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爱情最美的样子,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李才莲和池煜华,两人新婚后待在一起的日子不足十天。
李才莲22岁牺牲,而池煜华却坚信他还活着,这一等就是一辈子。
他们的人生,到底经历了什么?
▶她是童养媳,他是红军高级将领
1910年,池煜华出生在一户贫苦的家庭,在她9岁那年,由于家境贫寒被迫卖到李家做童养媳。
李才莲1913年出生,比池煜华小三岁,他俩一起长大,也算得上是青梅竹马。虽然李家的家庭情况不富裕,但父亲却十分重视儿子的教育,李才莲也十分争气,他勤奋好学,学习成绩也特别优异。
这一切,都被一位叫刘月春的老师看在眼里。
他十分欣赏李才莲的学识和为人,有意识地引导李才莲看一些进步刊物,1927年,这个14岁的少年就加入了农民协会,1928年加入共产党。李才莲的革命生涯由此开始。
1929年的春节,在新年的鞭炮声中,16岁的李才莲和19岁的池煜华在家人的操持下成婚了。原本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可分离的日子又来了。
大年初二的早晨,李才莲不得不出门工作,池煜华将他送到村口。临走时,李才莲对妻子说:“战争时期消息很不确定,如果有人说我死了,记住千万别相信,一定要等着我”“守好家,多识字,等我回来”。
望着丈夫离去的背影,池煜华心里满是不舍,这一别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相见。
在李才莲离开家的日子里,池煜华始终没有忘记丈夫的嘱托,她孝顺公婆,照顾弟弟妹妹,还积极主动投身革命事业。
▶四年后再相见,这一次离别竟成了永别
冬去春来,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几年时间里李才莲一直没有回家。
1933年6月,池煜华得知中共江西省委机关的驻地在距离家数百里的宁都县,决定去找李才莲。她带着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几块银元,还有李才莲最爱吃的干菜和腊肉,走了好几天,夫妻俩人终于相见。
一别几年,所有的思念都在这一刻迸发,有太多的话想要和对方讲,千言万语在真正见面时却不知从何讲起。
这一次,他们一起相处了六七天。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因为工作原因,两人不得不面临再次的分别,尽管心中有千万个不舍,但李才莲深知:为了更多人的幸福,需要舍小家顾大家。
池煜华出发前,李才莲送给她一面镜子,对她说:“一定会回去找她。”因为这一句话,池煜华一直等着,她相信丈夫一定会兑现诺言。
谁也没想到的是,这一别竟然是两人最后一次相见。
1934年9月,本来两人还有一次见面的机会,但因为消息传递不及时给耽误了。那时李才莲到老家动员参加红军,因为自己工作太忙回不了家,就写信让妻子去县城找他,可当池煜华收到信后早已错过了约定时间。
1935年,在一次战斗中,警卫班副班长温柏生叛变,他瞄准李才莲的后背,朝着他开枪了……
李才莲中弹了,他用尽最后的力气,举起枪将叛徒击毙,李才莲再也没有醒过来,这一年他才22岁!
▶不知丈夫牺牲,深情等待几十年
丈夫牺牲的噩耗,池煜华并不知道,她如同往常一样照管家里的大小事情,做着一个好妻子、好儿媳、好嫂子。她每天都会拿出李才莲送给她的那面镜子,梳理好容颜等待丈夫归家。
日子在等待中一天天过去,池煜华每天都会写日记,把对丈夫的思念都融进文字里。他们曾有一个孩子,但在5岁的时候不幸夭折,为了延续李家的香火,池煜华便领养了一个孩子,一家老小的担子都落在池煜华身上,生活也过得十分辛苦。
丈夫迟迟未归,池煜华就只身一人跑遍了整个赣南地区寻找。1949年解放后,战争结束了,这次李才莲应该会回家了吧?希望终究还是落空了……
但池煜华的心底依然有一个声音在说:“他一定还活着!”
从少女变成老妪,曾经乌黑的头发已变得花白,脸上已布满皱纹。那面镜子,是李才莲送给她唯一的礼物,几十年里池煜华一直都保存得很好。
从样式上看,这面镜子的样式十分新式,就是放在现在也一点都不过时,镜面下边的心形,就好似他们的爱情,虽然不能长久地陪伴,但两颗心却紧紧连在一起。
1983年,民政部门查实李才莲在1935年牺牲,给已经年过古稀的池煜华发了一张烈士证。
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家高高的门槛,已被踏出一道弯弯的缺口,守望和等待似乎已经变成一种习惯,池煜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成一封封信件,只是这些信李才莲再也看不到了。
曾经两个人的誓言,现在一个人也要守住,“你不再回来,但我依然会等你”。
2005年4月24日,95岁的池煜华与世长辞。
愿来生,他们能一直相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