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谷雨星球
ID | guyujihua2021
作者 | 王莹

那些考进藤校、牛津剑桥的中国孩子,都来自什么家庭?又有什么共性呢?进入名校后,又会遇到什么挑战呢?
诚然,我们有国外的研究可以参考。比如哈佛经济学教授Raj Chetty去年发表了一篇论文,迄今为止第一次量化了父母收入对学生进入名校的概率影响的数据
但在国内,这个课题的研究一直处于空白。

这份研究在美国也引起了轩然大波,各大主流媒体纷纷报道
直到Study Gods: How the New Chinese Elite Prepare for Global Competition《学神》出炉,让这个教育界好奇的追问,第一次有了针对中国家庭的社会学深度观察。
作者姜以琳是藤校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系博士,上海纽约大学助理教授,在7年的时间里,她追踪北京顶尖中学的28位学生的人生。
这些学生中大多被美国常春藤、牛津剑桥等录取,毕业后的薪资也是同龄人平均薪资的10倍以上,且因为受过极其良好的教育,他们的舞台早就不局限于国外,而是遍布全球。

这本书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的开创性使其出版不久拿下了皮埃尔·布迪厄教育社会学最佳书籍奖,这是美国社会学最负盛名的奖项之一。
这本书也是第一本关注非美国案例的获奖著作,姜教授也是历史上第一位非美国获奖者。
她把中国家庭对名校的投资比喻为一场纸牌竞技游戏,那些能赢的父母和孩子看起来都非常松弛——
「而这种松弛感,其实是一种特权。」

姜以琳教授的研究发生在北京最顶尖的五所高中,聚焦于28位学生在十一年级和十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这些北京高中生既有冲刺高考的本部学生,也有申请国外大学的国际部学生。
无论目标大学在哪里,他们有许多共同特征
首先从教育资源来看,他们都有北京户口,这是他们能够享受北京最优质教育资源的基础条件。
其次,他们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成绩非常优异,中考成绩是全市前5%,进入以99%的一本升学率、盛产高考状元而闻名的顶级高中。
再从家庭背景来看,家庭也为孩子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经济、社会、文化资源
他们的父母都是80年代第一批大学生,研究生、曾出国留学,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授。而且,经济收入是中国城市家庭收入前10%的两倍,大多数是中产及以上家庭。

纪录片《真实生长》里拍了三个北京十一学校的学生,高中生的思想就非常深刻了。
为了更清晰地看到他们在竞争中面临的不同境地,以及他们的应对策略,姜教授以「分数」和「可感知的努力程度」作为两个衡量标准,将这群已经是「人中龙凤」的学生又做了金字塔式地位区分——
学神、学霸、学渣和学弱。
简单来说,学神就是看起来根本不努力却成绩仍旧优秀,学霸成绩好,但一看就是非常努力的人,学渣是成绩不怎么好,但也不学习,学弱则是鄙视链的最底端,明明已经非常努力了,就是学不出来。
「可感知的努力程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松弛感。
而那些用越松弛的态度获得越高的分数,越优秀成就的孩子,就是被大家顶礼膜拜的学神。而学神也乐于表现自己的松弛,这是一种区分你我的方式。
这让我想起一个词「斯坦福鸭子」,指的就是斯坦福的学生就像鸭子游泳一样,哪怕脚掌在湖面上拼命划,但湖面上看起来仍旧是很松弛的。也有不少一线国际高中的学生告诉我,同学们都看起来很会玩也爱玩,装作漫不经心,但都在私下疯狂加码努力。
而在姜教授的观察中发现,真正的学神是基本不会偷着学习的,天赋极高,反倒是其他三类学生会偷着做题和练习。
那为什么其他同学,也要假装不努力呢?
在姜教授看来,松弛感代表了一种稀缺资源。
「他们展示出的松弛感也是精英区分你我的一种方式,松弛感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从小培养出来的,是经验的堆垒,你需要见过很多的世面,去过很多的地方,见过不同的人,没有这些经验的从小积累,就没有办法获得松弛感。
而那些能够从小培养孩子松弛感的家庭所具备的条件,假期带孩子出国旅行,父母跟孩子的定期聊天,有能力筛选最适合的资源等。
这也正是中产及以上父母也很少意识到的「教育特权」。
顶级大学要的也是那些具有松弛感的学神,而这是那些紧绷着的家庭最难以模仿的一步。

姜教授出生于台湾一个高知家庭,也继承了父母的文化资本,求学顺风顺水,各个专业都在教什么,学界更看什么选题,做什么研究才能拿高分,她都耳濡目染一清二楚。
「从那个时候我开始意识到,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在这场游戏中,父母手上有什么牌,有什么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源,决定了能否为孩子避免潜在的障碍和失败。」
姜教授引用了社会学家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观点,教育是被所有人共识为一条重要的途径。
参与调查的这批父母大多是60后生人,孩子是90后,姜教授把他们定义为「中国第一代需要孩子复制自己精英地位的家长」
他们利用自身的成功经验,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成功获得大学录取,还在孩子未来的事业、职业中提供有益的协助。
其中一位妈妈在面对「如果孩子考不上清华北大怎么办?」这样的难题时表示,如果考不上,孩子有三条路可以选:1)复读一年,考上的机率会更大2)申请香港的大学3)申请国外的大学。
这位妈妈并不是仅仅给出了方案,对每一种方案如何具体实施和操作她都有充分的准备,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父母如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般,达到目的。
无论如何,获得一个名校录取,是他们对孩子的「兜底」

