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重于剑戟。”

一个人的好坏,关系的冷暖,事情的成败,都在言语之中。

若是你管不好自己的嘴,张口就来,人生肯定不会太顺。

可是你什么都不说,人家当你是哑了,难免会鼓励你。

因此,聪明的人,都是控制言语的高手。

01

寡言是福。

桃树不会说话,但是春天会开花,然后结果,收获。

欣赏桃花、采摘桃子的人们,在桃树下走来走去,形成了蜿蜒的小路。

因而,留下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典故。

从另一个角度看,桃树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道理,诉说了心境。懂得他的人,自然就喜欢。

有一个算命先生,遇到三位去赶考的学生。

学生们问:“我会中进士吗?”

先生笑了笑,点点头,然后举起一根手指头。

三位学生心领神会,然后开心地去赶考了。

放榜那天,人们发现有两位学生中了进士。但是先生却得到了三位学生送的感谢礼物。

第一位学生看到手指,想到“一举高中”,因此他拼命学习,一刻也不停,果然高中。

第二位学生看到手指,想到“一人不中”,三个人之中,会有一个人不中,自己一定要努力,不要成为不中的人。因此他也努力学习,心想事成。

第三位学生看到手指,心想“一人能中”,自己的才华不算很高,还得多磨砺。这次科考,有两个人不中,自己落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其实,先生的手指,能够拆成更多的“结果”,明白人看透不说透。

同样一件事,对积极的人是鼓励,对于失望的人是打击,对于诚恳的人是分析。

莫开口,一开口就“穿帮”了。

《道德经》中说:“少则得,多则惑。”

因为说话少,因此我们得到的东西反而更多。

作为普通人,你少说几句,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化解很多矛盾。

兄弟姐妹争夺父母的财产,个个面红耳赤,你却忽然变得安静了,那么你就是大格局的人。

夫妻吵架的时候,你不说话,就是主动低头的体现,爱人也不好意思咄咄逼人了。

和外人产生了什么问题,你少说几句,就没有了怒火,还能回旋,最终握手言和。

对别人的评价,少几句,就避免了瞎说,错误也减少了。人家是啥样子,自己领悟就行了。

做个寡言,行动积极的人,自己会有路,人家也会有路,各自成长。

02

真言是情。

诗人艾青说:“人人心中都有一架衡量语言的天平。”

言语对不对,有没有用,就看人心是否平稳。

待人的时候,你说了真话,那么你抛出的,就是真情。

唐太宗执政的时候,一直喜欢听真话,拒绝虚伪。他身边的魏征,就如同一面镜子,随时起到警示的作用。

有一天,唐太宗去花园散步,对一棵树说:“长得不错。”

他身边的宇文士及见状,马上开启阿谀奉承的架势,说这棵树,如何如何好。

唐太宗回怼了一句:“魏征告诉我,身边有小人,说的就是你吧。”

宇文士及马上闭嘴了,后来被大家公认为“马屁精”。

宋太祖在位的时候,忽然问赵普:“男尊女卑的传统,可是男人见了寡人,为什么要下跪?女人见了寡人,为什么不跪?”

赵普想了很久,不知如何回答。

过了几天,赵普召开诸葛亮会议,请大臣们帮忙。

王贻孙告诉赵普:“汉乐府里有一句,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可见,汉朝女人是要下跪的。《渤海国记》里说,到了武则天时期,情况就改变了。”

之后,宋太祖被王贻孙的才学折服了,挑拨他做金部员外郎,并安排他修订礼仪。

虚伪的话,就像皇帝的新装,站不住脚的;真心的话,才能说到心坎上去,并且给人启迪,也不怕被人误解。

我们与人打交道,混圈子,还不是靠人情来维系。你连真话都不说一句,哪有什么人情?

吹捧的话,太腻烦了;伤人的话,太可耻了;一知半解的话,信口开河而已。唯有,良言一句三冬暖。

03

多言是祸。

我们把多言的样子, 比喻成“长舌妇、打机关枪”,可见其中的祸害有多大。

言语多了,总有一句是错的,是扎心的。也可能引发唇枪舌战,谣言满天。

北宋时,有一个名将狄青。

他征战沙场有一套,但是对于人情世故就不太会了。

据《东轩笔录》记载,他很迷信,在夜里请人烧纸钱,以此来忏悔。他认为,自己灭敌无数,这是要超度的,避免亡魂来报仇。

纸钱点亮了夜空,人们认为,这是狄青家发出光芒,预示着要做皇帝了。

听了谣言,狄青很害怕,就向宋仁宗请求,辞官回老家。

宋仁宗没有答应狄青的要求。

嘉佑元年,狄青搬到大相国寺的佛殿上居住,人们对此议论纷纷。谣言再一次引发狄青的各种不安,并且丢了官职。

祸从口出的道理,我们要牢记,避免和人展开辩论,也不要对别人的话,随便接过来。

当别人多言的时候,你还得走开,并且保持安静和理智。

04

林语堂说:“生活的智慧在于逐渐澄清滤除那些不重要的杂质,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

想一想,你的言语之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可有可无的,什么是完全多余的。舍去多余的部分,你的话就少了,但是也金贵了。

完全不说话,这是做不到的,但是语速迟缓一些,语气低调一些,语言少一些,是可以做到的。

做好言语上的减法,闭口是金,开口是银。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