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异姓爵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大致来说可以分为异姓(主要指满洲、汉军、汉人)、蒙古、回部三个组成部分。普通的异姓爵位即指公侯伯一类的;蒙古爵位则与宗室基本类似,即王、贝勒、贝子一类的。
唯一特殊的是回部爵位,相信很多读者对这一概念不是太了解,且御史此前也没有讲过,这一期就来重点讲一讲回部爵位的相关内容。
先来理清楚清代回部的概念
回部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不过新疆地区不仅仅只有回部,还有蒙古各部。所谓的回部具体是指哈密、吐鲁番两个地区。
哈密和吐鲁番此前是独立的,康熙年间哈密回部内附吐鲁番。康熙、雍正以及乾隆初年,回部受到蒙古准噶尔部的侵略蹂躏,哈密回部于雍正年间将部众迁至瓜州。
至乾隆年间平定西域后,哈密回部重新内附吐鲁番,因在平定准噶尔部中哈密、吐鲁番两部有功,且两部归附清廷也较早,故乾隆皇帝谕旨此两部仿蒙古制将哈密、吐鲁番各编为一旗,以其部长为札萨克。
回部所在区域为“回城”,分南北二路。南路回城七:喀什噶尔、叶尔羌、阿克苏、库车、喀喇沙尔、乌什、和阗;北路伊犁屯田回城一:曰宁远城。总计回城数量为八个。
南北两路回城皆由伊犁将军、乌鲁木齐都统、吐鲁番领队大臣所属。其下又设参赞大臣、帮办大臣、办事大臣,各辖本城事务。
回部爵位的设置情况
按《大清会典》之记载:“回爵有王、贝勒、贝子、公、台吉”。其中吐鲁番札萨克爵位为多罗郡王,哈密札萨克为郡王衔多罗贝勒;回城设闲散固山贝子二人,闲散公一人,吐鲁番闲散公衔一等台吉一人。
回部各王公有时常驻京师,故而又有住京之回爵,具体为郡王衔贝勒、镇国公、辅国公各一人,二等、三等台吉三人。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列出的回部各爵,是在乾隆平定西域后才最终形成定制的,此前回部各爵的等级普遍还不高。
吐鲁番札萨克多罗郡王,雍正十年初封为札萨克辅国公,乾隆二十年晋封镇国公,次年封固山贝子,二十二年加贝勒衔,二十三年晋封多罗贝勒,同年再晋郡王衔多罗贝勒,二十四年封多罗郡王。
也就是说从乾隆二十年开始,吐鲁番札萨克每一年升一级,至乾隆四十年时,乾隆皇帝为了巩固新疆多民族统一,又下旨将吐鲁番札萨克郡王之爵位定为世袭罔替,封号为“额敏和卓”,也就是我们所讲的“铁帽子王”。
哈密札萨克郡王衔多罗贝勒,最早是康熙三十五年封一等达尔汉,雍正五年封辅国公,其晋升过程大致与吐鲁番札萨克类似,至乾隆二十四晋郡王衔多罗贝勒,并于乾隆五十三诏受世袭罔替,封号为“额贝都拉”。
同样,回部其他贝勒、贝子、公等爵位,也都是在乾隆二十年以后才最终形成定制的,且回部各爵,包括最低等级的台吉,皆令其世袭罔替。
清代的爵和职是分家的,回部各王、贝勒虽然地位最尊,但清廷为了更好地羁縻边疆少数民族,又在回部设立了诸多的职官。这就是官方文献中经常提到的“伯克”制。
伯克的具体含义和分类
回部之爵称为“回爵”,回部之官称为“回官”,所不同的是回部的职官并不像各省那样按照品级、职务划分出不同的名称,回部的大小官员不论品级,一律都称伯克。
伯克的级别有五,即三品伯克、四品伯克、五品伯克、六品伯克、七品伯克。大致的原则是,凡是管理的事务较重,且涉及到的政务比较核心,那么伯克的品级就高。
然而,将所有回部职官都定为伯克,也会带来称谓上的诸多不便,为此朝廷为众多的伯克赐以“号”,并以此进行具体的分类,具体分为以下各种:
统理一城大小事务者称阿奇木伯克(正三品),副手为伊什罕伯克(正四品);管理钱粮者为噶杂那齐伯克,专管粮务者称商伯克;管理买卖田地、房屋契税者称密特瓦里伯克。
管理回众千人以上者称明伯克,百人以上者为玉资伯克,数十人者为鄂尔沁伯克;管理人丁赋税征收者为阿尔布巴伯克,专征商税的称克勒克雅喇克伯克,专稽税务者称巴济格尔伯克;整顿市场、调停商人者称赛特里伯克,总理刑名者称哈子伯克,缉拿捕盗管理监狱者称帕提沙布伯克;
又,专管水利灌溉的称密喇布伯克,管理瓜果菜园者称巴克玛塔尔伯克,管理台站、军械者称哈喇都管伯克;承办玉石事务者称哈什伯克,承办采矿事务者称密斯伯克,专司学校教育的称杂布提摩塔布伯克,管理回教者称摩提沙布伯克。
不同品级的伯克,其任命方式也不同,三品、四品伯克属于请旨缺,需得到皇帝的认可才能简放。五品以下伯克,其任免权在将军、都统、参赞大臣手中。吐鲁番、哈密诸王公,显然是受到朝廷防范的,不具有人事任免权。
清代关于新疆、西藏方面的相关官制和爵位比较难懂,很多词汇也较为生涩,如果诸位对此有何疑问,或是想了解某方面的知识,可以私信御史。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