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焕解读三国系列
1、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谁?他是山西太原人还是山东东平人?
2、
三国混战人口锐减才导致了“五胡乱华”,曹操刘备是罪魁祸首吗?
3、
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赵云,为什么东汉三国人名都是单字名?
4、
魏蜀吴、南北朝、辽宋金,当多国并存时,哪一个王朝才是正统?
5、
赤壁之战其实并不存在,是虚构的,这个说法对吗?
6、
除了魏蜀吴时代,中国还有哪个时期堪称“三国鼎立”时期?
说起中国古代历史,对历史一知半解的人都知道,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统一时代。相比较这些大一统的时期,分裂的时期则冷门不少,但是也有例外,三国时代就十分知名。
一、早在《三国演义》之前三国故事就很出名了
为何三国时代虽然是分裂时期,却很出名呢?有人说,这是因为《三国演义》的功劳,名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经过小说的演绎,三国故事自然家喻户晓。
这可是典型的本末倒置了,不是因为《三国演义》知名而导致三国时期知名,
而是因为三国时期本来就很出名,这才有了三国志平话,才有文人演绎出《三国演义》。
三国的故事在古代就非常流行,早在唐朝就如此。就说唐诗中的两个“杜”,杜甫住在成都草堂的时候,经常去拜谒诸葛亮的武侯祠,写了很多纪念诸葛亮的诗歌,比如这首《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说明,至少在《三国演义》之前,甚至三国故事流传之前,三国时期就很知名。
再比如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说明,至少在唐代,人们对前朝汉魏之事就很有兴趣,尤其是赤壁之战,被人津津乐道。
李商隐有一首诗歌,名叫《骄儿》,说自己教育自己顽劣的儿子的故事,原诗很长,前半部分如下:
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
四岁知姓名,眼不视梨栗。交朋颇窥观,谓是丹穴物。
前朝尚器貌,流品方第一。不然神仙姿,不尔燕鹤骨。
安得此相谓?欲慰衰朽质。青春妍和月,朋戏浑甥侄。
绕堂复穿林,沸若金鼎溢。门有长者来,造次请先出。
客前问所须,含意不吐实。归来学客面,闱败秉爷笏。
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
豪鹰毛崱屴,猛马气佶傈。
李商隐的儿子很调皮,只要有客人来,不是嘲笑客人长得像张飞那样黑,就是打趣客人像邓艾一样口吃。再次印证了魏晋之事在唐代的流行。其实,魏晋时期事情流行还有一个主要的推手,就是南朝的《世说新语》,记载了很多三国故事,比如曹操捉刀等故事,其实都源自《世说新语》,里面记载了一个跟东晋权臣桓温有关的故事:
桓温征蜀,犹见武侯时小吏,年百余岁。温问:“诸葛丞相今谁与比?”答曰:“诸葛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没后,不见其比。”
东晋的桓温征讨蜀地,见到了一百年前诸葛亮时期的小官员,已经100多岁了,这位百年后的桓温对诸葛亮很感兴趣,问这位小官吏,诸葛亮和当今的谁最相似,他以为这人会说跟自己颇为相似。结果这位小官吏说了一句话,说诸葛亮在的时候,我们没感到他有多么的不可取代。可是等他去世之后,百余年间,再也没有能和他相比的人了。说明今天没有英雄。听到这位小官吏这么说,桓温也很尴尬。
至少说明,在南北朝时代,人们也很怀念诸葛亮,经过唐代几百年的演绎,诸葛亮最终在宋代完成了神话,变成了智慧的代表。
到了宋朝,话本的流行让“说书”这一形式开始流传开来了,当时的说书就流行说三国的故事,苏轼在他的《东坡志林》中记载了一段有名的话:
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辄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
当时说书,有小孩子在听,听到刘备失败了就很生气着急,听到曹操失败了就很开心。至少在北宋开始,就有了尊刘抑曹的倾向。等到南宋时期,宋室偏安,中原沦陷,更是官方尊刘抑曹了。至少宋代开始,曹操变成了反面形象,可能是因为赵匡胤也是篡位的缘故,所以把古代篡位的王莽、曹丕、司马炎、杨坚等全部打倒了,怕别人想到自己。
