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3月14日,蔚来CEO李斌开启个人直播首秀,这场直播持续了两个半小时,最高在线人数超过10万,累积观看人数更是超1000万。随后在4月18日,小米CEO雷军在抖音开播、与用户交流了一些与小米SU7相关的问题,整场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超3000万、最高在线人数更是超101万。

除了李斌、雷军之外,诸如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哪吒汽车CEO张勇,以及百度CEO李彦宏等企业大佬,近期也陆续走入直播间,或是为自家产品站台、与用户交流产品,或是谈论行业热点话题、解答用户疑问。而另一边的360创始人周鸿祎,更是毫不掩盖想要成为“网红”的决心,不仅曾向东方甄选及董宇辉“取经”、做到一日三更,还在近期发布“红衣卖车征集令”,甚至一度成为北京车展的焦点。

一时间,企业掌门人开始直播俨然成为了一股潮流。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些身居高位,以往深居简出的大佬改变自己,从幕后走向了台前呢?

要讨论这股潮流产生的原因,首先要看到的就是时代的变化,即电商直播和网红经济的兴起。有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中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已达10.74亿,其中短视频用户的黏性最大,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151分钟,且有七成以上的用户因观看短视频、直播购买商品。

毫无疑问,短视频和直播如今已然成为最主流的娱乐、营销、信息传播方式,其不仅占据大量用户的时间、是最大的流量来源,还距离用户的钱包很近。而这也就意味着,对于有增长、流量焦虑的相关企业而言,短视频、直播已经不再是一种创新的营销手段,而是成为了“标配”。

换而言之,企业借助短视频、直播等营销方式,目的往往都是为了提高产品曝光度、增强市场认知,改善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最终实现拉升销量的目的。毕竟在供给十分丰富的今天,即便酒香也怕巷子深。

至于企业为什么要让掌门人亲自开播,甚至将其网红化、IP化,显然则是因为这其实是一种极具性价比的营销方式。说到底,老板亲自直播只是手段,本质仍是企业对市场份额的争夺。而关于这一点,最佳的例证或许便是马斯克。

在特斯拉坚持不投放广告的时代,在X(原推特)拥有过亿粉丝量的马斯克便凭借自己自身的强大号召力,为其带来了广泛的关注度。如今马斯克甚至将X整个买下,作为特斯拉,以及旗下SpaceX、StarLink、Neuralink等公司的宣传阵地。

其实国内也不缺乏这样的例子。正如周鸿祎所言,“小米汽车的火爆大家都看到了,雷军每天发两条短视频,也很有网感、影响力,团灭其他传统车商,这就是网红的力量”。在他看来,雷军等人至少帮助自己所在的企业节省了数十亿的广告费。再往前看,当年陈欧的聚美优品也曾红极一时,而那句“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更是家喻户晓。

马斯克、雷军等人已经证明,掌门人的“网红”身份可以对企业发展产生不可小觑的助力,甚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营销成本。而且在已经有人抢跑的情况下,即使是出于防御性的目的,其他参与者势必也需要有所行动。更进一步来说,企业家走出幕后、通过直播等形式与用户直接对话,也就有了一个与用户沟通的机会,从而拉近距离,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强调“回归用户”的时代。

即便抛开长远规划不说,部分企业家走进直播间,可能也是抱着直接帮助公司创收的打算。回顾近几年不难发现,企业家直接下场直播带货的例子并不在少数。例如早在2020年618期间,天猫方面就号称有600位总裁进行直播,其中包括华为、联想、苏宁易购等。而作为最早走进直播间的企业家之一,携程董事长梁建章就曾有过8场直播带货总额超过2.5亿元的记录。

就在不久前,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刘强东也以“采销东哥AI数字人”的形式空降京东超市、京东家电家居采销直播间,开启直播首秀。而结合京东加码布局内容生态和直播电商的动作来看,此举无疑也是在向外界展露其落实相关业务布局的决心。

而企业家直播带货能够取得不错成绩的原因,则在于对消费者来说,这种形式不仅意味着新奇、看热闹,还能使得他们在获取商品信息的同时、感受到来自企业高层的信任背书。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直播电商这个赛道的高速发展,用户对主播专业度的要求也已经越来越高。

在iiMedia Research的调查数据中就显示,近八成的受访用户会根据产品类型选择专业主播。此外艾媒咨询的分析师也认为,产品质量过关和主播带货风格符合大众口味才能赢取消费者的认同,同时还要具有专业性和娱乐性。

但出于种种原因,无论在可持续性、还是专业度上,企业家带货往往都很难与专业主播相比。虽然刘强东尝试的数字化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但由于不是真人出镜,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这个话题对于用户的吸引力。从某种程度来说,企业家带货的营销意义往往要大于实际意义。

更进一步来说,流量固然重要,但是比起流量,好的产品才永远是打动消费者的“必杀技”。所以如何将流量转化为销量、让用户从“看热闹”变为“真下单”,或许才是对这一众大佬的挑战。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