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清一代,其统治者虽高举满汉一家的旗帜,却从来都没实现过,还不时的刻意拉大满臣汉臣之间的尊卑。以满臣为尊,以汉臣为卑。在清朝所有统治者中,乾隆把这事做到了极致。 因为他规定汉臣在皇帝前只能自称“臣”,而不得称“奴才”,毕竟“奴才”是满臣的专用自称。当然了,乾隆虽规定汉臣只能自称“臣”,但当汉臣真的自称“臣”时,他又不高兴,把人家骂得要死。

可当汉臣跟着满臣自称“奴才”时,他还是不高兴,仍旧把人家骂得要死。总之一句话,做乾隆皇帝的汉臣真难,称“臣”要被他骂,称“奴才”也要被他骂。那这是怎么回事呢?1758年,乾隆颁发了一道上谕:“满洲大臣奏事,称臣称奴才,字样不一。着嗣后颁行公事摺奏称臣,请安谢恩寻常摺奏称奴才,以存满洲旧体。据此,则只分公私,不分文武也。”也就是说,满臣在公事折奏中自称“臣”,在“请安、谢恩、寻常摺奏”中自“奴才”。

至于汉臣,一律按照老规矩,自称“臣”。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照着乾隆定的规矩来,就没事了呢?非也!因为满臣不按照皇帝的规矩来也没事,可汉臣即便是按照皇帝的规矩来也会被骂得要死。毕竟在乾隆眼里。满臣是自家人。1770年,直隶总督汉臣周元理和满臣西宁、达翎阿奉命调查蝗虫祸害庄稼一事。调查完毕,他们联名上了一道奏折,上报调查结果。在奏折的末尾列名处,西宁、达翎阿自称奴才,周元理则按照规矩在名字前缀了个“臣”字。

可没想到的是,乾隆看完奏折后气得要死,把周元理叫过来狠狠地骂了一顿,责问他非要加个“臣”字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嫌“奴才”这个称谓卑微吗?还说他要么就是自命清高,要么就是不通情理。周元理有苦说不出,只好自认倒霉。因为这次奏折是公事,西宁、达翎阿自称“奴才”,才是违规之举。乾隆不去责问西宁,反而将周元理斥责一番,实在是无耻至极。既然汉臣自称“臣”会被乾隆骂,那跟满臣自称“奴才”,那总不会被乾隆骂了吧。

可事实上,汉臣自称“奴才”,仍旧被乾隆骂,骂的还更厉害。1773年,满臣天保与汉臣马人龙联名上书举报科场舞弊。这一次马人龙多了一个心眼,紧随着“奴才天保”后直接跟了个“马人龙”,没再缀什么“臣”字。可乾隆看完之后,更为恼火,斥责马人龙是冒称“奴才”,接着又下旨把马人龙狠狠地挤兑骂了一番。自此,汉臣终于明白了,这根本就不是称“臣”,还是称“奴才”的问题,完全就是乾隆看汉臣不爽,故意找汉臣的事。

此后,汉臣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跟满臣一起联名上奏。直到乾隆死后,嘉庆帝继位,才慢慢恢复了汉臣和满臣联名上奏的习惯。(喜欢的话多多关注,多多点赞,多多收藏,转发和评论,谢谢!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欢迎品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