苏轼本人也是一个三国迷,不仅写了《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还写了《赤壁赋》。引出了一段文赤壁和武赤壁的公案,但大家并不在意。
说了这么多,自然就是表明,因为三国故事出名,所以唐代的诗歌、宋代的话本中都不断有三国故事,到了明代初年,顺理成章地有了小说——《三国演义》。而其他时代,则没有那么精彩,演绎的人少了,自然缺少相关的小说。
关于其他时期为何不如三国时期那么知名,胡适有一段精彩的表述。胡适在1922年写的《章回小说考证》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四大名著的很多原本上并没有标注作者,比如《西游记》的作者叫华阳洞天主人,《石头记》直接没有署名作者,只有脂砚斋的评点,两书的作者吴承恩和曹雪芹都是胡适考证出来的,整本书抽丝剥茧而有理有据,不亚于一本推理小说。
在论述《三国演义》的时候,胡适说:
三国的故事向来是很能引起许多人的想像力与兴趣的。这也是很自然的。中国历史上只有七个分裂的时代:(1)春秋到战国,(2)楚汉之争,(3)三国,(4)南北朝,(5)隋、唐之际,(6)五代十国,(7)宋、金分立的时期。这七个时代之中,南北朝与南宋都是不同的民族分立的时期,心理上总有一点“华夷”的观念,大家对于“北朝”的史事都不大注意,故南北朝不成演义的小说,而南宋时也只配做那偏于“攘夷”的小说(如《说岳》)。
其馀五个分立的时期都是演义小说的好题目。分立的时期,人才容易见长,勇将与军师更容易见长,可以不用添枝添叶,而自然有热闹的故事。所以《东周列国志》,《七国志》,《楚汉春秋》,《三国志》,《隋唐演义》,《五代史平话》,《残唐五代》等书的风行,远胜于《两汉演义》,《两晋演义》等书。但这五个分立时期之中,春秋、战国的时代太古了,材料太少;况且头绪太纷烦,不容易做的满意。楚汉与隋、唐又太短了,若不靠想像力来添材料,也不能做成热闹的故事。五代十国头绪也太繁,况且人才并不高明,故关于这个时代的小说都不能做好。只有三国时代,魏、蜀、吴的人才都可算是势均力敌的,陈寿、裴松之保存的材料也很不少;况且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引了许多杂书的材料,很有小说的趣味。因此,这个时代遂成了演义家的绝好题目了。
这里胡适说,中国历史上并不只有三国这一个分裂时期,还有春秋战国、五胡十六国及南北朝、五代十国、宋金夏等时期,算上楚汉之争、隋唐英雄等,至少有七八个时期。可是其他时期,要么太长了,比如春秋战国,动辄几百年,很少有一部书能够记录这么长的故事,就算流水账的《东周列国志》,读者看完能记得主要人物的也不多。
要么就是太短了,比如楚汉、隋唐,或者还有元末明初、明末清初等时期,大概几十年就结束了。这么短的时期,故事就很不过瘾,所以虽然《隋唐演义》很出名,但还是不能和《三国演义》相比的。
那么还剩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两个时代,当然也都有各自的演义,但国家太多,头绪太繁杂,一般读者能记得三个就不错了,魏蜀吴尚且很多人记不全,要记得十六国,那得是五倍的知识量了。
十六国部分国家,当时与东晋并列的九个国家,其中“后蜀”还没有资格列入十六国
而南北朝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古代的华夷之辨,人们对于少数民族的朝代往往不感兴趣,而且掺杂有民族感情,支持北朝吧,似乎民族上说不过去,支持南朝吧,南朝实在烂泥扶不上墙。所以南北朝的北朝、宋辽金的辽朝和金朝等,很多人不感兴趣。
南宋与金国对峙的时期,有一部《说岳全传》,但是支持金国的人寥寥无几
综上所述,只有三国,不长也不短,而且没有一个国家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大家自然喜欢。如果说,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是一个女人,
那么三国天生丽质,天生长得好看,没办法啊,别的比不了。
二、三国鼎立的独特形态导致这段故事很有趣
第一点其实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这段历史很有趣,所以从唐朝开始就很出名了,早在《三国演义》出来之前,三国故事就广为流传了,正因为三国故事出名,才有了《三国演义》,而不是相反。
