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在江苏无锡一个破旧的平房里,一位形神消瘦、双眼皆盲的老人抱着一个录音机,激动的说:
“这是我的声音。”
彼时录音机里正播放着的是二胡乐曲《二泉映月》,而老人正是此乐曲的创作者
阿炳
。
1978年,著名日本音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听到二胡弹奏的《二泉映月》后,当场双膝跪地,满眼含泪的说:
“这个音乐只能跪着听”。
都说音乐无国界,跨越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因为一曲《二泉映月》,阿炳和小泽征尔的思想产生了微妙的共鸣。
那么《二泉映月》到底是什么样的一首乐曲?阿炳作为一个盲人,又是如何谱写出这一受世人瞩目的乐曲的呢?
他都苦难仿佛一出生就已经注定
或许所有的天才都需要经历苦难的磨练,著名如爱迪生是如此,梵高是如此,贝多芬是如此,阿炳也是如此。
阿炳的一生用跌宕起伏来形容都有些委婉。
阿炳原名叫华彦钧,是江苏无锡人,与所有备受期待的孩子不同,阿炳的出生带着原罪,
他是道士和寡妇私下结合的产物。
他4岁丧母,而后寄居婶娘家中。作为私生子又寄人篱下,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一直到8岁,父亲华清和才以徒弟的名义把他带到身边教养。
华清和是无锡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有着很高的道家音乐造诣,
他在教养阿炳的时候发现了阿炳优越的音乐天赋,
从此对阿炳尤其的严格。在寒风中练习敲鼓、手腕系沙袋拉二胡、弹琵琶弹到手指出血,这些对阿炳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在华清和的严厉教导下,阿炳12岁的时候就已经是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成为了世人眼中优秀的“小天师”。如果不出意外,阿炳也会成长为一个优秀的道士,
但是命运的轨迹却是常常出人意料的。
华清和去世后,继承了雷尊殿的阿炳开始流连烟花场所,
沉迷鸦片带来的短暂快感。
在阿炳的挥霍无度中,雷尊殿的名声一落千丈,生意也大不如前,于是其他道士联合起来把阿炳赶出雷尊殿。屋漏偏逢连夜雨,
此时阿炳因为染上梅毒没钱治疗,最终导致双目失明,
无奈的阿炳走上了卖艺之路。
即使身处黑暗他也坚持靠自己的双手吃饭
即使瞎了眼,生活穷困潦倒,阿炳也坚持靠自己的双手赚取生活所需。
不做乞丐,这是阿炳最后的坚持。
从此在无锡的街头巷尾,多了一个戴着黑色圆框眼镜、身穿破旧长衫的身影,他身上背着一把琵琶,手上拿着一把二胡,每到人多的地方,就会停下来拉上几支小曲儿。
一开始阿炳弹奏的都是些吴侬软语的江南小调,但听众寥寥无几,有时候一天下来都赚不到一个铜板。在清末民初那个动荡的年代,有钱人听曲自有花楼酒肆,民间百姓终日为生计而奔波,谁有那个闲情逸致来听江南小曲儿呢。
穷则思变,阿炳在困境中开始寻找新的谋生方式。他游走街头巷尾,总能听到许多民间趣闻,
于是他尝试着把民间资讯与音乐相结合,通过弹唱的方式说出来,这一说新闻的方式出人意料的受到了大众的欢迎。
于是阿炳每天一大早都要出门到人群密集的酒楼门口搜集各种新闻资讯,然后再把听到的故事编写成小曲儿,配合拉二胡或者弹琵琶说唱出来。既有故事情节,又有乐曲的韵律,阿炳独创的这种说新闻的方式在当时来说可谓是一个大胆的创新,
这显然是中国说唱音乐最初的雏形。
如果说阿炳早年的音乐成就多受到道教音乐的影响,曲调华丽旖旎,而中年以后,
在黑暗中游走的阿炳,精神世界更多的偏向了普通大众
,它的这一变化也通过音乐体现了出来。这个时候阿炳的音乐中更多的是积极向上的音调,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趣事,甚至还有对恶势力的愤怒与勇敢。
比如阿炳在卖艺期间,曾听说一个地主家中打死童养媳,童养媳家人求助无门的故事。阿炳便把这一故事变成说唱新闻,到处传唱。后来地主家中迫于压力,只好给童养媳家人适当的补偿。
而在抗战期间,阿炳还用他的说唱鼓舞了不少民众。他在听说上海抗战的新闻后,内心有感而发,用一只二胡当众说唱了《十九路军在上海英勇抗击敌寇》,让听众心潮澎湃。
阿炳身处黑暗,内心却向往光明。即使身处社会最底层,阿炳依然坚持一个中国人最基本的底线,他用音乐表达内心对革命事业的支持,对侵略者的愤怒。这一时期,阿炳的音乐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娱乐,而有了更深刻的思想内涵。《二泉映月》也在这个时候酝酿在阿炳脑海中。
逐渐成熟的音乐之路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占无锡后,阿炳随着众人一起逃离无锡,来到了董催弟的家乡。就是在这个时期,阿炳开始创作《二泉映月》。
董催弟是阿炳的妻子,她早年死了丈夫,孩子们长大后也离开了她,遇到阿炳后,两个人就一起搭伙过日子。
虽然日子过得艰苦,但是董催弟每天都会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照顾阿炳的生活起居。每当阿炳外出卖艺时,董催弟就作为他的眼睛陪伴身侧。身边有人相伴,日子也显得不那么难熬了。
