问题,也有可能获得成功。
据《南华早报》报道,几个月前,中国团队在研制电磁轨道上领域实现了一个不可能:研制成功了能够应用于精确制导的电子元器件,也就是说,我们已经解决了在电磁轨道炮精确制导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过去,因为电磁轨道炮过高的过载,被认为会导致任何电子器件都会损害,只能打一个高速弹丸,这样就极大的限制了电磁轨道炮的使用场景。比如,你很难用电磁轨道炮去轰击对方的点目标,只能用于打击巷口、机场等面目标。
这几天一个更好的消息传来,中国团队在电磁轨道炮所用的精制制导炮弹的研制上又解决了一个难题:因为旋转速度而导致的偏离航线问题。据《南华早报》引述中国电子技术学报的文章称,中国团队在试验中发现,将带有弹翼的弹丸发射到15000米高的高度时,会发生弹体旋转而导致的偏离航线,该团队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找到了解决方案。据介绍,中国团队发现弹丸没有按预设的轨迹飞行,最大射程和高度都不符合设计值,弹丸在发射后大约5秒后仍然有35倍的过载,而且速度超过5马赫,由于上升过程中旋转得太快,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后果。研究人员说,这种影响是不规则的,难以预测。“即使使用相同类型的弹丸,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旋转速度锁定仍可能间歇性发生。”更诡异的是,这种现象在风洞试验和计算机模拟中都没有出现,而在实弹飞行测试时情况则完全不同。传统的火炮不了控制炮弹的旋转,往往要在炮管内设计螺旋槽,但是轨道炮往往要尽可能减少与炮管的摩擦。中国团队分析后认为,这种随时产生的旋转,可能是制导炸弹的机翼尾翼带来的,或者说是气动设计不合理导致的。在高超音速领域,这样的微小缺陷会出人意料地破坏空气动力稳定性。
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这种武器研制所面临的技术挑战之大,可能是前所未有的。虽然这篇论文没有透露中国研制的高超音速制导炸弹的设计速度和射程,但是该团队曾多次表达了要研制速度7马赫,能打击200公里外目标火炮的雄心壮志。
综合此前的报道,中国在电磁轨道炮研制领域已经突破了储能、电源管理、耐磨涂层、高精度传感器和抗过载和电磁脉冲芯片方面的许多瓶颈,现在又克服了炮弹的气动设计难题。看样子,中国距离拥有能精确打击对方200公里外目标的廉价火炮的目标已经不远了。电磁炮是未来火炮发展由化学能转向电磁能的标志,也是火炮能用更低成本轰击敌方纵深目标的主要解决方案。中国不断获得技术积累,而美国哪边已经下马,双方在这方面的差跑只会越来越大,直接有一天美国不得不面对落后一代的现实。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