在种种的支持下,这些北京顶尖高中的学生们一路「厮杀」到国际竞争中——进入名校,留在全球各地工作,最终跻身为国际精英中的一员。

每年海外大学的申请,北师大实验、人大附中等北京顶尖中学,总是能拿到几乎最多的藤校和Top30录取(滑动查看)
而也正是因为父母的兜底,这些孩子的试错机会就更多了。尤其是经济支持。随着美国部分私立大学暴涨到9万美金一年,出国留学的费用就更高了,还有在申请前的各种培养费用。
我们曾写过这样一段话:现在爬藤,仿佛就像是爱马仕配货。谷雨星球做过估算,要想培养一个爬藤的孩子,高中三四年的校外花费就得上百万。
姜教授在书里提到过一个典型故事:有一个学生因为SAT考试成绩不够理想,一年之内往返新加坡5次,其中包括机票、酒店、报名费,就是为了能让孩子能在分数上更高一点。
追求最好永远是精英家庭的目标。她在那所顶尖高中见过见到过一副巨型世界地图,在上面标出了学生们的目标——麻省理工、斯坦福、哈佛、普林斯顿、耶鲁、剑桥、牛津等16所大学。
其他大学都不配称为一流,这也难怪为什么加入爬藤战场的精英家庭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舍得投入。

然而,有意思的是,孩子们都觉得父母没做什么。父母也常说自己没做什么,孩子最辛苦,还时常愧疚自己做得还不够。
举个简单的例子,书中的郭先生是当年全省考试的头部选手,儿子却一向成绩一般,他们就动了出国的心思。但是考虑到青春期儿子的叛逆,不愿意出国,他先是给儿子报了一个美国暑假访校项目,15天的旅程结束后,儿子说「我一定要去美国。」
在这些家长中,他们常说:「孩子的人生应该由自己决定」,却会在不经意间进行引导,或者说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
比如为了郭先生会有策略的跟孩子进行出国目的地的讨论,一开始还会假装不同意让儿子以为爸爸是被自己说服的,同时在选择留学中介上也是如此,最终申请进入了美国一所TOP大学。
一切都在朝家长预设的方向发展,儿子却觉得父母什么也没做:「他们根本帮不上什么忙。」
「父母也总觉得自己没做什么,但付出的可太多了!」
在姜教授看来,精英父母往往是很擅于谋略的,他们看得到10步以外的距离,并且懂得如何让孩子心甘情愿走过去。他们不仅是父母,也是经纪人,是心理咨询师……
这莫不也是一种牛娃父母身上,令人羡慕的养育智慧。
姜教授的研究贯穿了七年之久,从最初的高中阶段,一直到这些学生进入大学、研究生、职场。
她看着他们从美国顶尖名校跳到英国牛剑继续攻读研究生,或者在国际市场上游刃有余地转换着高薪的工作,真正成为了世界精英,实现了父母的目标。
但是,她也观察到「天生拿到好牌的人很难意识到自己享受了特权。」
她在书中提到了一个故事。有个女孩高三那年想要申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申请截止的几个小时前,她突然感到很焦虑,于是就打电话给自己的顾问,说必须要再改一版文书,让对方在一小时内再做一轮修改,要知道,那时已经是接近凌晨了。
身为一个国际教育媒体从业者,这样的故事我不知道从一线老师口中听到了多少:「他们觉得自己理所当然得到优待,得到照顾,得到最好的资源。」
按照姜老师的话说,跟中国人大多数身上有着不配得感的自卑不同,这些孩子身上充满着「我值得」的自信和信念感。

不过,姜教授研究的群体都是「学神」。
然而,哪怕是在精英阶层里,学神也只是金字塔尖极少的一部分,仍有少数的学霸、大量的学渣和更多的学弱在「挣扎」
往长远说,从以学神体系为代表的大规模牛娃宣传极具破坏性,比如我们常看到各种超级牛娃如谷爱凌的案例来教父母育儿,一来我们会让个人努力掩盖了家庭资源的优势。
哈佛大学哲学教授用「精英的傲慢」来形容这种心态,精英看不见自己的地位优势,认为其他人都是因为不够努力而无法成功,从而不愿意承担对社会更多的责任。
同时,也会让同温层的无数非学神的学生陷入无尽内耗:担心努力后失败显示我的无能,不如不做了;努力后还是达不到学神的高度,对自我失去信心,甚至陷入抑郁。
中国第一代精英的复制之路仍未结束,国际教育也变得越加高度状元化,因此,在这场对一手观察和分析中,透露出作者姜以琳教授身为精英的反思和关怀:
别忘了,我们羡慕的松弛感,其实是一种隐形的「特权」
本文授权转载自“谷雨星球”
邀你一起做内卷下的教育长期主义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