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继位当晚,驾返潜邸,到底有着什么目的?
       别怀疑,就是为了诛杀邬思道!
       当然,这只是雍正见到邬思道之前的想法,见到邬思道以后,尤其是邬思道提出“半隐”的想法后,雍正便打消了除掉邬思道的念头。
       接下来的这段对话,看似稀松平常,但却步步充满了杀机,邬思道稍有不慎便会一命呜呼,而雍正则始终在“杀”与“不杀”之间徘徊。


       只是一夜之间,胤禛便从“雍亲王”变成了“雍正皇帝”,饶是感情再特殊,饶是关系再亲近,邬思道再见胤禛,还是赶紧认清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郑重改变了称呼:
       皇上
       职场也好,官场也罢,别管以前如何,只看现在怎样,别管他是你的同学,还是朋友,关系再亲近也要拎清自己的位置,切不可胡乱攀关系,更不可重复以前的交往模式。
       一定要记住,权力的掌握,地位的提升,足能彻底改变一个人!
       当然,面对邬思道,胤禛还是给出了该有的客套:
       你还是你,我还是我,不要做这生分模样
       你别管领导怎么说,那只是他用以维护自己领导形象和谦虚风评的必须,和你没有任何关系。
       领导让你叫“大哥”,那是领导看得起你;你真就叫了“大哥”,那就叫不懂规矩!
       试想一下,如果邬思道仍然称呼胤禛为“四爷”,甚至以拥立功臣自居,胤禛心里会怎么想,邬思道又会落得何种结局?
       然后,胤禛开始“此地无银三百两”,开始解释返回潜邸的原因:
       今晚这一见,十分难得啊,只在家里住一宿,过了明天就又是一个忙法了
       记住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只在家里住一宿”,等会要考!
       按理说,孝子守灵,今晚我不该回来,只是乍逢大变,宫里情形不明,回来略住一住,顺便来看看你
       刚进门的时候,胤禛谁也没问,直接就是“邬思道何在”,现在就变成了“顺便来看看你”,如果是为了赶回来感谢邬思道的辅佐,用“专程回来看看你”是不是更加合适?胤禛之所以刻意隐瞒自己的“专程”,就是为了掩盖某种隐藏的目的。
       再请注意胤禛的这句“孝子守灵,今晚我不该回来”,等会也要考!
       老十三也是太费事了,有个丰台大营还看不住这个院子吗,用得着把顺天府和善扑营的兵给调来吗
       刚刚升级成为雍正皇帝,而且继位过程又是如此凶险,畅春园的情形晦暗不明,京中的局势更是不好把握,胤祥调兵拱卫雍亲王府本就是无可厚非的操作。
       更何况,胤祥再是嚣张,如此大规模的调兵遣将,而且还横跨部门、横跨系统,必须要先请示了雍正才能施行。
       也就是说,胤祥的安排,雍正非常清楚!
       既然如此,他为何还有如此抱怨?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证实此番军事调动的幕后指挥!


       来听听邬思道的回答:
       皇上,是我叫十三爷这么办的。五路人马平素不相统属,共同护驾,十三爷居中指挥才不至于出意外,这个时候越小心越好啊
       好心当然是好心,就是为了保证雍正皇帝的绝对安全,但邬思道竟能指挥胤祥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武装调动,雍正能不担心?
       没当皇帝之前,邬思道再怎么安排都不为过,那是为了胤禛的安全着想;
       当了皇帝以后,邬思道再指挥胤祥进行武装部署,就会立马具备潜在威胁,甚至谋反机会。
       对于雍正皇帝而言,你有谋反的能力就是错,再有谋反的机会更是错上加错!
       所以,雍正随后给出的回应,绝不是什么奉承,而是真心不高兴了:
       既然是邬先生安排的,自然是万无一失啊!你的名分,容朕慢慢安排吧
       翻译一下这句话:知道你能,知道你有功,你如此表现不就是为了提醒朕不要忘了你的贡献,必须给你一个交代吗!
       邬思道明显听出了雍正的不满,赶紧给出解释,正式开启了自保模式:
       皇上误解臣的意思了,臣根本就不是为官之人
       领导误会了,真没那个意思,我压根就不是当官的人!
       至于原因嘛,且听我慢慢道来:
       历朝历代,哪有一个瘸子立于庙堂之上的?倘若皇上启用了臣,虽至公也不公,虽无私也有失,岂不有伤圣德?
       首先就是我的形象问题,这是客观事实,更是朝廷明确规定的硬杠杠,你当然可以力排众议,让我出山为官,但这种公然违背祖制、大胆违背传统的操作,将会严重伤害你的帝王形象。
       你能这么安排,我也不能这么接,岂能有伤圣德!
       臣原是先帝朝的犯罪之人,如今皇上克成大统,就启用先朝钦犯,到底是先帝朝当年抓臣抓错了还是皇上如今用臣用错了?
       康熙朝,邬思道获罪;雍正朝,邬思道却能立于朝堂;别人就算嘴上不说什么,心里也会嘀咕雍正的忘本,甚至公然对抗先帝,更会严重影响雍正的正面形象。
       臣虽然小有才气,确实阴谋诡计,皇上行的是光明正大之道,用的自然是光明正大之臣。臣在潜邸十多年了,蒙皇上言听计从,纵然有些才智,也早已用尽耗光了。如同已经熬干的药渣,何堪再用啊
       最后一个原因,既是邬思道替自己解释,更是邬思道对雍正皇帝的提醒:你现在是皇上了,哪还能再有阴险手段,我已经没用了!