阿炳逃亡来到董催弟家乡后,依然靠卖艺为生,但是这个时候政局动乱,听说唱新闻的人也少了,阿炳和董催弟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回想到自己这一生的多舛命运,阿炳不禁悲从中来,拉响了手中的二胡。二胡声哀怨婉转,如泣如诉,让听者伤心闻者落泪。这便是《二泉映月》的雏形。
最初的《二泉映月》是阿炳感叹悲苦生活所作,但阿炳却又并不局限于一种弹唱方式,他总是在反复修改这一乐曲,而乐曲也会随着阿炳的心境而起伏变化。
音随心生,阿炳对二胡的掌控力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这当然得益于阿炳从未懈怠的练习。阿炳对音乐热爱到了极致,而且他不局限于音乐的种类,只要是好听的乐曲,他都愿意去学习,并与自己的二胡技巧相融合,创造出独属于自己的二胡弹奏方式。
曾经为了学好一曲《梅花三弄》,阿炳六度拜师,取长补短,最终弹奏出他心目中完美的乐曲。
后来录音机开始流行,音乐的流传也越来越广泛,阿炳听到了不同于江南小调的广东音乐,其中明亮高亢的曲调深深刺激了阿炳的内心,他虚心向广东音乐爱好者请教粤胡的弹奏方式,大胆创新,终于弹奏出了独一无二的二胡曲调。
经历了动荡时局,更懂得珍惜抗战胜利的果实。
无锡解放后,阿炳又回到了无锡城,此时他的内心更多的是对新生活的憧憬,当他再次奏响《二泉映月》的时候,又给它融入了新的生命。
乐曲中既有对自己悲惨一生的感叹,也有了对抗命运的勇气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无锡城的各个角落都曾有阿炳奏响《二泉映月》的身影,而无锡城的百姓也都对《二泉映月》的旋律了如指掌,更有许多音乐爱好者在阿炳的熏陶下,学会了《二泉映月》的演奏。
如果不是阿炳,谁能想到其貌不扬的二胡,竟能奏响如此美妙的乐曲呢!
他的音乐走上国际舞台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阿炳从清末民初走来,经历了封建社会的压迫,也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他的音乐代表了那一时期民间传统音乐的最高水准,也终于迎来了属于它的辉煌。
195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杨荫浏听到《二泉映月》的二胡曲,顿感惊为天人。当得知《二泉映月》的创作者竟然是一个没有经过任何系统学习的街头艺人,
杨荫浏深受震撼,他当即决定要到无锡拜访阿炳。
出于对民间传统音乐的热爱,杨荫浏为阿炳录制了《二泉映月》。当时阿炳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他依然全力配合乐曲的录制。从此,阿炳这个名字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
也正是这一次的录制,把我国二胡音乐推上了新的高度。
后来,阿炳被邀请到无锡一个汇演舞台上演出,当了半辈子的卖艺人,这是他第一次正式登台演出,也是唯一的一次。当时阿炳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糟糕,但是面对热情的观众,他倾注全身心的热情为大家演奏了《二泉映月》,
听着观众的欢呼声,阿炳感觉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了。
此后,阿炳都身体状况急转直下,没过几天,他就因肺病吐血离世了。他并不知道他留下的《二泉映月》将在整个国际音乐界掀起多大的巨浪。
1959年,我国把《二泉映月》的光碟赠送给国际友邻,从此《二泉映月》走向国际舞台。乐曲中包含的人生悲苦和不屈精神跨越了国界,让每一个听到的人深受触动。
《二泉映月》还多次被包括美国、德国、法国在内的各大乐团改成交响曲并进行演奏。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是《二泉映月》中包含的深厚情感却是世界性的。这也是它能走向国际舞台取得成功的原因,阿炳也因此被誉为天才艺术家。
阿炳这一生创作的曲子多达两百多首,但最终流传下来的只有《二泉映月》《听松》《寒风春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等六首乐曲,其中前面三首是二胡曲,后面三首是琵琶曲。
这些乐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二胡和琵琶的最高水平。中国音乐理论家吕骥也曾评价:阿炳的音乐作品是我国当代音乐最杰出的作品。由此可见,阿炳的艺术成就前无古人。
结语:
阿炳的一生是苦难的,他孤儿似的孤独长大,在有了财富之后一度迷失自我成了浪子,再到最后落魄潦倒卖艺为生。谁也说不清是阿炳自己造成了苦难,还是苦难成就了阿炳。在黑暗中颠沛流离半生,经历了世间诸多磨难,他却始终怀着赤子之心,最终创作出成就卓绝的乐曲。
阿炳的一生是悲剧的,却也是幸运的。幸运在于在生命的最后,他挚爱一生的音乐创作终于得到世人的认可。人的一生之中难免经历磨难,你面对困难的态度往往决定了你的高度。在最苦难的时候,阿炳也没有放弃自我,他坚守了自己最后的自尊,坚持靠自己的双手吃饭。不管任何时候不放弃自我,这种精神在任何时候都值得人们学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