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颛顼来源,史书上有三种记载,按照从早到晚的顺序如下:

其一,《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卫,颛顼之墟也,故为帝丘”,卫国都城即颛顼之墟。

其二,竹书纪年记载“颛顼居濮”,即颛顼居住在濮阳。

其三,南北朝魏收与清朝顾祖禹认为“高阳城在县西二十五里。颛顼高阳氏佐少昊有功,封于此”,这就是如今开封杞县高阳镇被认为颛顼故里的原因。

按照常理来说,左传、竹书纪年都是先秦文献,理应要比开封高阳说更可信。更重要的是,现代考古发现,印证了史书对颛顼来源的记载,考古印证文献,显然足以说明问题。

河南考古印证史料

卫国先后建都于朝歌、楚丘、帝丘、野王,辖地大致为今天河南北部,但其中“帝丘”所在一直没能发现。

建国初,在河南濮阳县东南五星乡高城村南,考古发现“高城遗址”,经过多次钻探和初步发掘,发现了四面城墙等遗迹,整个遗址横跨仰韶、龙山、二里头、商周、秦汉时期。

2005年,对高城遗址四面城墙进一步的钻探和挖掘,发现这是一处面积高达约916万平米的古城址。最终,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河南考古专家考证,确认高城遗址这座916万平米的古城就是曾经的卫国都城。

许顺湛的《濮阳龙山聚集区的启示》,他指出濮阳周边有41座聚落的大聚落群,如同众星拱月一样。显然,高城遗址是一座王者居住的城市,这就更进一步证实濮阳在龙山时代有一位号令诸侯的帝王。

左传记载“卫,颛顼之墟也,故为帝丘”,竹书纪年记载“颛顼居濮”,两者可以互证,而考古又印证了这些史料。因此,颛顼源自河南濮阳,而不是如今的开封高阳镇。至于颛顼源自开封高阳镇之说,或是以讹传讹,或是颛顼后人迁居于此而来。

难怪颛顼叫高阳氏

颛顼号高阳氏,其中“阳”很好理解,因为濮阳位于濮水之阳,因此高阳氏之阳代表位置。但其中“高”字,可能与当地环境有关。

濮阳位于黄泛区,经常遭遇水灾。高城遗址上面多为空地,地势十分平坦,但四面城墙顶部多被4米—5米的唐宋淤沙层所掩盖,城壕和城内的文化层被汉代厚约6米—8米的淤土层所叠压。可见,当地水灾何等之严重。

在高城遗址的城墙外侧,存在一层淤沙层、一层胶泥层,间次叠压,展示了一次次水起水落的洪水事件;而从外侧以及墙顶,发现夹杂大量汉代瓦片的淤土分析,该城最终毁于汉代黄河的泛滥。正因为被掩盖在泥沙之下,故而卫都高城遗址才难以被发现。

既然经常遭遇水灾,那么该怎么办呢?在与濮阳同属古河济的山东菏泽等地区,存在“堌堆”,实际就是土丘,就是古人逐步积累了将居住面增高可以避免洪水侵袭的浅显道理,最终越堆越高。因此,颛顼应该居住在很高的土堆上,以此躲避经常出现的水灾。

甲骨文中的“高”,最初字形(即1,见上图)的上面部分为房屋的屋顶及居室,下面部分为高于地面的支撑体,但这个支撑体可能就是土堆。

因此,高阳氏应与颛顼所在位置、居住环境有关,即居住于濮水之阳的高高土堆上的部族。

余论

关于本文话题,还有三点值得一谈:

首先,在河南濮阳市濮阳县西南隅,考古发现6500年前的“西水坡遗址”,该遗址发现龙虎大墓等,当时震惊全国。巧合的是,同样在濮阳县,相距西水坡不远之处,又发现了高城遗址。可见,在中华文明史上,濮阳大概是一座被低估的城市。

其次,先秦世本记载“涿鹿在彭城,黄帝都之”,孔子说黄帝是东夷少昊之子,因此黄帝应在彭城徐州一带,而颛顼在濮阳一带,显然两者在空间上存在交集的可能。或许,颛顼是黄帝之孙未必可信,但两个部落的兴衰,导致两者是出现了部落联盟权力转移。

第三,水经注等文献记载:“帝颛顼之墟,号曰商丘,或谓之帝丘,本陶唐氏火正阏伯(商契)之所居。”既然颛顼之墟是商丘,那么古书中的阏伯之墟——“商丘”,显然就不是如今的河南商丘,而在如今的河南濮阳。

参考资料:左传、高城遗址考古报告、竹书纪年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