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读者后台私信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说现在的博士生如果放在清代当一个知县能否胜任?并希望御史能单独整理一篇文章进行说明,既然粉丝朋友出了招,御史没有不接的道理。
博士出任知县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风马牛不相及,但大致可以肯定,现在的博士生应该和清代的进士,或者说是举人有一较高下的资本。要是放在清代,放个实缺知县也不算离谱。
那么如果博士穿越到清代,是不是就能做好一个知县呢?御史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其一、官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要求
封建专制时代,科举是读书人唯一的入仕渠道(针对普遍阶层的读书人),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思想成为了统治治国的基本理念和方针。
儒家思想中最核心的就是“忠君”,然后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清代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自入关后,最高统治者就十分认同中原文化,沿袭明制开科取士笼络天下士子。
以科举出身的知县,皆以孔孟为先师,饱读历代圣贤之书。从国学的角度出发,他们的功力极深,理论知识很强,可以说是博古通今,任何工作和生活上的细节都能引经据典,这一点是现在的博士生所无法比拟的。
清代对官员的任职资格虽然很高,但最重要的还是看出身,只要是具备进士、举人的头衔,那么就会被认为是合格的官僚。至少在皇帝看来,这些人的文化素养还是好的,比起那些异途出身者,放到地方任职多少还是要放心一点。
现在的教育体系和清代不同,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大学的学习,知识面一般比较广。博士生就不用说了,知识储备更深,还是某一领域的专业选手。
但是大多数博士未必精通儒家那一套理论,即便有所涉猎也只能是皮毛。如果他们穿越到清代去做一个知县,显然是无法胜任的,官场之上同僚之间,沟通谈论都少不了之乎者也那套东西,一旦场面撑不住,就容易遭到上司和同僚的耻笑,也就无法在官场立足。
其二、官场风气和诸多潜规则
读书人十年寒窗一朝得中功名,下一步便是进入候补、候选队伍等待吏部的铨选。尽管很多人对官场风气和潜规则也是一窍不通,但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进士还是举人,如果要实授知县,都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候选期。
从实际情况来看,候补期间官员或在京或在籍,或在各省督抚衙门历练,数年间从无到有,对官场的情况也会逐渐熟悉,并且,清代还有很多入仕教科书,教他们如何在官场站稳脚跟。
也就是说,候补知县在没有上任之前,已经对官场风气和潜规则有深入的研究,唯一缺乏的就是实际经验。这一点很重要,为他们以后任职做好了准备。
而博士生多数时间花在学业上,在人情世故上同样也和新科进士、举人一样,如果他们到地方担任知县,那么显然是两眼一抹黑,上任前要做什么准备、到任后要做哪些事情、新官上任如何烧三把火,等等,都没有基本的认知。这些事情如果没做好,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
就算上任的过程十分顺利,那么到任后的工作也很难开展,说得难听一点,博士生恐怕连一个像样的公文都写不出来,或者说朝廷和督抚衙门下发的文书,也难以看懂。在对国家的典章制度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仅仅依靠身边的师爷也是不现实的,难免会被牵着鼻子走。
其三、具体的行政能力
至于博士与进士之间孰高孰低,御史暂且不提。客观地说,博士生的知识面应该要比进士广,到了地方以后,面对繁琐的钱粮、刑名事务,博士的适应能力可能更强。
但话又说回来,博士知识面虽广但自己专业外的其他领域都不精,顶多算是初窥门径。就拿最让知县头疼的《大清律例》以及各种则例来说,除了司法专业以外的大多数博士一般都不会涉及,甚至可以说还不如清代一个普通百姓懂得多。
而知县到任后,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刑名,前任遗留下来的、久拖不决的各种大小案件,百姓都会在新任知县到任后再次申诉。
这些问题作为进士、举人出身的知县,事先都是有准备的,所聘请的师爷也是千挑万选,或是前任所留,或是上司推荐,加上自己对律例也有所了解,上任之后不至于出现手忙脚乱。
假如博士可以熬过到任的前一年,那么毫无疑问,在行政方面将会比进士、举人出身者做得更好。可关键是头一年大部分博士将无法顺利晋级,大概率会受到上司的参劾。
其实,清代的知县并不难当,以事务繁简而言,远不如现在的一个乡镇书记。只是时代不同,让一个博士去当知县这种提法本身就站不住脚。就好比让清代知县来当现在的县委书记,一样也是干不了几天就得卷铺盖走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