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行志愿者走进了云南昭通大关县的一个村庄,这里群山环抱,山路蜿蜒崎岖,已经鲜少能看到人家。

以前,村子里也住着几户村民,但因为山里条件的限制和当地政策的扶持,大多都已搬离到山下,远远望去一片空荡寂寥。

当目光再次放远,突然看见几间完好的泥土房,门前似乎还有两位老人在劳作。

大伙走近时,老人家热情地上前打招呼。

站在并不宽敞的院子中央,透过打开的堂屋大门,人们能清楚地看到屋子中央修建了一座约2米高的墓,墓前刻有石碑,隐约能看见上面刻着几行字,第一次见到的人难免有些不寒而栗。

根据老人的介绍,这还不是唯一的一个,在屋子的右边房间里,还有一座墓。

“谁会把墓地修在屋里呢?”

老人的怪异行为实在有些让人匪夷所思。

随着老人的讲述,一段他的人生故事逐渐被大家知晓。

老人名叫刘享武,已经81岁高龄,或许是因为经常劳动的关系,身体看上去十分硬朗,他和老伴彭氏已经在山里住了几十年。

从结婚以来,夫妻俩的感情一直很好,唯一遗憾的是他们这一生没有生育儿女,也正是这个原因,刘享武就想着要早些为自己和妻子的身后事打算。

刘享武为人老实勤快,虽然读书少,但是特别肯下力气,他相信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一定会让日子过好,所以年轻的时候,不管什么脏活累活他都愿意去干。

当刘享武年过五旬,身上也有些积蓄时,他想着是时候修建墓地了。

但是修在哪呢?

左思右想,刘享武和妻子商量着既然膝下无儿无女,将来这泥土房也不会有人继承,不如就把墓地修在屋里,他和妻子一人一座墓。

当时,家里总共就三间房,除了堂屋外,两边各有一间住房。刘享武决定将妻子的墓地建在堂屋,自己的墓地建在堂屋右边的那间房。

紧接着,他就请来工匠,开始挖墓地刻石碑,没过多久两座墓地就建成了,总共花费了970元。在80年代,这也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

墓地建成后,刘享武总算了却一桩心事,但他们毕竟还要在屋子里生活,房子本来就不大,如今可以用的空间更是有限了。

妻子的墓地修建在堂屋,距离大门也就一米的距离,以往饭桌可以摆在堂屋中央,但是现在老两口就只能将饭桌摆在墓碑前,生活用品也都只能摆在墓地两边,床榻则在刘享武的墓地前。

在那之后,妻子彭氏又50元买了口棺材,可家里实在找不到放置的地方,最后只能和刘享武的棺材一起放在堂屋内的坟墓上。

因为墓地的修建,屋子里的光线并不是太好,尤其是右侧的卧室,即使在白天走进去也是漆黑一片,必须借助电灯才能看清。

春去秋来,老两口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就这样,他们和自己的墓地一起住了三十余年。

农民都是“靠天吃饭”,这里雨季水源充足,但是到了旱季用水就十分困难。为此刘享武就挖了一个水池,可是在干旱时这些水还是不能满足生活所需。

早些年身体硬朗时,他和妻子还会养些猪和牛羊,在田地里种些粮食,也能够自给自足。随着年龄的增大,最后只能在附近的地里种些日常吃的蔬菜。

村子里之前有六户人家,由于交通不便,大家曾一起商量着每户出点钱把路修好,刘享武也出了一万多元,然而路还没通,地质灾害引发的巨大落石就将路给堵住了。

后来,村里动员大家都搬到山下居住,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交通条件都会比现在更加便利,等到其他几户人家都搬完了,刘享武家也没有丝毫动静,当地工作人员好几次上门来劝,可老两口说什么也不肯搬走。

在刘享武看来,搬到山下条件固然好,但是没有田地也就不能种菜,况且墓地还在这儿,讲究“落叶归根”的刘享武便决定一辈子都待着山里。

既然老人不愿意搬,当地部门也不再勉强。刘享武是村里的低保户,再加上一些爱心人士的帮扶,生活上也基本能够满足。

虽然老人无儿无女,但也不是一个亲人都没有,其实他还有6个侄儿,不过都住在山下。

在记者的采访中,其中一个叫刘高军的侄儿说:有时一些好心人不方便来山上,就会将米面等食物送到他家,再由他带上山来给伯伯。

至于对老人家在屋里修建墓地一事,刘高军说小时候来伯伯家玩,对这墓也有些印象,不过因为是亲人,也就不会感到害怕。

有侄儿和好心人的关怀,这也让老两口的晚年感受到难得的温情!

刘享武和老伴约定:无论谁先离开这个世界,都按照原来分配的方式埋葬,留下的那个人继续坚守,以后这几间房子也不用拆,关上门就可以了。

说到自己的后事的时候,刘享武总是很坦然。

人生难免有遗憾,既然无法改变现实,那就试着改变心态吧!

刘享武和妻子在那大山深处的一方小院,一起携手走过了几十年的岁月,哪怕当长眠于地下时,也要相依相伴。

如今,墓地建在家中已有三十余年,对于刘享武的做法,一开始或许难以接受,但看了他的故事,到现在或许也可以理解。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