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历史上的“太宗”皇帝都是非正常继位的?背后原因其实很简单

在探索中国的皇帝世系时,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历史上许多被封为“太宗”的皇帝似乎都是通过非正常途径继位的。一说起“太宗”这俩字,大家脑子里头可能首先蹦出来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他们俩的故事,玄武门之变、靖难之役,那可都是耳熟能详的。但你要是细瞧瞧

唐平西秦之战,唐军先败后胜,20岁的李世民是如何反败为胜的?

隋末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如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公元617年,太原留守李渊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他的计划是从太原打进关中,以长安为都城,建立政权。就在李渊起兵不久,金城府校尉薛举在陇西起兵,率军击败驻守在枹罕(今甘肃临夏)的隋将皇甫绾,又收编了宗罗睺及

魏征被李世民称为人镜,为何在他死后不久,李世民将他墓碑推倒?

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是中国封建史上有名的明君贤臣,二人在君臣共事的17年里(公元626-643年),开创了大唐贞观之治的盛世,塑造了唐太宗纳谏任贤的明君形象,也成就了魏征直言不讳、尽忠直谏的一代名相。但鲜为人知的君臣佳话后续是魏征死后没多久,唐太宗李世民就亲自动手

李元霸最后咋死的?并非是被雷电劈死,而是被一老头打死

在诸多人们讲到这古代王朝的风趣史诗的时候,其中是有诸多的朝代都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像楚汉、三国、唐宋等等,然而我们今天要讲到的也是风起云涌的一个时代,那就是隋唐时期,或许很多人对于像李世民等等的人物还是比较熟知的,可是在隋唐时期所产生的英雄也是堪称历史之最

唐太宗剪掉“龙须”,为一位大将治病,此人到底是谁?

《孝经》上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因此,古代男性对自己的须发是非常重视的,因为这是“孝道”的开始。然而在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却主动剪掉自己的“龙须”,然后以此作为药引,为朝中的一位大将治病。那么,这位将领究竟是谁,他为何能够得

她是千古第一贤后,是李世民心中的挚爱,死后却被儿子灭全族

想到李世民,就想到了盛唐;想到李世民的妃子,就想到了武媚娘,不过李世民虽宠武媚娘,但却没有让她当上皇后。李世民的皇后有“千古第一贤后”之称,是李世民心中的挚爱,死后却被灭了全族,这是为什么?长孙皇后孙氏,601年3月15日出生,父亲是右骁卫将军长孙晟,孙氏在13

从“三年生一个”到“一年生三个”,52岁创业的李渊凭啥老来俏

唐高祖李渊有一个“好玩”的记录:他从23岁生长子李建成,到51岁晋阳起兵前,29年生了五子五女;而从52岁当上皇帝,到62岁生幼子李元婴,11年间又喜得十七子十四女。从生育年龄黄金期的“三年生一个”,到“晚年”的“一年生三个”,李渊的逆生长让人啧啧称奇。其实李渊不光

史上最被低估的千古一帝,一项历史贡献,秦始皇和李世民都比不上

随着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传承和演变,才出现了现在民族融合的新局面,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有着弘扬中华优良传统,摒弃陋习的良好习惯,在我国历史改制中,要说贡献最大的当属最短命的隋朝,而不是统一了多民族的秦帝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统治时期建立了良好

李渊的江山,一半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另一半则是一女子打下来的

前言她是唐朝开国元勋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军礼下葬的女性,她就是李渊的三女儿——平阳公主李秀宁。当今社会,能有多少人知晓这个巾帼英雄的故事她又是如何一步步从一个才貌双全的公主,成长为立下汗马功劳的女中豪杰?一、平阳公主如何应对李渊起兵?稳定后方

李世民51岁早逝,是因纵欲过度?细挖史料:身体、精神的双重打击

前言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开创大唐盛世的李世民,在仅仅51岁的年纪就英年早逝呢?是他在荣华富贵中沉溺于女色,还是他在戎马生涯中积劳成疾?为了探寻真相,我们不妨翻开历史,解读这位一代明君灿烂而坎坷的身心历程。身经百战积劳成疾李世民从年少起步就跟随父亲李渊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