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军事术语中,有一个名词叫“斩首行动”,据说是英国军事理论家富勒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提出来的。
对于富勒来说,幸运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中国影响力太小,没多少人研究中国历史,否则,这个理论的发明人就不是富勒先生了。
所谓“斩首行动”,跟咱们传承下来的军事理论“擒贼先擒王”其实是一样的道理,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应用中,早就开始大规模使用了。
秦朝末年,张良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就是一次“斩首行动”,当然,他失败了。
南宋初期,金国大将金兀术率大军南渡长江,“搜山检海”的追杀宋高宗赵构,也是“斩首行动”。
除了上述两个失败的例子,成功的更是比比皆是。
如军事上比较成功的“斩首行动”,有西汉卫青刚出道时的突袭龙城之战,唐太宗李世民在虎牢关之战中,率精锐玄甲铁骑突袭窦建德中军,李靖奇袭阴山等等。
包括大多数人引以为耻的“靖康之变”,也可以算是金国在军事上,搞出的成功的“斩首行动”。
如政治上比较成功的“斩首行动”,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绝对是经典范例之一。
北宋初期,没有见诸于正史的,发生在宋太宗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这兄弟俩之间的“烛影斧声”的故事,以及南宋宁宗时期,史弥远联手杨皇后刺杀韩侂胄,同样都是“斩首行动”。
所以,“斩首行动”这个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才成为现代军事理论的军事术语,对于中国军事理论家来说,并不新鲜。
说了这么多,再具体聊聊,因为最近写三国历史文比较多,因此,下面就写写三国时期发生的几次影响深远的“斩首行动”。
一:王允、吕布除董卓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司徒王允勾连董卓麾下大将吕布,在董卓上朝时,将其刺杀,搞了一次“斩首行动”。
在此之前,董卓权倾朝野,其掌控的西凉军团无人能制,所谓仁人志士(世家代言人),人人试图除掉这个“国贼”。
《三国演义》中,都还编纂有曹操献宝刀,欲刺杀董卓的故事。
这事在历史上,终于是让王允搞成功了,他主谋,吕布动手。
不过,“斩首”董卓大获成功,后续的政治及军事应对,却大为失败。
董卓死后,遗留下来的最大隐患就是西凉军团,但王允没能做好安抚董卓余部的工作。
最终又引发了西凉军团的大叛乱,吕布被赶出长安,王允被杀,汉献帝落入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人之手。
最重要的是,关中地区,因西凉军团的叛乱,短短几年时间里,减少了几百万人口,《三国志·李傕传》(附于董卓传之后)中记载:
时三辅民尚数十万户,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
东汉朝廷被耗尽了最后一口元气,在外的诸侯们再无疑虑,大争之世算是真正到来。
因此,王允、吕布除董卓,算是一次既成功,又失败的“斩首行动”。
二:江东“小霸王”孙策遇刺身亡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江东基业创立人孙策遇刺受重伤,后不治身亡,年仅26岁。
刺杀孙策的是原吴郡太守许贡生前养的门客。
许贡是因为勾结曹操,而被孙策所杀,他的门客为报其恩惠,刺杀孙策,算是有的放矢。
不过,有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另一种可能,就是江东本土世家、豪强,因受不了孙策的高压政策,借许贡门客之手,为他们提供某些便利,进而“斩首”孙策。
不管许贡的门客只是单纯想报仇,或是被人利用,但孙策被“斩首”,并因此伤重而亡,是实实在在的。
他的死,也改变了江东所有的战略。
孙策生前,在争霸的态度上,是积极进取的,曹操、袁术等,都对他有所忌惮。
在孙策被刺杀时,他还正在趁着曹操跟袁绍在官渡决战,部署偷袭许都的军事行动。
可这次刺杀,让曹操躲过一劫是小事,江东此后十多年间,战略上从积极进取变更为收缩防御,才是大事。
继任孙策之位的是孙权,他接位后该干些什么,孙策的遗言中,也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了,《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中记载:
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
十八岁的孙权,今后十多年时间里的任务,就是“以保江东”。
三:白狼山之战,张辽临阵斩杀蹋顿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为铲除逃向关外的袁氏集团残存的袁尚、袁熙等势力,顺势消除北部边疆的隐患,亲率大军北征乌桓。
当时,曹操亲率少量先头部队在白狼山遭遇了乌桓大军,敌众我寡,曹军上下皆惧,《三国志·武帝纪》中记载:
八月,登白狼山,卒与虏遇,众甚盛。公车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
此时的曹军中,唯独张辽不但丝毫不惧怕,还鼓动曹操拼死一战.
