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印度总理莫迪

印度大选拉开帷幕,莫迪发宏愿,2047年印度将成为发达国家。印度大选似乎没什么悬念,不出意外的话现在的执政党印度人民党将再次胜选,莫迪也将实现第二次连任。

之所以获得今天的优势,莫迪有两大法宝。第一,印度近年来经济增长势头确实比较猛,2023年第四季度,印度gdp增长率达到了8.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也给了比较乐观的估计,认为印度可能在明年超过日本,从而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不管这些数据有没有猫腻,莫迪很巧妙地给选民营造了一种信念,将印度的经济增长归功于印人党,甚至是自己。

莫迪现在已经向选民承诺,印度将在2047年,也就是印度独立100周年之际,成为发达国家。在一场竞选集会上,莫迪还表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自己“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都在工作”。

图为印度教信徒

莫迪争取支持的第二大法宝是印度教民族主义。莫迪从2014年上台以来,就高举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大旗,改变了过去“多元统一”的印度国家形象,极力凸显印度教元素。莫迪政府还不遗余力地想摆脱殖民历史的残余,宣扬印度的国际地位。为此,莫迪政府翻新了殖民时代的建筑,并且要将国名从“印度”改为“婆罗多”,因为“印度”是英国人取的名字。

“婆罗多”一词源自梵语,有很浓厚的印度教色彩,印度人将南亚次大陆称为“婆罗多”。重提“婆罗多”实际上暴露了印度的野心,印度新议会大厦里展出的“大婆罗多”地图,就覆盖了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甚至还有斯里兰卡和缅甸,此举立刻引发了周边国家的抗议。但不得不承认,莫迪宣扬的印度教民族主义为其争取到了很多印度教选民的支持。

图为印度平民生活情况

虽然有了经济发展和印度教民族主义两大法宝,但依然不能掩盖印度经济和社会的根本问题。很多经济学家已经指出,印度的2047年远景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发达国家人均年收入要达到1万美元以上,而印度现在只有2500美元。而且谁也无法保证印度的高经济增长率会一直持续下去,很少有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一路高歌猛进的。印度高经济增长的背后是巨大的收入不平等,有数据显示印度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40%的财富。政府公布的数据和民众的真实“体感”之间有落差。

此外,印度在吸引外资方面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甚至呈现出了环比下降的趋势。高进口税、政府的低效率、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在政策上的不同口径,让很多外国投资者望而却步。特斯拉原本定在本周宣布一项在印度投资的计划,但周六马斯克突然取消了对印度的访问。在印度大选正如火如荼的背景下,马斯克此举引发了外界猜测,颇有些拆莫迪台的意味。

图为曼尼普尔邦冲突现场

除此之外,印度教民族主义看似帮助莫迪巩固了支持基础,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印度教至上在分裂印度社会。一些少数族群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尤其是穆斯林群体。莫迪政府修改教科书,抹掉穆斯林政权痕迹的做法,以及印度政客发表的反穆斯林言论,都在拉开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距离,加大印度社会的撕裂。去年印度的曼尼普尔邦还爆发了印度教徒和基督徒之间的冲突,引发了大规模的骚乱。

印度A面是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对大国地位的追求,但B面却是经济不平等、族群宗教种姓导致的社会分裂。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印度的根基,让印度成为一个“泥足巨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