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一个很主观的问题,每个人都会说出一个不同的答案。
有的人认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事业的成功;有的人则认为,钱多钱少没有那么重要。
家庭幸福和睦才是最重要的;还有人认为,能够结交很多朋友。
在社会上得到一定的权力和地位,才是真正的意义。
然而,对于张骞来说,人生的意义是那条直到现在仍然被人们所铭记在心的丝绸之路。
对于鲁迅先生来说,人生的意义是手下那唤醒国人麻木神经的文字;
对抗日战争牺牲的战士来说,人生的意义是保卫国土,守护家人。
对于这个问题,
季羡林
先生也有自己的看法。
到了90岁他才发现,绝大多数人努力和追求的,其实都没有任何价值,毫无意义。
普通人的一生基本都是这样的,他们按部就班地长大成人。
找到一份工作,成家立业,结婚生子,最后度过晚年。
人类繁衍生生不息,可是人类也陷入了这样一个循环,怎么走也走不出去。
对此,季羡林先生用了八个字概括:
昏昏沉沉,浑浑噩噩。
日本著名的女性学研究者上野千鹤子女士曾经说过,
相对于为什么不结婚,人们更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一定要结婚。
同理,作为一个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我们也应该问问自己,
人为什么要读书?人为什么要工作?人为什么要生孩子?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很迷茫的:没有那么多为什么,
我们的祖祖辈辈就是这么做的,我们也应该这么做。
可是,当现在年轻人拿着本科甚至是硕士、博士的学历也找不到工作的时候,
当那些不婚主义者被父母和周围的亲戚因为这件事围攻的时候,
当一对夫妻面临着房贷、车贷、装修贷以及养小孩的巨大压力的时候,
这些问题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脑袋里。
所以,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密苏里根大学和德州农工大学的两位心理学教授通过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为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
劳拉和约书亚两位教授表示,人生的意义是一个很主观的概念,
它的答案是因人而异且富有多元化的。
不过,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六个维度去判断自己的人生是否存在意义。
第一个维度是积极的情绪,简单来说,也就是你能否从现在的人生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研究表明,当一个人的情绪处于积极正能量的状态时,
更有助于提升人们对人生意义的主观感受。
因此,心理学家认为,积极的情绪是判断一个人的人生是否具有意义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港剧中,我们总是能听到这么一句话:“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
可见,积极的情绪是人们普遍认同的人生意义。
如果一个人每天都生活在消极的情绪里,就很有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严重的可能还会影响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二个维度是社会纽带。
我们都知道,人是群居动物,也是社会性动物。
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活成一个孤岛。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都会存在“爱与归属感”的需求,每个人都渴望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因此,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都有属于自己的社会纽带。
当他们能够成功地在这个世界上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时候,
他们对人生意义的正向认可就会随之增加。这些人可以是亲人、爱人,也可以是朋友,同事。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社会纽带都值得去主动建立,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人情社会
。
在中国,人们每天都不得不硬着头皮应付一些无效社交。
在爱面子的中国人眼中,他人的看法总是特别重要。
因此,很多人都会因为这些无效社交和外界评价而感到焦虑。
对于这类人来说,过度建立社交纽带并不是一件好事,很可能还会成为一个负担。
第三个维度是信仰和世界观。世界观主要指的是人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以及客观认知。
它告诉人们,在人们面对基本的生存问题时应该如何处理。
当一个人拥有明确的信仰或是世界观并为之践行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正义感、自豪感和意义感。
第四个维度是自我。在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中,
自我实现是人类最高等级的需求。
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人来说,确认自己人生的目标,并为之努力,
也同样可以让人产生对人生意义的积极认同。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年轻人就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
他们不仅要按时上班,还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令人感到厌烦的加班。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年轻人都无法停下脚步问一问自己:这真是我想要的吗?
我们常说,工作是为了生活,那么,当生活已经被工作所填满的时候,工作又是为了什么呢?
显然,对于很多人来说,自我空间已经被压缩到极致。
他们没有目标,没有生活,没有自我,看不到哪怕一丁点人生的意义所在。
第五个维度是时间统觉,时间统觉指的是人们对过去和未来的意识能力。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能够学会反思过去,期待未来,
把自己置于完全不同的时空内,就意味着他拥有了时间统觉的能力。
反思过去可以阻止一个人重蹈覆辙,而期待未来则可以让人们心怀期望。
当一个人拥有时间统觉的能力时,他也会产生一种人生意义感。
最后一个是对死亡的觉悟。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的事情,
在死亡面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死亡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事情。
但是村上春树却说,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一个人对死亡的态度,也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对人生意义的感受。
当一个人可以坦然地接受死亡时,也就意味着他的生命维度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人生是一条跑道,也是一条赛道,在这条赛道上,人的对手只有自己。
人生的意义多种多样,但唯一不变的是要学会专注自我。
很多人一辈子都学不会这一点,他们把自己和他人进行没有任何意义的对比,
他们或许获得了所谓的金钱、权力和地位,但是却永远地失去了自我。
这样的人生,必定是没有意义的。
-TheEnd-
作者|汤米
编辑|不下雨
参考资料:Bruk,A.,Scholl,S.G.,&Bless,H.(2018).Beautifulmesseffect:Self–otherdifferencesinevaluationofshowingvulnerability.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15(2),192-205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