可是,我自己还是不满意的,
还是没有说清楚,为何三国时代会出名。
下面,从三国鼎立的形态分析下。
1、三角形最为稳定。
其实,所有的科学都是相通的,我们不如来论述下一个问题:
为什么自然界三角形最为稳定。
从数学的角度来说,三角形只能说是在多边形里最稳定的结构。稳定的原因很简单,三条边的边长都固定,三角形的形状是唯一的。也就是说在结构上不需要在连接处做额外的固定,它就不会变形。
从这个角度来说,三角形比起正方形,要稳定,因为正方形只要一推动,就会变歪,变成平行四边形。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三角形最为稳定。
三国鼎立的时代,三个国家只需要保留一小部分力量应对内政就可以获得稳定,还能不断出击攻打敌国,所以三国时代是对峙较为轻松的。
而四国时代,就比较难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三国时代之所以比十六国和五代十国来得出名,完全就是因为从数学角度来看,三角形最为稳定。
再来看看十六国早期的地图。
大家可以发现,相互之间产生关系的,至少有4-5个国家,这样的结构就是一个四边形,不稳定,很容易一边倒了。
再来看看五代十国时期的地图。
这上面,相互产生关系的国家至少有6-7个之多,更为复杂,也更加不稳定了。
当然了,这更加映证了胡适所说的为何十六国和五代十国时期火不起来。
十六国和五代十国两个时代,国家太多,头绪太繁杂,一般读者根本记不住。此外,一个故事最好是三代人,不能多。
第二,从三代人的规律来看。
2、三代人最让人熟记。
从五代十国的故事来看,偶然发现了历史演义和写小说的一个规律:
写历史演义,不能超过三代人。
什么叫做三代人,就是祖父、父亲、儿子这三代人,一般来说,叙述这三代人的故事,大家还是会记得故事情节的。
倘若故事变成了祖父、父亲、儿子、孙子,甚至重孙子,一般人就记不得故事情节了。
也就是说,一般的读者,不仅只能记住三个国家,记不住七个国家。一般的读者,也只能记住三代人,记不住四代人。
比如为什么胡适说楚汉和隋唐太简单了,因为只有一代人,刘邦项羽,隋唐顶多是李氏父子,难免单调。
我们看《三国演义》,就是典型的三代人的故事,而且互相交织。
1、第一代人:
董卓、曹操、袁绍、刘备、关羽、张飞、孙坚,这是第一代人,三国演义也是主要根据这些人的故事展开的。
2、第二代人:
孙权、孙策、曹丕、刘禅、袁熙、袁谭,这是第二代人,所以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已经是曹操的下一代人了。
3、第三代人:
孙亮、曹睿。其实到了第三代人的时候,知名度已经大减,三国演义的趣味主要在于前两代人。至于后面的曹奂和曹髦,知道的人就很少了。孙皓是第四代人,但除了知道他被灭掉之外,无存在感。
那么,诸葛亮和司马懿属于第几代人呢?他们的出生日期正好介于第一代人刘备和第二代人孙权之间,可以算作1.5代人,他们都活到了第三代人的时期,所以这也是两个关键线索人物。所以也可以算作第一代人,虽然最为年轻。
就此,我们发现,《三国演义》是符合三代人的规律的,有完完整整的三代人,且互相交织,故事精彩。
而到了三国后期,变成晋朝的时候,以及三国归晋的故事,一般来说,应该是最精彩的时候,读者却发觉已经看不动了,而且对于司马家族并不是很喜欢。
如果加上司马家族三代人,发现整段故事,还是三代人。
1、第一代人:
董卓、曹操、袁绍、孙坚、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司马懿。
2、第二代人:
孙权、孙策、曹丕、刘禅、袁熙、袁谭、司马昭、司马师。
3、第三代人:
孙亮、曹睿、司马炎。
加上司马家族,发现还是三代人,故事还是足够紧凑的。
我们看《大明风华》,看到朱棣三代人的故事,也是颇为完整的,等到第四代人明英宗的时候,很多人就记不清楚故事的脉络了,更别说朱棣前面朱元璋那代人的故事。
这说明,普通的读者,只能记住三代人的故事。
我们再看著名的演义也是如此。
薛家将也只有三代人,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再往后,读者就不感兴趣了。
家喻户晓的杨家将演义也是如此,杨业、杨延昭、杨宗保三代人的故事。
相比较而言,说岳全传只有岳飞和岳家小将两代人,稍显单调了一点。
此外,说唐演义也只有罗成和罗通两代人,所以比起杨家将演义来说,稍显单调。
那么,再回到五代,为什么说五代的故事,超过了一般读者承受的程度呢?
