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人都知道,书中描绘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大家族的由盛转衰令人叹息。一个家族想要繁荣昌盛,要靠一代代的财富累积和善于经营,与运气机遇也密不可分。在河南就有这样一个抓住了机遇一步步积累下来的大家族,绵延了400余年仍然屹立不倒,它就是河南省巩义市的康百万家族。

康百万家族从六世祖康邵敬创业发家,乾隆时期进入鼎盛,传至康应魁时开始名声大噪,康百万家族便为世人所熟知。一直到民国康家才渐渐衰败,期间一直富裕了十二代共四百余年,跨越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是中原河南的三大巨富之一。 那么康氏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昌盛的呢?这就要从明朝康家六世祖康邵敬说起了,起初他任洧州驿丞,后晋升为山东东昌府大使,这两个官不算大,却有非常便利的与商人交往的途径。由此他开始经营盐、粮、棉等商品,为康氏历代经营山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康氏一族的传人们也谨遵父辈的教诲,力求将康氏发扬光大,以至于每一次都能牢牢地抓住机遇。比如在李自成破洛阳杀福王之后,康家毫不犹豫收留了落难的李妃,并与李妃的女儿结亲,留下了“康朱联姻”的佳话;清初康大勇毅然弃官从商,开辟了康百万更广阔的经济范围;康道平在清军镇压捻军之际积极组织团练,使得捻军未能进犯康店一步,大大增添了康家的名气等等。康氏传人每一位几乎都是随机应变、头脑灵活的人物,但康家后人之中,最值得一提的还属第十四代传人康应魁。

康应魁生于1773年,当时正是康家的鼎盛时期,康应魁在前人的基础上将康家的生意越做越大。适逢白莲教起义,清廷调动全国军队镇压,当时康应魁拿到了朝廷长达十余年的军需品订单,同时垄断了陕西的布市,由此康氏富甲三省,船行六河,拥有的土地更是达到18万亩。康应魁本人更是因为乐善好施、尽职尽忠得到各地官员和皇帝的赏识,多次得到赏赐,最高位时官至三品。明清时期的康氏,和沈万三、阮子兰被中国民间称为三大“活财神”。

而康氏真正被冠以“康百万”而名扬天下,是在康鸿猷作为家主的时期。当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回銮北京,途径巩县时康鸿猷为其迎驾,他力求尽善尽美,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由此得到慈禧太后赏识,金口玉言:“没想到如今还有这样的百万之家。”“康百万”的名声便由此在天下传扬开来。

在河洛康家的康氏庄园中,至今存有这样一块“留余匾”,上面刻着康氏家训:“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也就是说不可以一切利益都为己所有,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凡事都要留有余地,切记过犹不及。

康氏后人也确实时刻谨记老祖宗的教诲,对百姓、对朝廷都留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比如康应魁在75岁生日那天将族人乡亲欠债的账目付之一炬的做法,就是康氏家训完美的体现,而这种“忠厚留有余”的做法,大概也就是康百万家族能绵延400余年而不衰的原因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