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考察任务,全部返回国内。4月8日“雪龙2”船停靠香港,“雪龙2”船访港筹备委员会联合香港特区政府多个部门,在尖沙咀海运码头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10日“雪龙”船停靠山东青岛,自然资源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在青岛奥帆基地码头举行欢迎活动。欢迎活动后,“雪龙2”船举办为期5天、“雪龙”船举办为期3天的开放日,供当地社会公众参观。

4月10日,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考察任务,全部返回国内,“雪龙”船停靠山东青岛供当地社会公众参观。记者 陈忠善 摄

此次考察是在我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之际开展的一次重要考察。建设南极秦岭站是此次考察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主任刘顺林介绍,秦岭站主体建筑的建设主要包括主体建筑钢结构、功能模块和外围护系统的建设,建设物资总量约9500吨。考察队始终坚持质量和安全第一原则,坚守绿色施工理念,主动克服极昼、狂风、大雪、强紫外线辐射等极端自然环境的挑战,青年突击队攻坚克难、冲在一线。历时 52 天,于2024年2月7日建成并宣布开站。此外,同步安装相应楼层隐蔽部位排水管道、采暖管道、通风管道,并进行隐蔽验收检查。完成直升机停机坪建设,站区路基整修以及气象站安装等配套工作。

刘顺林说,秦岭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我国第三个南极常年考察站,同时也是我国在南极的第五个考察站。该站的建成将为评估南极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提供基础支撑,为了解罗斯海区域自然特征提供重要保障,为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发挥重要作用,为造福人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此次考察首次由“雪龙”“雪龙2”与“天惠”轮三船保障实施。考察队于2023年11月1日从国内出发,历时5个多月,总航程8.1万余海里。考察队在时间紧、任务重、恶劣环境频发的情况下,圆满完成各项考察任务。围绕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等前沿科学问题,完成宇航员海、阿蒙森海、罗斯海、南极半岛邻近海域、普里兹湾等海域的调查监测;开展了生态系统和近岸海洋、土壤、地质、大气、雪冰、空间等环境的综合调查监测,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此次考察自觉践行“绿色考察”倡议。考察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完成冰-海-基岩相互作用和冰下地质两个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完成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韩国、俄罗斯、智利等国的人员物资运送国际合作。

此外,考察队还充分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雪龙2”船执行任务途中,在赤道海域成功救援巴布亚新几内亚遇险渔船和渔民,受到国内外广泛赞许。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