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是一年人间四月,又是一年清明时节。
青山雨色,春阴漠漠。
所有远去的人、事、物,所有的独孤和悲伤,都在这个季节,被无限放大。
一把纸伞遮不住迷蒙的感伤,一刀纸钱捎不尽对亲人的思念。
我们失去了太多,也铭记了太多,对“清明”这个节日的理解也越来越深。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年少时不懂事,读到这句话时只觉得害怕。
那时的记忆里,每次清明扫墓,墓园总是萦绕着一股悲凉的氛围,严肃冷冽,令人生畏。
直到人过中年,历经了生命的浮沉,再站在那矮矮的墓碑前,才深刻感觉到,
别人害怕的,却是我们最思念的人。
史铁生21岁时,患上了腰椎裂柱病,双腿残疾。
最难的日子,是母亲陪在左右。
“我摔打东西时,母亲就躲出去。她躲到我看不见的地方去听动静,等到摔打声没有了,她才回来”;
母亲想推着他去北海看花,他狂怒发飙吼,“我不去!可活什么劲!”母亲哭红了眼圈说,“咱们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一个秋天的下午,史铁生终于答应和母亲,明天去北海看菊花。
母亲笑着出去了,却再也没有回来。
原来母亲早就患上了肝硬化,已经病入膏肓,送到医院抢救留下了一句: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后来,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含泪追问:
“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
年少时,我们都曾以为,生我们的人,养我们的人,他们和日月星辰没什么区别,会永远陪伴在我们身边。
直到中年,在一场场突如其来的告别,我们渐渐懂得,
所有的来日方长,都抵不过一句生死无常。
或许是某个稀疏平常的下午,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前一刻还生机勃勃,下一刻便归于沉寂。
让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巨大的遗憾包围。
后悔上一次分开,那么仓促随意,后悔说的再见,竟是来生。
从此清明,纸灰如白蝴蝶,漫天飞舞,有了更多的遗憾和牵挂。
《论语》中有一句话: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意思是,父母的年纪要常记于心里,一是为父母长寿而欢喜,二是为父母老去而恐惧。
人生一世,白云苍狗,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会珍惜。
往后的日子,好好珍惜眼前人,好好珍惜每一天,珍惜每一次相见。
没有人能陪我们走到最后,别让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最大的遗憾。
网上有个提问:
为什么中国人把清明祭扫看得这么重?孜孜不倦地祭拜真的能得到祖先的庇佑吗?
确实,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热衷于祭拜祖先。
元朝诗人高启曾写过,“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丰子恺也在散文《清明》里回忆,自己儿时祭祖的情形。
在他们当地,清明祭祖,是一件庄重肃穆的大事,要连续上坟三天。
第一天,上“杨庄坟”。
杨庄坟离镇五六里路,水路不通,必须步行。
第二天,也就是清明当天,上“大家坟”。
这是同族公共的祖坟,有五六处,同族的五家轮流作主。白天上坟,晚上吃上坟酒。
最后一天,便是上"私房坟"。
私房坟,又称为旗杆坟,祭拜的是自家的祖先。去的只有自己一家人,父母领着他们姐弟,吃了饭便去上坟烧纸。
在中国人的思想里,“祭祖”这两个字,被赋予了太多的情感和意义。
既是根植于我们血脉和骨子里的传统与坚守。
祈求先人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好,希望他们护佑家人平安。
也是追根溯源,牢记自己的祖祖辈辈,牢记自己从何而来,又将往何处去。
然而,人到中年,历经多年求学、工作,漂泊在外。
故乡的景,故乡的土,从我们踏上旅途的那一刻开始,就逐渐消亡。
先是珍藏儿时回忆的老树慢慢枯落,然后是熟悉的身影一个接一个消失。
旧坟添新坟,新坟变旧坟,直到岁月沧桑,最终归于尘土。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而游子,也自此成了一根永远没有根的浮萍,走到哪里都是漂泊。
所以,清明存在的意义,就是提醒我们,固守自己的责任,不要忘本。
所有树木都有根本,所有河流都有源头。
人也是一样。
我们的根,就是我们的祖先,我们的亲人,我们的故土。
我们孜孜不倦地祭拜,是因为人这一辈子,身体和灵魂都在行走。
但只要不曾忘记先辈,我们在这个世上,就永远还有归处。
人,永远不能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自己从哪里出发。
一代一代寻根,一代一代传承。
一个家族的血脉、精神、文明才能历久长存,生生不息。
清明祭扫,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但其实,一开始清明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提醒农民春耕春种。
《历书》中有记载: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到唐宋时期,清明逐渐融合寒食节和上巳节。
寒食节是清明的前一天,据传是春秋时期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所设。
这天百姓需要禁烟火、吃冷食,祭奠祖先。
但因为古代交通不便,每逢此节官吏回乡扫墓,时有耽误职守。
所以大历十三年,唐代宗发布一条敕令:“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
而上巳节在三月三,与清明节的时间也非常相近。
这一天,草木抽芽、万象更新,大家聚集在水边修禊,祈福消灾。
后来逐渐演变为放风筝、荡秋千等郊外踏青活动,被清明节继承了下来。
所以诗人王维在《寒食城东即事》中写到,“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在所有的传统节日中,几乎没有一个节日,像清明这样意蕴深厚而含混。
既有“慎终追远”的悲怆,又有“踏春赏花”的新生。
一悲一喜,也是在提醒我们:
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另一种开始。
母亲去世后,史铁生发表《秋天的怀念》以此来纪念她。
又过了几年,他的另一篇小说也获奖,他的文学之路开始闪闪发光。
他终于找到自洽的方式,也获得了面对命运的勇气。
后来,妹妹推着他去了北海,看了一场迟到的菊花。
他突然懂了母亲在生命最后一刻,没有说完的话,“我俩要在一块儿,要好好活。”
人生,就是不断地遇见和别离。
但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那些离开的人,他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活在爱他们的人心里。
只要一直被爱的人怀念,灵魂就不会真正的消失。
对于我们而言,越是感恩和怀念,就越应该好好生活,汲取力量重新出发。
替亲人们走过他们没来得及走过的路,看他们没来得及看的景。
认真勇敢地活下去,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告慰。
人生,终究是要不断往前看。
趁春光正好,趁年华未老,敬畏生命,感恩传承,珍惜现在。
你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