其实,关于五代十国的演义并不少,甚至有罗贯中本人写的《残唐五代史演义》,但是质量远不如《三国演义》,文字极其简陋。不知道是《三国演义》经历了后来的润色,还是《残唐五代史演义》只是托名。
此外,关于五代时期十三太保的故事也比较出名,晋王李克用收的13个义子,个个武功高强,这是典型的武侠素材。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五代的故事已经跨越了五代人,故事太过于复杂。
1、第一代人:
黄巢、朱温、李克用、刘仁恭、李茂贞、王彦章,这是第一代人,三国演义也是主要根据这些人的故事展开的。不过五代演义大量模仿三国演义,朱温类似曹操、李克用类似刘备、王彦章类似颜良、高思继类似关羽,有的段落是整段整段地抄袭,如果这是罗贯中写的,罗贯中也太懒了,直接抄自己另外一部。
2、第二代人:
李存勖、朱友珪、李存孝、李嗣源,这是第二代人,朱温也说过,生子当如李亚子,李存勖已经是朱温的下一代人了。后唐第二位皇帝李嗣源是李克用的养子,自然是李存勖的平辈。
3、第三代人:
石敬瑭、刘知远、郭威、刘崇。第三代人就是我们知道的,五代中后面三个朝代的建立者,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自然是他下一辈,刘知远和郭威当初都跟着石敬瑭,都是平辈。北汉建立者刘崇是刘知远的弟弟,也是一辈。
4、第四代人:
柴荣、赵匡胤、刘钧、杨业、赵光义。按照一般规律,三代人故事就结束了,偏偏石敬瑭不是个东西,向契丹割让幽云十六州。时代只能呼唤下一代英雄,周世宗柴荣应运而生,其实赵匡胤和杨老令公都是他的同辈,此时杨业还在北汉效力。而宋太宗是宋太祖的弟弟,也是一辈人。
5、第五代人:
柴宗训、刘继元、杨延昭。宋太祖黄袍加身,小皇帝柴宗训禅让,柴氏后来在北宋被礼遇。宋太祖几乎统一全国,却无法消灭北汉,宋太宗最终灭了北汉,北汉末代皇帝刘继元已经是刘崇的孙子辈了。而同辈份的杨延昭已经是杨家将抗辽的故事了。
所以,我们看出,五代十国,名字叫做五代,其实中间的后晋、后汉和后周的建立者是同一辈分的人,但是这段故事,确确实实经历了五代人才完整。
这个三国演义,几乎三代人能演绎的故事相比,明显复杂多了。
大家可以去问问身边的人,知道第一代人曹操的很多,知道第二代人曹丕的也不少,知道第三代人曹睿的就很少了,不是三国迷几乎不知道。
三代尚且如此,何况五代?
五代的故事横跨了五代人:朱温李克用-李存勖李嗣源-石敬瑭刘知远-柴荣赵匡胤-柴宗训刘继元,等于说,这段故事要想说清楚,还非得讲述五代的故事不可,谁有这耐力听完?
因此,只能截取,为何有那么多关于十三太保单独的故事?就是截取的前半段。
我觉得朱温李克用-李存勖李嗣源-石敬瑭刘知远这三代人可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以李存勖为主角,或者以十三太保为主角。比如香港老电影《十三太保》。
可问题是,这个故事没有结尾啊,石敬瑭刘知远这代人,并没统一中国,没看到统一的曙光,人们不高兴看这样的故事。
又或者截取后半部分,石敬瑭刘知远-柴荣赵匡胤-柴宗训刘继元,主角就是柴荣。
问题是,柴荣也只是昙花一现,最终开创三百年大宋的是赵匡胤。
所以还不如以赵匡胤作为主角,那就是历史演义《飞龙全传》。
所以说,五代故事并不好讲述,除非拆分为前后两段,前段就是十三太保,后段就是赵匡胤传奇,非这样不可。
而三国时代能够获得大家的喜爱,在于符合了最基本的逻辑。
二、还有哪段明珠蒙尘的时期堪比三国时期的精彩?
那么历史上还有哪段明珠蒙尘的时期堪比三国时期的精彩?前文提到的其他分裂时期,比如春秋战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宋金夏这五个时期,哪个能够堪比三国时期的精彩?