       皇上应该如何?
       要正大光明,要君子正道,要坦坦荡荡!
       你已经当了皇上,还能再施阴险手段,置我于死地?
       更重要的是,邬思道想要提醒雍正皇帝:我的才能已经耗尽,再没能力对你产生任何威胁,你压根就不用杀我!
       一番经典的自救言论以后,雍正皇帝除掉邬思道的想法开始动摇,但他却给出了这样的论断:
       看来,你比我幸运呐!
       为什么幸运?
       你能耍些阴谋手段,我就不能,这就是幸运!
       但是,你也别高兴
       的
       太早,你总要有个去处,这个去处如果选不好,我仍会杀你。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先生想怎么隐
       隐于朝,邬思道已经明确表示了不可能!
       那么,邬思道就只剩下两种选择:“隐于市”或者“隐于野”。
       隐于市,邬思道就有散播雍正皇帝负面信息的可能,该杀!
       隐于野,雍正皇帝始终都会担心邬思道复出,万一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那还了得,同样该杀!
       也就是说,不管邬思道如何回答,雍正皇帝都有理由继续杀之!
       然后,邬思道的大智慧就来了:
       臣想半隐
       第一,臣孑然一身,身无分文,倘若全隐,必然饿死,第二,臣和皇上君臣际遇十几年,一朝离别,皇上一定会想念臣的,臣也一定会想念皇上的,臣若全隐了,万一皇上想念起臣来,却找不到臣,臣心何安呐
       因此,臣想找一个既能吃饭,又能让皇上找到臣的地方,半隐起来,
       既使
       臣在有生之年有所依靠,又全了我们君臣这段恩遇,皇上
       你担心我会散播谣言,我就躲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你担心掌握不了我的行踪,我就找一个能让你找到的地方待着;
       更重要的是,邬思道还强调了自己“必须挣钱”的关键想法,邬思道的挣钱之道,除了当先生,就是当幕僚,再加上“随时能让皇上找到”的前提限定,邬思道的去处就能基本固定,只能是类似年羹尧或者李卫这些“自己人”府邸。


       这就是邬思道的精明之处,既躲开了你,还能保证活在你的监控之下,雍正皇帝的杀心突然就消失了一大半:
       那就依了你
       眼看两人的交易已经达成,张五哥进门通报了一个消息:
       启禀皇上,十七阿哥求见
       请注意雍正皇帝听见这个消息的第一个反应,下意识反应,先是低头看了看怀表,然后再给出了回应:
       叫他进来吧
       为什么要先看看怀表?
       确认时间!
       为什么要确认时间?
       因为早有约定!
       这个时候,十七阿哥能有什么事,非要这个时候求见?
       别忘了我们前文划的重点,刚回到府邸,雍正皇帝就已经给出了强调:孝子应该守灵,今晚我不该回来!
       皇帝尚且需要守灵,十七阿哥怎么就敢擅自跑了出来?
       原因只有一个,他另有任务,而且还是雍正皇帝亲自安排,甚至还约定了行动时间,雍正皇帝和邬思道聊的太投入,忽略了约定时间,张五哥进来通报,雍正皇帝才想起自己曾经的安排,才会有了低头看表的下意识动作。


       再看邬思道的反应:
       四爷,哦,皇上,今非昔比,您不宜擅听擅见呐
       清醒如邬思道,也有称呼错误的时候?
       这说明邬思道紧张了,更说明邬思道清楚十七阿哥的任务就是来除掉自己!
       再看雍正皇帝的反应:
       老十七是我,是朕的兄弟,怎么好给他闭门羹吃呢
       又是一个自称错误,这说明雍正皇帝也紧张了或者纠结了,杀心已然慢慢消失,但又突然被十七阿哥大乱了思绪,到底该怎么办,他已经陷入了混乱。
       邬思道不能坐以待毙,直接越过雍正皇帝给出了指示:
       你回十七爷的话,皇上稍息片刻就要进宫,如有公事请他转告张廷玉处置;要是关防的事就请十三爷处置;要是私事,你就说天子没有私事
       一通安排以后,邬思道才谨慎地问了问雍正皇帝:
       皇上,您看这么回话行吗
       雍正皇帝“在家住一宿”的说法,为什么让邬思道擅自改成了“稍息片刻”?
       “住一宿”,是因为雍正皇帝需要等十七阿哥前来执行任务;“稍息片刻”,是因为邬思道要告诉十七阿哥,任务取消了,雍正皇帝不杀我了,你不用等了!


       邬思道的最后一问,翻译过来就是:我已然如此,你能不能别再杀我!
       雍正皇帝始终没再说话,算是默许了邬思道的自救,到底被动全了一段君臣际遇的佳话!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