喜欢突击的张辽在得到授权后,冲入敌阵,直接对乌桓首领蹋顿来了一次“斩首行动”,《三国志·张辽传》中记载:
辽劝太祖战,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遂击,大破之,斩单于蹋顿。
战争结果自然是曹军大胜,且:“胡、汉降者二十馀万口。”
因白狼山一战的大胜,东汉(曹魏)政权北方边界的隐患彻底消除,第二年,曹操即以举国之兵南征荆州。
如果没有张辽在白狼山对蹋顿的“斩首行动”,曹军和乌桓大军僵持下去,即使最终能胜利,消耗也必然过大,后续的军事安排就全部要推后,“赤壁大战”或许也要推迟几年。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张辽在“逍遥津之战”中,又想对孙权来一次“斩首行动”:“冲垒入,至权麾下。”但没能成功。
四:曹魏降将郭循刺杀费祎
蜀汉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蜀汉大将军、益州刺史费祎在岁首大会上,被曹魏降将郭脩刺杀身亡。
费祎的死,解放出来了北伐狂热积极分子姜维。
此前,姜维屡屡希望举大军北伐的意图,都被费祎摁住了,即使允许姜维出兵,给予他的兵力也都在万人以下。
费祎是出于对蜀汉国力的担忧,才不敢给姜维太多兵马。
可费祎被刺杀身亡,暂时没有人能制约姜维了。
于是,姜维不顾及蜀汉国力的衰弱,毅然举全国之力,开始了属于他自己的北伐。《三国志·姜维传》中记载:
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十六年春,祎卒。夏,维率数万人出石营。
从不到一万人出征,到率领数万人北伐,所需要的消耗何止是成倍上涨?
“斩首”费祎成功的郭脩后来被魏国追赠为千户侯,其子袭爵,用功劳换取了子孙的荣华富贵。
而蜀汉,从收敛性的对曹魏袭扰,再次变成全面性,且不顾及财政压力的北伐,最终彻底拖垮了蜀汉。
等到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上位后,再试图制止姜维的行为,已经来不及了。
五:辅政大臣内斗,孙亮、孙峻诱杀诸葛恪
东吴建兴二年(公元253年,蜀汉后主刘禅也用过同一年号),吴废帝孙亮联手辅政大臣,宗室孙峻,在皇宫中设宴,诱杀了另一位辅政大臣诸葛恪(诸葛瑾之子,诸葛亮之侄)。
孙亮、孙峻杀掉诸葛恪,当然是因为权力之争,孰是孰非?自有各种判断。
但这一次孙亮、孙峻对诸葛恪发起的“斩首行动”,不仅仅是清理了诸葛恪的势力,也给东吴的后续前景,带去了深远的影响。
东吴政权中的核心构成,是孙氏家族,江东本土豪强、士族(后面以本土派称呼),外来豪强、士族(后面以外来派称呼)三方联合。
是本土派和外来派的全力支持,才有了孙氏家族的东吴江山,这也是东吴政权赖以跟曹魏、蜀汉抗衡的根本。
但在东吴大帝孙权死前,出于对本土派越来越庞大的影响力的忌惮,借儿子孙和、孙霸的储君之争,狠狠打击了本土派。
逼死陆逊、发配顾谭、顾承(两人均为顾雍之孙),贬斥朱据(后被大臣孙弘矫诏赐死)等等,孙权把本土派几乎全给得罪了。
本土派至此对东吴政权的支持下降到极点。
也因此,为了东吴政权的稳定,孙权更加需要外来派的支持,他在临死前,安排了外来派之首的诸葛恪为首席辅政大臣,宗室孙峻副之。
孙权的愿望很明显,在本土派靠不住的情况下,希望外来派能跟孙氏宗亲好好配合,护卫东吴政权。
三角支撑被打破,还能剩余两条腿走路,也算不错,还是稳稳当当的。
但孙亮、孙峻针对诸葛恪的夺权行动,却让孙权的设想支离破碎。
不管诸葛恪是否有罪?是否专权?诸葛恪不是代表他一个人,也不是代表诸葛家族,他代表整个外来派。
打击诸葛恪,就是在打击本来还站在孙氏一边的外来派。
因为孙权生前对本土派的打压,东吴政权已经失去了他们的支持,再因诸葛恪之死,又失去了外来派的支持。
本来很稳固的三角权力架构,失去了两条腿后,还如何站得稳?
独木难成林,当只剩下孙氏家族为东吴的存亡操心,其余派系事不关己时,东吴的灭亡也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六:结语
以上是我整理的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几起“斩首行动”,都是对之后的历史走向有一定影响的大事件。
文中主要侧重于“斩首行动”对政治全局的影响,因此,除了张辽斩蹋顿(算是外战扬威),如关羽斩颜良、黄忠斩夏侯渊、司马懿突袭孟达等,就没有记录其中。
或许有遗漏,欢迎读者们来补充,也或许读者有不同看法,欢迎在评论区探讨。
参考文献:《三国志》
备注:本文所选用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