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的一家中医馆外,始终排着长长的队伍,他们全是为了97岁的坐诊中医而来。
他仅凭3根手指,就能诊断出很多的疾病,他就是被人称为“国医大师”的张志远。
他从业80多年间,始终只收取27元的挂号费。
那么,他是如何拥有这么高明的医术呢?他又为何一直保持低价挂号费呢?
本文内信源来自官方媒体【澎湃新闻、闪电新闻、第一读者】(链接附在文章末尾),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将经验全写到纸上
1957年,张志远开始在山东中医药学院任教,为中医人才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尽管当时条件十分艰苦,但张志远仍然凭着对中医事业的无比热爱,手写讲义,殚精竭虑备课。
他的课堂生动活泼,诙谐幽默,总能将深奥的中医理论阐释得通俗易懂,深受学生们的爱戴。慕名而来的学子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千里迢迢而来拜师的。
在张志远的悉心教导下,很多弟子后来成长为蜚声海内外的中医专家。直到90多岁高龄,张志远仍然坚持站在讲台上授业解惑,谆谆教诲,言传身教。
他的高风亮节和执着追求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中医学子,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
张志远在教学之余还笔耕不辍,撰写了《张志远医论探骊》《医林人物故事》等多部医学专著,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
他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每每读书都会随身携带小卡片,将读书心得、临证体会随时记录下来。日积月累,这些小卡片就有10万余张之多。
此外,张志远还留下了2000多万字的珍贵手稿。在这些笔记和手稿中,他将中西医学贯通,博采众长,记录了大量宝贵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见解。
张志远白天在诊所救治病患,晚上则埋头写作,孜孜不倦。正是凭借这种夙兴夜寐、勤学不辍的钻研精神,他才能留下如此丰厚的中医药学术遗产,可谓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
在养生方面,张志远将中医"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朴素辩证法运用得淋漓尽致。他严格恪守"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的古训。
在他看来,人应该顺应自然四时的变化规律,不要过度劳累,不要饮食失度,也要避免情志失调,张志远尤其强调心态在养生中的重要性。
对于张志远的这个精湛的医术,跟他从小就开始的努力脱不开关系。
不辞辛苦学习中医
张志远,这位出生于1920年的中医世家传人,一生的经历可谓是传奇而又励志。他出生在山东德州的一个中医世家,自幼就沐浴在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之中。
张志远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当地颇有声望的中医,他们仁心仁术,经常免费为贫苦百姓看病,这让年幼的张志远深受感动。
在父祖的言传身教下,张志远很早就树立起高尚的医德情操,立下志向要传承家中的医术和医德,发扬光大。
尽管那时正值中西医文化激烈冲突的时期,西医势力强劲,中医饱受打压,但张志远仍然坚定地选择了学习中医的道路。
6岁那年,张志远开始跟随私塾先生系统学习国学典籍。他广泛涉猎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等传统文化瑰宝,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功底。
这段经历不仅开阔了张志远的视野,更是为他日后的中医生涯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张志远对易学尤其感兴趣,他潜心研读易经,参悟其中的阴阳变化哲学,认为这对理解中医学的整体观、辨证论治思想大有裨益。
在扎实的理论学习之余,张志远更加注重临床实践的锻炼。少年时期,他就开始跟随父亲和祖父学习中医,接触各种中医典籍。张志远悟性极高,很快就掌握了其中的精髓。
从一开始的诊治一些小病症,到后来在父祖的悉心指导下解决一些疑难杂症,再到青年时期独当一面攻克父亲多年未愈的顽疾。
张志远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医术可谓是突飞猛进,令人刮目相看。为了进一步提高医术,青年时期的张志远还广泛拜访名医,虚心求教,孜孜不倦。
他常常背上干粮和咸菜,跋山涉水,远赴外地,拜访各地名医,讨教医术。张志远尝遍百草,钻研药性药理,博采众家之长,将这些宝贵的临床经验融会贯通,医术更上一层楼。
不仅如此,张志远还注重学以致用,他常常利用闲暇时间,到山野田间采集草药,亲自炮制,并尝试用于临床。
仅用三指便能诊断
凭借过硬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张志远很快在当地打出了名声,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医。张志远的中医专长覆盖面很广,尤其擅长妇科、儿科、外科等领域。
在漫长的行医生涯中,张志远治愈了无数疑难杂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医学奇迹。曾有一位被西医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华人女子,西医束手无策,病人痛苦不堪。
后来经人推荐求助张志远,张志远只是用三根手指把了会脉,就确定了这位患者的病情。
然后开了几副自创的药方,调理其肝脾不和、气滞血瘀的根本问题,终令其妇科顽疾不治而愈。
而且,张志远的这些药方,每副药大概只有几十块钱。他的这些药也都非常的有用,患者们喝上几天就会大大好转。
此外,张志远还尤其擅长治疗小儿疳症、惊风等常见病和疑难杂症,都能用简单的中药屡屡药到病除。
在丰富的临床实践中,张志远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他博采各家学说,旁征博引,将易学的阴阳变化思想融入中医辨证论治之中,开创性地提出了不少新理论、新方法。
比如,他提出"六经辨证"的独特理论,通过分析病人所表现的阳明、太阴、少阳、太阳、厥阴、少阴六经的盛衰,从整体上把握疾病的性质和发展规律,指导临床辨证用药,简单易行而又卓有成效。
同时,张志远也非常强调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他虽然精通中医,但从不排斥和抵触西医,相反,他虚心学习西医的一些理论和诊疗方法,努力吸收西医之长,来补充完善中医。
他常常会结合X光、B超等现代检查手段,来辅助中医的四诊合参。在他看来,中西医各有所长,相互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提高疗效,造福患者。
始终27元诊费
张志远从医近80年,始终坚持27元的低价诊费,方便普通百姓就医。即使物价飞涨,诊所成本大增,他也拒绝涨价。
他售药的定价也非常的合理,只会参考药材的成本价,然后根据成本价来定价,一副药大概只需要40元左右。也因此,他也被人们亲切的称为“山东省唯一国医大师”。
张志远常说,中医是济世救人的仁术,不能让费用问题成为百姓求医的阻碍。对贫苦百姓,张志远常常分文不取,有时还自掏腰包赠药。
他曾免费为一位贫困聋哑儿童治病,不仅治愈了孩子的病,还资助他完成学业。张志远以身作则,让学生铭记"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行医准则。
张志远医术精湛,却从不居功自傲。他把病人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处方从不开昂贵的药,能用便宜药治愈的绝不用贵重药。
一位得了罕见怪病的华侨,在国外多方求医无果,偶然得知张志远的大名,专程赶来就诊。张志远细察其症,对症施治,终令其痊愈。
但他从未提起此事,更没有收取额外报酬,这种高尚的医德令人肃然起敬。
即使到了90多岁高龄,他仍然坚持工作,为中医的传承倾注心血。一直到2017年,98岁的张老逝世,结束了他大几十年的中医工作。
结语
张志远的一生,是中华民族勤学善思、自强不息的生动写照,是中国知识分子心系苍生、悬壶济世的典范。
他的医术、医德、学术造诣和养生智慧,集中体现了中医博大精深的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璀璨瑰宝。
"医者父母心,患者至上"的崇高境界,"严谨笃学、悬壶济世"的高尚情怀,是张志远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张志远的感人事迹彰显了中医中药在新时代的蓬勃生机,他毕生献身中医的精神必将激励更多中医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陈出新,让中医药这一祖先留下的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异彩。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