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VS存钱:一个跨越二十载的热议话题,其结果已然清晰——在多数情况下,买房的投资回报远超存钱。以北京为例,在过去二十年,一套百平米住宅从三十万跃升至千万,而同样的资金存入银行,至多只能翻倍至六十万。这样的涨幅不仅限于首都,全国众多城市房价均有十几甚至几十倍的增长。
然而,最近2年购房问题依然充满争议,原因在于房价与民众收入之间的巨大鸿沟。当前,全国百城平均房价收入比高达9.2,远超合理水平。即便近2年房价有所回调,但购房压力依然沉重。
对于房价的未来走势,市场观点纷呈。一方坚定看好,认为房价只是短暂回调,未来仍将上涨并创新高。如孟晓苏专家所言,当前限购政策抑制了购房需求,一旦政策放宽,房价将迅速反弹。董潘教授亦持相似观点,他认为我国城镇化仍有空间,大量农村人口将进城,房价上涨在所难免。他甚至预测未来北京房价将达到八十万每平米。这些看涨者更倾向于将资金用于购房,而非储蓄。
尽管有一种观点认为房价会继续下跌,理由是我国的住房资源已经相对过剩,且房地产行业已高速发展30多年,似乎失去了进一步上涨的动力。然而,房子并不仅仅是投资的工具,更是生活的必需品,家的象征,承载着归属感和安全感。特别是在城市中,房子与爱情、婚姻、孩子的教育以及社会福利待遇紧密相连。
因此,在考虑购房时,我们不能仅仅从投资的角度出发,更要考虑居住的需求。对于刚需购房者来说,近年来房价的下跌确实为他们提供了购房的机会。然而,在今明两年,楼市的发展将如何?我们是应该把握时机购房,还是继续存钱观望?楼市已经释放出三个重要信号,让我们不再被误导,做出明智的选择。
第一信号:大规模救市开始,再次开启去库存
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住宅用地供应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商品住宅去库存周期超过36个月的城市暂停新增用地出让,其中就包括武汉和福州,18-36个月之间的城市减少土地出让数量。也就是说,这是在从源头上停止住房供应。与此同时,针对目前市场中的住房库存,各地已经开始了新一轮去库存计划,其中不仅包括放开限购政策、降低首付比例和降低房贷利息,同时各地政府也开始下场收房,同时拆迁也开始扩大规模。
可以看出,这一系列的政策都是为了降低楼市库存数量,以此让楼市回归到供需正常的水平。但是随着这些政策的不断实施,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房价走势将逐步稳定下来,一些一二线热点城市房价甚至会迎来反弹上涨的情况。
第二个信号:楼市供需逆转,住房资源过剩明显
近年来,我国楼市最为显著的问题便是住房资源的过剩。据统计,全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已超过40平方米,这一数字足以说明住房资源的充足程度。更为明显的是,央行数据显示,超过96.86%的城镇家庭已拥有住房,且户均超过1.5套,更有超过40%的城镇家庭拥有2套以上的房子。
结合我国目前63.89%的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44%的户籍城镇化率来看,城镇家庭所拥有的房子数量已经足够满足所有城市中的人居住需求。这意味着,尽管住房资源丰富,但大量房产集中在少数炒房客手中,导致了资源的错配。
而近两年,随着房价的逐步回落,许多炒房客开始转变策略,不再盲目购房,而是选择抛售房产。这导致二手房市场挂牌量激增,新房市场的新建商品房库存也在持续上升。这一现象明确告诉我们,楼市的供需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因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楼市的第二个信号是住房资源的过剩和供需关系的逆转。这一变化对于楼市的长远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第三个信号:住房选择的多元化——不再局限于购房
曾经,购置房产几乎是解决居住需求的唯一途径,因为在租房市场中,租客往往无法享受到与购房者同等的权益保障。然而,时代的变迁与政策的引导正在逐步改变这一局面。近年来,国家对于住房市场的调控力度不断加强,旨在为广大民众提供更为多样化的住房选择。
例如,住建部就明确提出,应加速构建完善的住房租赁体系,并推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产权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这些政策的出台,不仅为低收入人群和年轻一代提供了更多的住房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购房压力。
随着住房租赁市场的逐渐成熟和权益保障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转变观念,认为租房同样可以满足居住需求,不必急于购房。这种住房选择的多元化,不仅体现了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态度,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以上3个信号可以看出,最近两年的房价以下跌为主。所以到底是买房还是存钱,答案已经很清楚了。对于刚需购房者来说,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自己又急需房子的话,现在是买房的好时机。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也没有必要太着急买房,等两年有经济能力了再买房也不迟。而对于目前这种房价走势,根本就不适合投资房产,所以不建议以投资为目的购买房子。
也就是说,在今年两年,房价走势已经很清楚了,别再被人误判了。而到底是该买房还是该存钱,这就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来决定了。对于刚需,在自己觉得合适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买房,而对于本身就有房子的人,最近两年还是建议将钱存在银行更保险一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