在当时,我认为历史上南北朝后期的后三国时代最像三国时期,毕竟也有三个国家。
三国时代精彩,还在于这一时期有这两个特征:
1、天下三足鼎立,有三个势力,这三个势力基本势均力敌,至少不是相差悬殊。
比如我在为什么中国秦汉之后的国号就是没有一个叫韩的,为什么没有韩?中写到,天下可以分为九宫格,当时制作了一个九宫格的地域图:
如果把三国时期按照九宫格来标注,并且按照各个王朝建国初期所谓“五德终始说”的德行,那么三国各自的版图如下:
可以看出,天下九宫格中,土德黄色的曹魏占据着五块,蓝色的东吴占据着两块,火德红色的蜀汉占据着两块,虽然可以看出实力并不对等,但是至少蜀汉和东吴都占据着两块版图,足够抵抗曹魏,从这点来看,基本上还是势均力敌的。
2、三足鼎立的三个国家要互相发生关系。
这是被人忽视的一段,光有三个国家并不够,三个国家不是孤立的,而是要相互发生关系。
所以,三国故事比两雄故事好看,因为三个势力,总有一方是大家喜欢的,也不是非黑即白的,三国故事比楚汉故事精彩,就在于此。
可是,这么一看的话,就发现不对劲了。
不管是宋金夏还是陈齐周,其实都和曾经的三国时代不太一样。
因为,三国时代,既然是一个数学逻辑上的三角形,那么,A、B、C三个国家,应该是A与B有关系、B与C有关系、C与A有关系才行。
因此,用word画一张表格,就是这样的。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之间都发生了主要的故事。
魏蜀之间有汉中之战,有诸葛司马斗智斗勇,诸葛亮北伐,五丈原殒命,是最为精彩的部分。
魏吴之间有合肥之战,张辽威震逍遥津,也比较精彩。
蜀吴之间有夷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
所以三国间要互相发生故事。
三国时代确实是这样的,所以这张三角形的图,是完全正确的。
可是,历史上的陈齐周时代,北齐和北周有相互关系不错,它们互相和南陈的互动并不算多。
这就不能算是一个三角形!
如果用word画一个表格是这样的。
大家看,那个时代,北周和北齐发生关系不假,一直相互攻伐。
北齐和南陈发生关系不假,南陈多次北伐。
可是,北周和南陈,几乎是平行存在的,没有发生什么关系。
况且那个时代,江陵还有南梁的留存西梁。
其实,那个时代,叫做《四国演义》更加贴切。
所以有人写那段历史,都说是南北双雄会,写的是高欢和宇文泰的故事。
从来没人把高欢、宇文泰和陈霸先写成三雄会的故事吧。
这和《三国演义》写曹刘孙三个人的故事完全不同。
因此,今天我觉得,南北朝后期所谓的后三国时代,可能是近期的一种提法,其实并非是史学界沿用已久的,这段时期也和三国时代并不相同。
不过,
陈齐周已经是为数不多,极为相似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代了。
那么,宋金夏时期呢?
我们发现,宋金夏也并非我们认为的三国鼎立!
甚至南宋和西夏,压根就不接壤。
宋金夏也很像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宋金是相互发生关系的,从南宋初年中兴四将和金国的大战,到末期孟拱等与金国的战争。
西夏和金国是相互发生关系的,也多次大战过。
但是南宋和西夏,不接壤,几乎没有战争,没发生关系。
所以,这段历史不能和三国完全类比。
所以,宋金夏并不能算是第二次三国鼎立,因为西夏太弱小了,这个“鼎”的一只脚其实是瘫痪的,宋金夏倒是很像第二次南北朝时代。同样的,宋辽夏也不能算三国鼎立。
有人说,你说三国时期是三角形,还画了这么多小学生图标,有什么意义?
我要说的是,既然三国时代如此精彩,是由处于三角形的三个势力共同发生的。
那么,我们不妨找找看,历史上还有哪些时代,当时主要的三个势力正好处于三角形的三个角,相互发生着关系,那么这段历史应该是有着像三国故事一样精彩的潜质。
除了陈齐周时代,还有哪些比较短期且冷门的时代类似于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呢?
