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之下,众目凝聚之处,激荡人心的锣鼓声中,一个身穿红衣,赤手光脚,嘴里叨着一大桶水的精壮汉子,正行走在“刀山”之上。

直插云霄的笔直木桩之上,等距离插好的一把把钢刀,在阳光下散发着令人胆寒的冷光。

而那攀登者,屏气凝神,左右脚沉着坚定地轮番高抬,又逐一轻落在刀刃之上。

眼看着攀爬者越登越高,锣鼓声越来越急促,全场观众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终于,攀爬者到达刀山顶端,又来了一个精彩亮相,而水桶中的水并没有洒出半滴。

下面的观众,一颗心终于落回肚里, 然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声。

观看的人群中,有一个大胡子的外国友人,大概是第一次观看如此惊险刺激的杂技表演,明显比其他观众更为震撼。

只见他不停地在胸前划着十字,嘴唇不停地翕动着,似在祈祷着什么。等到表演者安全落地,他才长出了一口气,伸出大拇指大声喝彩。

1.河北邯郸涉县上刀山

上面描写的,就是河北邯郸涉县非遗项目“台村上刀山”的表演场面。

河北涉县台村上刀山产生于清末民初,历经百年沧桑,可谓源远流长。早在2007年,已被列入河北第二批省级非遗名录,属杂技类,编号Ⅵ—9。

在河北涉县井店镇台西村,每年元宵节前后,或逢庙会祭典活动,上刀山节目都会隆重上演,把欢乐的节日气氛或庄严的祭典活动烘托到高潮。

赤手光脚上刀山,本来就很有危险性,但表演者为了吸引观众,会口衔一只水桶或一把铡刀;更有甚者,会在背上背一个小孩子。

无论是哪一种,都极大地增加了攀爬者自身的重量,增加了表演的难度和危险性。尤其是背小孩子上刀山,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好在,敢于如此表演的,都是身怀绝技的勇敢达人,他们胆大心细,牢记并熟练掌握攀爬秘笈,一次次完成挑战,从未出现过意外。

2.贵溪畲族上刀山

江西贵溪畲族上刀山,起源可追溯到唐代,在16世纪初从福建传入,并与古老的跳傩活动相结合,因此,江西贵溪畲族上刀山也被称为“刀山傩舞”,2013年认证为江西省第四批省级民俗类非遗项目。

江西贵溪畲族上刀山作为民俗非遗,除了危险刺激的上刀山、下刀山技艺展示之外,有更多的舞蹈演唱内容,表演者更为虔诚,更讲究仪式感。

仪式之前,进行表演的技艺传承者要郑重其事地沐浴净身,然后换上崭新的传统服装。来到刀山之下,传承者要再次净手净脚,然后开始迎神表演。

只见传承人两手分别拿着手鼓和鼓棒,在祭祀锣鼓的配合下,有节律地敲击,一边敲,一边跳起古老的傩舞,边舞边用畲语唱诵。

唱诵的对象既有先祖又有神灵,目的是祈祷他们保佑百姓平安、风调雨顺,不要让邪祟鬼魅来为害百姓。

迎神结束,就是上刀山表演,那刀是特意磨过的利刃,刀刃越锋利,越能代表对祖先及神灵的虔诚之心。

攀爬开始了,只见表演者双手一正一反稳稳抓住钢刀,双脚交替上抬,准确落在目标位置,拾刀级而上。

按惯例,攀爬到中途及顶端,还有“单臂吊刀”和“倒挂金钩”等令人叹为观止的高难度动作要展示。

整个表演过程,气氛凝重而又热烈,紧张而又刺激,祭祀性与娱乐性兼备,娱神娱人兼顾,因此民众参与性极高。

3.遍地开花的上刀山

其实,上刀山这种活动,在我国各地分布极广。

除了上面已经介绍的河北涉县、江西贵溪之外,陕西澄城县也有省级非遗上刀山,属于杂技与竞技类,编号VI-2。

澄城县上刀山的创立者,是两位姓焦的村民。他们把当地民间一种叫“扶老杆”的比武形式成功改进为上刀山。澄县上刀山虽然表演历史并不长,但其表演阵容和表演形式与别处有异。

澄城县“刀山”,不同于其它地方的独木为杆,是由数节木棍捆扎而成,并用柏树枝做装饰。

表演时6名勇士同时“上刀山”,穿梭在刀与刀的空当之间,展现的是集杂技、武术、舞蹈为一体的综合技艺。

广东湛江麒麟村民俗祭祀活动爬刀梯,在2008年入选广东第二批非遗。

麒麟村爬刀梯也是闹元宵的重要一环。爬刀梯活动由祭师主持,由请神祭梯、竖立刀梯、攀爬刀梯、收起刀梯四个部分组成。

收梯后,还有盛大的群众巡游活动。

其实,除了以上被各省列入非遗名录的上刀山活动,其它各省市杂技表演或民间祭祀活动中,也经常表演上刀山场景。有些地方的上刀山还和下火海结合在一起,更加惊险刺激。

我国能进行上刀山表演的民族,囊括了汉族、畲族、傈僳族、彝族、苗族、壮族、瑶族等等。但即便同属一个民族,不同地域的上刀山活动,也会有些差别。

如今,不管何地何民族的上刀山活动,在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在外来文化的冲击、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背景下,都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传承困难,因为愿意学习并传承这门技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全国各地各民族的上刀山表演,都是勇者的舞蹈,都是充满野性、让人血脉喷张之举,是中国人们征服自然、追求幸福生活的象征,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如今,各省把它们列为非遗项目并大力宣传,推动传承,是非常必要的。

愿上刀山这朵非遗之花,代代绽放,永葆芳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