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5月31日讯(记者 郭辉)主打车用MCU产品的芯片企业上海芯旺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芯旺微”),首次冲刺科创板IPO失利。
据上交所官网显示,昨日(5月30日)芯旺微发行上市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芯旺微及其保荐机构招商证券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
MCU产品仍未摆脱产业周期阴影
芯旺微是一家以车规级、工业级MCU研发、设计及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其技术特色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CU指令集与内核。
据招股书显示,经过前期研发投入,该公司先后开发出KungFu8指令集、KungFu32指令集、KungFu32D指令集等系列精简指令集,并设计出相应的8位及32位MCU内核,在该公司MCU产品中得到规模化应用。
据了解,当前我国MCU厂商主要采用ARM公司等第三方内核授权模式或8051、RISC-V内核开源模式。不过,也有部分国内厂商在8位MCU领域设计出自主内核,但在32位MCU领域,少有国内厂商具有自主指令集或自主内核。
有半导体产业投资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自主指令架构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国内MCU产业在核心的指令集与内核设计技术方面,摆脱对ARM公司等的外部依赖。
目前业内公认MCU产品技术门槛较低,并且走向高端化十分困难。在2021年芯片行情紧俏的市场信号下,众多厂商蜂拥而扩增产能,加剧了MCU行业的竞争。A股市场知名度较高的公司包括兆易创新、中微半导、复旦微电、芯海科技等。
今年以来,MCU产品需求仍未见明显起色。头部晶圆厂今年一季度表示,该公司还处于需求疲软的产品是MCU,2024年第一季度MCU订单依旧偏弱,希望能在今年下半年看到市场的全面复苏。
产品价格方面,有电子分销商人士近期向《科创板日报》记者称,“以MCU产品为例来看,今年整体行情都不太好,价格一天一个价,但总体来说都是在跌。”
回归芯旺微本身来看,其产品销售亦随市场周期而明显波动。在2020-2022年,由于集成电路产业链产能紧缺且下游市场受缺芯事件影响需求旺盛,芯旺微整体产销量较高。但在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车规级MCU产销率从上一年的88.69%下滑至51.48%;同时整体产销率也从呈逐步下滑。
业绩方面,2020-2022年,芯旺微分别实现营业收入0.98亿元、2.33亿元、3.1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620.33万元、5079.17万元和6124.11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851.10万元、-1044.50万元和-1.34亿元。
C轮估值已达百亿 实控人丁氏兄弟皆为中科大背景
芯旺微实际控制人为丁晓兵、丁丁,二人为同胞兄弟,作为一致行动人在发行前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60.32%的股份,并控制64.19%的表决权比例。
其中,丁晓兵目前担任芯旺微董事长、总经理及核心技术人员。资料显示,丁晓兵学历背景为中国科技大学通信专业硕士,在1998年至2000年曾短暂在华为工作,后任精致科技总经理、奥莉生技术总监,2012年成立芯旺微。
丁丁现担任芯旺微董事兼副总经理,其与兄长丁晓兵年纪相差五岁,求学、工作经历与丁晓兵较为相似,拿到了中国科技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学位,曾在精致科技、奥莉生工作,2012年加入芯旺微。
招股书显示,芯旺微在上市前曾进行六轮融资。在2022年8月进行的C轮融资(即第六次增资)中,赛领汇鸿、华赛智康、中金常德、水沐泽、中科芯泰、上海科创、张江科投、江阴霞客以915.97元/注册资本价格增资了3.05亿元。同时在2022年8月,芯旺微还完成向一汽投资、一旗力合等股东的股份转让。
统计来看,芯旺微上市前共有35名股东,其中有20家股东为私募投资资金或私募管理人,包括中芯聚源旗下聚源发展、聚源铸芯,以及超越摩尔、蕉城上汽、三花弘道、尚颀颀丰、润物控股、硅星创投、硅旺创投、中金常德、江阴霞客、水沐泽等。
随着众多机构以增资或股权转让形式入股芯旺微,该公司估值也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水涨船高”。据芯旺微提交的问询回复,2021年1月,该公司完成A轮融资的投前估值仅6.50亿元;到2021年4月,芯旺微B轮融资的投前估值已有23.5亿元。2022年8月,芯旺微C轮融资的投前估值已达100亿元。
此次芯旺微上市终止,伴随半导体企业估值整体缩水,最受伤的或许还是机构股东。
《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芯旺微上市前已与全体股东签署对赌协议相关的补充协议,对股东赎回权、反稀释权利权、优先认购权、优先清算权等进行了无条件终止,且不附带任何恢复条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