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想不明白,祝融号为什么会设计这样苛刻的唤醒条件,这不就像是给自己挖了个坑吗?
每天都在盼望着祝融号快点醒来,可是每天又都失望而归。
祝融号火星车已经沉睡了快一年了,距离当初预计的唤醒时间也已经快过去了半年。通过有关方面公开的消息我们可以了解到。祝融号火星车唤醒需要具备两个先决条件。
一.舱内的温度要高于-15℃
二.太阳能发电要满足火星车当天最小的用电量,要达到140瓦
第1个条件。舱内温度高于零下15℃,这一个点很好理解,温度过低,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缓慢,放电能力和冲电能力都很弱,显然这时唤醒的意义就不大,且存在过放电的风险。
第2个条件。太阳能发电要满足火星车当天最小的用电量,要达到140瓦。关于这一点。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本人也设计过多款使用太阳能进行供电的设备,包括一些需要超低功耗的带有自动休眠及唤醒功能的设备。有些设备的工作环境也是很恶劣的,甚至是在极弱光线下运行,系统在平时休眠。进入超低功耗最小系统待机状态下。电量不足时自动休眠,这也好理解。可为什么设计一个140瓦的下限呢?本身火星车是有电池的。完全可以平时让火星车处于休眠状态。只维持系统最小功耗。例如对外界温度以及光照情况和电池剩余电量进行周期性测量和判断。这个功能模块的耗电量是极低的,几乎等于不耗电。尤其是在现在火星已经处于相对较高温度的情况之下。都不需要对内部的设备进行加温保温。即使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量再低,通过几天或者几个星期的时间。将电池组充满电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一点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中,我都已经多次印证过了,而且我们平时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性能与祝融号上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性能完全不能比。我们平时用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实际发电效率单晶硅材料的也就17%左右;祝融号上用的可是效率高达30%左右的超高规格的昂贵的太阳能电池板,这种电池板一般只在空间站或者是卫星上这种高价值目标上才舍得使用。按说更容易保证发电量。
难道不应该是系统休眠后进入最小功耗状态,系统只维持对外界温度光照强度以及电量等基本参数的测量就可以了。这样的最小系统的耗电量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在火星冬季的时候,需要用一部分的电能来维持火星车内部的温度,这个也可以理解。可是现在火星已经到了春季了,温度已经高多了,完全不需要再使用电来维持设备内部的温度了。也就是说这时候发的电完全可以全部存到电池组里。火星车电池板上覆盖一层灰尘。即使这层灰尘很厚。也很难让太阳能板一点都不发电。而且从美国发布的祝融号火星车被沙尘覆盖的火星卫星照片看,沙尘覆盖的并不是特别彻底,还是可以看到一些太阳能电池板原来的颜色的。太阳能电池板具备一定的发电量是不成问题。就算太阳能电池板被沙尘严重覆盖的情况之下。只剩2%的发电量,假以时日,也可以将电池组充满电,之后将火星车唤醒,先不恢复与轨道器的通信。首先将电力用于将祝融号的电池板树立起来,抖掉灰尘,也就是用一直在宣传的祝融号所特有的“抖一抖”的绝招。
待灰尘被抖落一部分,发电量回升后。再与轨道器联络,不就可以恢复祝融号的工作了吗?为什么非要限制这个140瓦呢?这个条件太苛刻了,感觉就像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大的坑,让自己没有了纠错的机会,真是太奇怪了,我百思不得其解。按说祝融号的设计团队都是顶级拔尖的人才,他们不可能想不到这个问题。可究竟是为什么非要设计这个140瓦的限制条件呢?即便是发电量严重不足,祝融号也完全可以在电量不足时,间歇性工作啊。在不泄密的情况下,有没有了解内情的大神们帮忙解惑一下?也好解一下我们心中的疑惑,真的是想不明白了。虽说祝融号只是一台机器,可是我觉得在我们国人心里肯定也每天都在期待着它早日醒来,与我们大家打个招呼,让我们知道它还一切安好,继续完成祖国交给它的光荣使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