我们搜索到这样几个时期,看地图。
首先是五胡十六国中期的这段历史,前秦、前燕和东晋。在这里,我们忽视漠北的代国(北魏前身)和河西走廊的前凉以及东北的高句丽。
有人说,这不就是和陈齐周差不多吗?
不一样的是,前秦和前燕相互爆发着战争,最终前秦吞并了前燕,这两个国家又相互和东晋发生着战争。比如著名的枋头之战,东晋北伐将军桓温带领五万大军前来攻打前燕都城,最终粮草断绝,又遭到了前燕名将慕容垂的伏击,东晋北伐军全军覆没。
本次战争中,王猛率领的前秦军队也前来相助,达到了助燕击晋的目的,最终收集到了前燕国内的各种情报,为灭燕提供了帮助。
这段时期,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三国鼎立时期,三个势力相互发生着关系。
事实上,这段历史一直被小说家看中,比如黄易的小说《边荒传说》就是以这一时期作为背景的。
还有一段历史,也很像三国时期的三角形结构。
就是北魏崩溃之后,一分东西,南梁也在崩溃前夜的时期。
有人说,你不是才说的,陈齐周不算后三国吗?
确实,北周和南陈没发生什么关系。
但是西魏、东魏和南梁,却真的是相互发生着关系。
西魏和东魏,发生了五次大战。
西魏和南梁,西魏夺取了南梁的荆州。
东魏和南梁,东魏夺取了南梁的江淮之地,而且侯景南下,在南梁酿成了侯景之乱。
再早一步,在北魏还没有一分东西的时候,北魏内乱,南梁还有陈庆之“白袍军”北伐的故事,这也算南梁难得的和北方的一次联系。
所以这段历史也很精彩,甚至被日本小说家田中芳树看中,写了《奔流》。
三、为何三国的故事格外精彩?
其实,文章到这里应该结束了,但是还要再说一个问题。
有人说,国家不是越多,故事越精彩吗?按照道理,十六国和五代十国的故事应该比三国精彩才对啊。
其实未必,国家一多,读者记不住,这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
其实,三个国家就足够了,演绎出足够多的故事。
这里用到一个物理学的概念,那就是三原色,这是牛顿力学通过分别自然界的光,最后得出自然界的三种基本色彩。
色光三原色是红、绿、蓝,颜色越混合却会越亮,直至白色。这和美术三原色红黄蓝并不同。
今天的电脑图片格式RGB,就是从中而来,red、green、blue的首字母。
早在17世纪,23岁的牛顿就发现经过三棱镜的折射,一束阳光被分解为一道连续的彩色光谱。而这便是著名的色散现象。
从那时候起,人类就开始寻找色光中的原色了。而所谓原色,正是指不能透过其他颜色混合调配而得出的“基本色”。
基本色通过不断的混合,可以形成各种色彩,比如黄色就是红色+绿色混合而成的,所有的颜色混合,就是白色。
大家看这图片,是不是很像以前的电视台图标,就这个意思。今天的TVB还是RGB的三色图标。
也就是说,不需要十几个国家,三个国家足够演绎出足够丰富多彩的故事。
这里还是用三国来举例。
大家知道,三国故事精彩的大多是汉末时期。
所以,这里只从赤壁之战开始,也就是奠定三国鼎立基础之后,我们分析下三国演义的回目,看看里面出现三国哪个的势力,然后就给它涂上相应的颜色,如果是共同的,那就是混合色,曹魏用蓝色表示,蜀汉用红色表示,东吴用绿色表示。如果是魏汉双方发生的,就是蓝色+红色的紫色。如果是汉吴双方省的,就是红色+绿色的黄色。如果是魏吴双方发生的,就是蓝色+绿色的天蓝色,我们来标注下。
大家可以看出,至少出现了7种颜色。
所以说,三国的故事好看,虽然只有三个国家,但是演变出了七种变化。
而哪怕《残唐五代史演义》,有五代五种势力,加上残唐,也不过才6种色彩,如果不算十国的话,五代的精彩和复杂程度甚至不如三国,可见一斑。
因此,给我们的启发就是,历史上哪怕一个时期有很多国家,只需要选择其中的三个国家来写就可以了,金庸的《天龙八部》就是其中一个例子,虽然加入了大理国,但一点也不乱,应该就是学习了《三国演义》的写法,毕竟金庸不止一次表示过对于罗贯中文笔的欣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